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可行性研究

董继红;房小红;冉兰兰

关键词:肝癌, B超, 微波,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5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显效24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4%;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3例,腹痛2例,均症状轻微;治疗前血清AFP(421.8±79.4)ng/ml,治疗后降低为(286.5±40.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分别为(23.1±7.2)μmol/L、(20.8±5.4)μmol/L、(41.9±7.5)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体力状况评分(PS)、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73.4±6.5)、(2.8±1.0)、(43.6±5.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疗效满意,安全性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结果 功能性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痊愈率为78.85%,有效率95.51%.其中,I型与Ⅱ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P<0.05).经过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56%.结论 慢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率受到疾病分型的影响,该手术临床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

    目的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2009年6月~2011年3月共12例单纯PCL断裂患者,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股骨端使用阻滞螺钉固定,胫骨端使用阻滞螺钉加螺钉栓桩双重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51±6.3)分,术后末次随访(92±4.5)分,P<0.05;IKDC2000评分术前(49±2.5)分,术后(90±5.6)分,P<0.05;伸膝肌力均达到5级;胫骨后沉征均阴性; 2例术后残留PDTⅠ°阳性,其余均阴性;2例术后存在深蹲膝前痛,其余无膝前痛.结论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PCL治疗单纯PCL断裂效果确切,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好,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作者:李强;高志;程松苗;胡勇;张旸;郑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高压氧、药物单用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 取本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药物组、单独使用高压氧组、联合治疗组各28例,比较三组疗效等.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 高压氧与药物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疗效,减轻负面情绪.

    作者:吴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家庭联合护理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控制糖尿病足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2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一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7例制定糖尿病足医院-家庭联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案.患者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糖尿病足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3个月内糖尿病足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1),6个月内复发率有差异(P<0.05).结论 建立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足复发,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压正常高值者早期动脉硬化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正常血压人群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以及baPWV与Framingham评分的关系.方法 测定180例血压正常高值者及212例正常血压者的baPWV,B超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同时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代谢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和既往史.结果 baPWV在血压正常高值组中已明显增高,腹内脂肪、血糖、血脂等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明显增高,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与空腹血糖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增高程度与Framingham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正常血压高值患者在靶器官损害之前已有大血管损害,且这种损害和年龄、血压、血糖、BMI相关.

    作者:唐晓明;景爱平;江倩;陈敬;周娜;张懿;王敏;陈洪林;胡蓉;钟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一般生命特征和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择期手术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组)各9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一般生命特征和负性心理事件数量.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一般生命特征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围术期负性心理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负性心理事件发生,患者对手术依从性得到明显增强.

    作者:龚子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 年1月~ 2012 年6月182 例上段输尿管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的资料.结果 172例中重度肾积水患者一期成功取净结石.5例患者术中发现肾积脓,给予肾穿刺造瘘,二期取净结石.5例患者改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后成功取石.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低,经济方便,对病史超过2个月并有中重度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

    作者:雷国林;彭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期矫治恒牙初期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

    目的 分析双期矫治恒牙初期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的疗效及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7年12月恒牙初期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后缩的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20例,均采用双期矫治,即先进行前方牵引治疗后再固定直丝弓矫治,并进行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SNA角增大了3.1°,ANB角增大了3.2°,SN-MP角增大了3.3°,U1-NA距增加了2.2mm,U1-L1角增大了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方牵引与固定双期矫治在恒牙初期能促进上颌骨发育,解除前牙反(牙合),改善患者面型.

    作者:明洪菊;刘长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观察与研究

    目的 通过对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研究,以期明确该指标的临床意义以及探索一种客观、稳定的指标监测疾病、协助诊疗.方法 于2012年1~5月收集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者且再选取62例健康体检者以及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者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以及对C-反应蛋白等客观指标进行监测与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C-反应蛋白水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高危因素、与该病存在显著相关性;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急性加重期与健康体检者相比P<0.01、与缓解期者相比P<0.05,同时缓解期肺功能Ⅰ级与Ⅳ级相比P<0.05,缓解期肺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与健康体检者相比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是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的客观指标,加强该指标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评估病情、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玉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感冒药致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附4例报告)

    目的 通过4例服用抗感冒药致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诊治经过,探讨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4例服用抗感冒药后出现急性口、面颈部或全身肌张力障碍的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单独或联合使用苯二氮卓类和抗胆碱药物,患者均在短期内痊愈.结论 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病理机制复杂,抗感冒药致病可能与其含有的右沙美芬抗多巴胺受体阻滞作用有关.肌松剂联合抗胆碱药物疗效好,该病预后良好.

    作者:许飞;孙红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7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LC术中解剖标志的辨认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714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中中转开腹26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4例,其中横结肠损伤1例,胆管损伤7例,腹腔出血16例.结论 LC应尽量运用整体观与局部观的观点仔细辨认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将危害减到低,果断的开腹手术也是重要手段.

    作者:董浩;吴治宇;马向明;屈顺喜;田园;李振华;付庆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水通道蛋白-1、3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 AQP1、3表达的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 2h组、LPS 6h组、LPS 12h组(LPS5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ml),每组10只(给药途径均通过鼠尾静脉).分别在用药后2h、6h、12h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AQPsmRNA表达.结果 LPS2h组AQP-1蛋白量表达开始下降,LPS6h组AQP-1蛋白量表达低,LPS12h组接近正常水平.AQ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QP-1参与ALI 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AQP-3可能不参与ALI 肺水肿的形成过程.

    作者:孙小聪;佟琳;张媛莉;陈韵名;刘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LIPA喉罩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应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0例,分别置入SLIPA 喉罩组和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监测记录诱导前(T0)、插管(罩)前(T1)、插管(罩)即刻(T2)、插管(罩)后5min(T3)、拔管(罩)前(T4)、拔管(罩)即刻(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插管(罩)时(TA)、插管(罩)后30min(TB)、拔管(罩)即刻(TC)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气道峰压(Peak),同时记录躁动、术后咽部不适、声音嘶哑、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PetCO2、Peak 值比较两组三个时间点PetCO2、Peak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值比较两组术前SBP、DBP、HR 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T5 SBP、DBP、H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PA组四个时间点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组T1与T2比较及T4与T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全身麻醉的通气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并发症少.

    作者:谢颖;袁为国;冯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研究——7288例人群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社区居民高NHBP患病率及相关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选取成都市五个社区居民,年龄18~80岁,7288例.现场问卷调查,查体,作血管弹性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本组平均47.1岁,高血压为15.5%,高血前期标化患病率为23.25%(男31.4%,女17.9%),其中40~70岁人群为高血压前期高峰,60~69岁达41.1%.双变量相关分析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尿酸、心率,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年龄、尿酸、甘油三酯、LDL均明显相关.高血压前期者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尿酸、肌酐、心率平均水平均较正常血压者高(P<0.01),大、小血管弹性明显降低,同时,有30.3%合并超重(OR 2.31),高甘油三酯血症35.9% (OR 1.59).高血压前期者有44%及34.8%有1及2种危险因素,11.6%合并3种危险因素.结论 HNBP患者占成人约1/4,男性高于女性,危险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常有血管功能及多种代谢异常,并有聚集趋势,应引起广泛关注,并适当干预,从而减少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

    作者:叶晓平;伍悦蕾;张廷杰;姚园媛;刘建群;唐丹;徐俊波;朱轼;文瑞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病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病情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指导能有效改善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手术后病情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及同期74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组(肌瘤直径<5cm和/或肌瘤个数<3个)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强效子宫收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切口延期愈合、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恶露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组(肌瘤直径≥5cm和/或肌瘤个数≥3个)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及使用强效子宫收缩剂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延期愈合、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恶露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的情况,由有经验的产科医师在剖宫产同时选择性剔除子宫肌瘤并不增加手术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学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复杂性胆管疾病8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不过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FT4、FT3与IgG浓度在术后24h都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在术后72h明显恢复(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较开腹手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高洪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过程和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子宫宫肌瘤患者均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并顺利康复出院,局部无血肿、切口无感染.结论 充分的器械准备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必要因素,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但具备普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而且避免了由于气腹压力过高引起的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气体血栓、肠麻痹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系数.

    作者:肖群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卵巢囊肿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分析,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7例接受保守性手术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除3 例患者因扭转过紧、时间过长导致卵巢组织坏死行附件切除;术后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术后2周患侧卵巢恢复血流,术后1个月的卵巢血流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卵巢体积、卵泡发育情况和性激素水平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腹部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有切口感染、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开腹或腹腔镜实施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安全有效,近远期疗效均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L-6在不孕患者粘连闭锁输卵管伞部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IL-6在输卵管伞粘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6与TGF-β1在粘连组(15例)与不粘连组(42例)的分布与定位,用Image-Pro Plus 6.0 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IL-6及TGF-β1在粘连组的表达均高于不粘连组(P<0.05),粘连组中IL-6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不粘连组2个因子间无相关性.结论 IL-6可能在不孕患者输卵管伞粘连的发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代昌凤;李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