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癌肉瘤15例

梅又文;唐瑶;胡丽娜

关键词:子宫癌肉瘤, 病理学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 子宫癌肉瘤的患者,除1例19岁外,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并且均已绝经.B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病理分期示Ia期4例,Ib期7例,II期1例,IIIb期1例,IV期2例.在13例有随访结果的患者中,6例患者死亡,其余7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病理检查为子宫癌肉瘤的确诊手段.其恶性程度较高,但早期若能接受积极治疗,预后可有改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PC预防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ICU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成本效益.方法 收集相关数据:未使用IPC预防的重症患者VTE的发生情况,使用IPC预防VTE的效果及成本,检查及治疗VTE的成本.分析IPC预防重症患者发生VTE的成本效益.结果 在未使用IPC预防VTE的重症患者中,一旦发生VTE,人均增加的检查及治疗成本为$2754.6;在使用IPC的患者中,VTE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其发生VTE后人均增加的检查及治疗成本加上IPC使用成本合计为$1081.1;使用IPC预防VTE的人均效益为$1673.5.IPC预防VTE的效益成本比为3.9∶1.结论 使用IPC不但可以预防重症患者VTE的发生,还可以减少重症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曾薇;张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诊断标准实施前后1年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率、孕妇及围生儿临床结局的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执行新诊断标准前后一年的同年龄段、孕前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即18.5≤ BMI< 23,孕前无内科合并症及不良妊娠史的产妇分为A组(2234例)和B组(2012例),分析GDM诊断率,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经新诊断标准纳入并治疗后,B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切口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也低于A组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GDM新诊断标准指导临床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且不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

    作者:廖晓焰;贺娟;扎西;干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取出术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2月,52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内固定取出术.分别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VAS、ODI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9.2±5.6)min,手术出血量(68.0±14.9)ml,术后第3个月VAS、ODI评分分别为(1.6±0.4)、(16.8±5.9).经后正中入路平均手术时间(59.2±7.9)min,手术出血量(115.0±12.4)ml,术后第3个月VAS、ODI评分分别为(2.2±0.6)、(22.8±3.4),术后无皮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两组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内随访VAS和ODI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VAS、OD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内固定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腰背肌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较长时间随访腰背肌功能仍恢复不佳,可能与创伤后内固定术损伤脊柱核心稳定性结构有关.

    作者:宋偲茂;熊小明;邓轩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介入治疗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介入诊疗规程.方法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患者2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先行腹主动脉造影后,将导管选择至受损肾行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呈阳性,其中假性动脉瘤15例,动静脉瘘7例,造影剂外溢4例,血管中断1例,行超选择性受损动脉分支栓塞均成功,术后出血停止;1例肾动脉造影呈阴性,术中肾动脉狭窄、大量血栓形成,致使手术中途停止,术后再次大量出血,行急诊肾脏探查及修补术后止血成功.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出血,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规范的诊疗路径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滕红;陈世沛;徐兴明;陈友琼;赵张平;谢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ICU内使用呼吸机110例患者接受改良集束化护理(体位、洗手制度、呼吸机管道护理、抑酸剂规范使用、声门下吸引),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病原菌感染与VAP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痰液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三种主要致病菌;实验组VAP发生率为34.54%,对照组VAP发生率为48.13%,实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为VAP的预防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可能成为降低VAP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潜在手段.

    作者:陆蓉;李俊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康复新液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3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单纯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新液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缩短了渗液消失时间4~5d(P<0.01),愈合时间缩短5.1d(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方法简单安全,取材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谷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胎儿心脏瓣膜返流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瓣膜返流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2例胎龄21~37周胎儿心脏相关资料,并记录发生瓣膜返流的胎儿例数.结果 心内结构异常胎儿组瓣膜返流的发生率,不论是单组瓣膜返流、多组瓣膜返流还是瓣膜返流的总发生率,均高于心内结构正常组胎儿,P<0.01.结论 胎儿心脏瓣膜返流的数量及程度与胎儿心内结构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小虎;游岚岚;黄杨;周成香;马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一次TACE后行4次热疗;4周后行3-DCRT治疗,同时行热疗.放疗分割剂量2.6~3.0Gy/次,总剂量46~60Gy,热疗1周2次,间隔72h.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13例(24.1%);部分缓解(PR)35例(64.8%);稳定(NC)4例(7.4%);进展(PD)2例(3.7%);总有效率(CR+PR)为88.9%(48/54).治疗后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9.3%、40.7%.结论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任丽;李迎春;谭新劲;叶奕兰;刘云;郑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惠尔透明贴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与硫酸镁治疗老年患者长期持续静脉注射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长期持续静脉注射所致的老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治愈的时间和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治愈静脉炎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比采用硫酸镁湿敷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日间清醒状态血氧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昼夜血氧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日间清醒状态血氧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昼夜血氧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比较28例COPD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的昼夜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日间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结果 COPD组日间清醒M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夜间MSpO2、日间PaO2低于对照组(P<0.05),COPD组昼夜血氧变化率、日间PaCO2高于对照组(P<0.05).FEV1绝对值、FEV1/FVC、FVC%,COPD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昼夜血氧变异率与年龄、BMI、吸烟指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512、0.628,P<0.05),与日间PaO2、夜间MSpO2、FEV1绝对值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6、-0.698、-0.412,P<0.05).结论 昼夜血氧变异率更能反映CO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可以通过日间血气分析和肺功能进行预测.

    作者:陈伏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完全后脱位19例(19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14例(73.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7.42±2.27)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尽早取出晶状体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能有效恢复视功能并控制眼压,并发症少.

    作者:刘盛春;魏云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脊液置换术在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在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头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9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并与对照组(9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在1~4周头痛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第2、3周缓解差异明显.结论 脑脊液置换疗法可以减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头痛患者的痛苦及对生理的影响,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杨明正;徐大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查标准的制定及应用评价

    目的 制定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的标准并加以评价,建立适合本院临床的复审标准.方法 用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00份血液标本并均进行血涂片显微镜镜检,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800份符合复检规则标本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25.5%(204份),假阳性率7%(56份),真阴性率64.5%(516份),假阴性率3%(24份).复检率32.5%(240份),假阴性率低于大可接受限(5.0%),均未漏检恶性血液病标本.结论 本复检标准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表明符合本复检标准的标本均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显微镜镜检,以免造成漏诊、误诊现象,提高血液学分析质量.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专业化PICC置管护理对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业化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护理对肺癌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降低CRBIS的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85例肺癌患者置入PICC发生CRBSI情况和导管留置时间.将2009年1~12月置入PICC的198例患者作为非专业组,非专业组由护理组长对分管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将2010年1~12月置入PICC的387例患者作为专业组,专业组由PICC专职护士统一对所有患者进行PICC置管,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情况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专业组发生2例CRBSI,发生率0.52%,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14.4±48.7)d;非专业组发生3例CRBSI,发生率1.5%,导管平均留置时间(81.3±41.2)d.专业组与非专业组患者CRBSI、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化置管可提高PICC护理质量,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李俊英;符琰;余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48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资料,造影剂均使用碘海醇,其中286例使用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262例采用传统人工床旁推注,比较两者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显影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和传统人工床旁推注,两者平均显影时间无明显差异;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较传统人工床旁推注散布更均匀(P<0.05);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传统人工床旁推注组(P<0.05).结论 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在显影情况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传统人工推注,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昝春梅;何秀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在本院就诊的3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糖尿病有关知识、健康信念和血糖监测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家庭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中能按要求进行家庭监测血糖者占60.7%.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水平与其血糖监测等技能掌握得分、健康信念呈正相关(P<0.01).城市患者的家庭监测状况优于乡镇患者(P<0.05).结论 应强化患者血糖监测的意识,提高其自测血糖技能;扩大教育途径范围,重视对乡镇患者进行教育引导.

    作者:孙自杰;李健;刘学芬;王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妥洛特罗和班布特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盐酸班布特罗片和盐酸妥洛特罗片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选取在某院就诊的3~9岁患儿92例,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妥洛特罗组和班布特罗组,分别给予妥洛特罗贴剂(阿米迪)和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帮备),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率;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喘憋、喘鸣音的治疗时间,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妥洛特罗组缓解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和体征的效果优于比较班布特罗组(P<0.05);妥洛特罗组和班布特罗组治疗哮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8%和60.9%(P<0.05);两组咳嗽、喘憋、喘鸣音的平均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相比,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方健;李勇;赵君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照组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眩晕改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种β受体阻滞剂对131I治疗后Graves 病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目的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种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对131I治疗后Graves 病患者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2年10月进行131I治疗的Graves 病患者共186例,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比索洛尔组、美托洛尔组、普萘洛尔组对Graves 病患者心动过速控制情况.结果 第一周3组心率都下降,第二周普萘洛尔组心率明显快于比索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四周美托洛尔组、心得安组患者心率明显快于比索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131I治疗后Graves 病患者,如有心动过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其中比索洛尔心率控制平稳,服用简单,心脏反应轻微,效果满意.

    作者:王朝点;史育红;罗文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影响会阴切开的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的改进措施.结果 产妇会阴切开率由活动前的74.5%降低到活动后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助产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提升助产服务质量.

    作者:梁礼莉;闵丽华;李洁;张健;曾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