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平
淋巴转移是造成术后乳腺癌复发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静脉给药全身化疗由于在局部淋巴结中药物浓度很低,不能完全解决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患者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因此淋巴靶向化疗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阔.纳米炭在临床上不仅作为廓清淋巴结的示踪剂,而且还作为淋巴靶向化疗的载体[1].淋巴化疗是针对淋巴系统进行的新的化疗给药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淋巴化疗报道较多,而乳腺癌淋巴化疗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就纳米炭吸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淋巴靶向化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意义、应用情况及展望作简要介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4周龄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分别给予胃管灌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2mg/kg(培哚普利纽)、黄芪多糖1g/kg(黄芪多糖组),1次/d,每周灌胃5次.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组织匀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Ang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Ⅰ,ATIR)的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肺组织肺泡萎陷、破坏,肺泡间隔增宽,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肺泡结构改善.②AngⅡ浓度: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和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③ATIR的表达: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可能参与了肺组织的损害.②黄芪多糖、培哚普利能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善肺结构.
作者:黄宇倩;罗玉;吴文莉;张洪茂;胡茂清;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总结以后穿刺及对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以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科243例因各种原因需行血液净化治疗而建立临时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243例双腔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置管成功者239例(98.4%),置管失败者4例(1.6%).置管术后至2周内出现导管不通畅或导管完全阻塞16例(6.5%);导管相关性菌血症10例(4.1%);留置导管周围渗血9例(3.7%),留置导管滑脱4例(1.6%),局部血肿形成3例(1.2%),术侧下肢肿胀3例(1.2%),动静脉瘘1例(0.4%).结论 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作为肾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具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技术相对简单,风险小,能保证足够血流量的优点.在急慢性肾衰竭、中毒及内外科其他多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黎洋;蒋先洪;米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肾错构瘤(AML)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50例肾错构瘤诊治资料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50例肾错构瘤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行肾切徐术28例,肾部分切除术10例,肾错构瘤切除术12例.其中双侧肾错构瘤6例,恶变3例.结论 肾错构瘤手术后应长期随访,因肾错构瘤有双侧性,易复发,存在恶变可能,应早期诊断,尽早手术,保留肾脏.
作者:辜福贤;李逸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开放手术后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入院的有开放手术病史的肾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成MPCNL组和PCNL组,分别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其中左侧31例,右侧17例,单发性结石25例,多发性结石18例,鹿角形结石5例,结石体积4.0~25.0cm3,比较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等.结果 MPCNL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PCNL组显著缩短(P<0.05),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患者的平均结石清除率为81.8%,显著高于PCNL组患者64.4%;MPCNL组术后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PCNL组13.1%,(P<0.05);MPCNL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8.0%,显著低于PCNL组患者的26.1%,(P<0.05).结论 MPCNL在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残留或复发方面临床疗效良好,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颖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3例结肠穿孔病例临床资料、检查数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死亡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急性结肠穿孔属外科危重症,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重在早期诊治.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4例醉酒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48例醉酒后肩部受伤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A组)和神经刺激仪组(B组),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B组达(优+良)的患者数95.8%(23/24),明显高于A组62.5% (15/24)(P<0.05).A组有7例麻醉效果差.结论 醉酒后肩部手术的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是安全、方便、可靠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谢红春;杨丽佳;黄超;杨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纽)50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36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增加、住院时间、止痛药平均应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复发及术后水肿、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人体解剖生理基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知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半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statin C及cathepsin B在5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ystatin C在低分化胶质瘤( Ⅲ-Ⅳ级)中的表达低于高分化者(Ⅰ~Ⅱ级),而cathepsin B在低分化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P<0.05).cystatin C和cathepsin 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cystatin C和cathepsin B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侵袭性相关.联合检测cystatin C和cathepsin B的表达,可为脑胶质瘤的侵袭性及临床恶性程度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方凤奇;马坚妹;张洁;于佩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0年9月~2011年7月行TST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痊愈27例( 84.375%),显效2例(6.25%),有效3例(9.375%),总有效率100%.结论 TST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经济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谢敏江;王德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方法解剖重建肩关节后脱位伴有前内侧骨缺损,恢复肱骨头关节面形态,为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治提供一种有效、可靠方法.方法 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平均年龄46.3(35~65)岁,所有患者肩关节后脱位伴有25%~45%肱骨头关节面前内侧骨缺损,2例患者伴有小结节撕脱性骨折,1例患者小结节联合外科颈骨折.6例患者中5例发生肩关节脱位延迟诊断,延迟诊断时间平均71.2(36~105)d.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来解剖修复肱骨头前内侧骨缺损,恢复肱骨头关节面形态.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8(6~30)个月,优秀5例,良好1例,Constant评分平均为84.8(76~90)分,随访时无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移植骨塌陷以及肩关节不稳表现.结论 采用自体/异体骨移植、重建肱骨头形态是一种有效、可靠方法,能够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及稳定性.
作者:徐德兴;陈昌礼;陈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其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他汀组):43例,在降压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B组(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达标后,分别对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汀对高血压患者BPV产生的影响.结果 与B组相比较,A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浆LDL-C较低,P<0.05.结论 对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在降低患者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其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作者:李珂;葛正庆;周传堃;安闽生;李沂;杜荣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治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分别在治疗7、14d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缓解,普瑞巴林组对神经痛的解优于加巴喷丁纽(P=0.0024),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生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43).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杨丹;刘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7月实施腹腔镜探查的13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腹腔镜完成诊治118例(89.4%),中转开腹14例(10.6%).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出血量15ml,平均住院时间5.5d,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很高的诊疗价值,比开腹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普外科急腹症理想的诊治手段.
作者:段建学;徐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53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和对比观察.
作者:祁夫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32 ~66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10min输注完毕.A、B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缓推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MAP、HR、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B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浅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沙堡分离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铜圈小培养法,分离鉴定2006年7月~2011年3月我科真菌实验室培养阳性的标本.结果 838例标本中共培养出15个菌种,其中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酵母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检出率居前五位.不同解剖部位标本其培养结果有所不同.结论 皮肤、甲、毛发以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感染为主,粘膜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红色毛癣菌是成都地区浅部真菌病的首位病原菌.
作者:陈伟;阳眉;梅晓锋;赵静;兰长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翠屏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成效,探索并改进实施方案.方法 2008~2011年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把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的孕产妇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干预.结果 对33906例孕妇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0.04%,均在不同阶段进行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干预,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作者: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氯胺酮(ketamine)为中枢神经系统非特异性NM-DA受体阻断剂,阻断兴奋性神经传导的NMDA受体是氯胺酮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主要机制,作为静脉麻醉药,临床使用已有几十年(1962年Corssen和Damino首先在人体上应用).近年来,氯胺酮应用于超前镇痛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本文就其超前镇痛的作用机制和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维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