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丽;沙益锋;邢建平
目的 探讨老年T2DM患者血清TBIL、UA水平与CAS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T2DM老年患者210例,按照有无CAS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及CAS组,比较两组TBIL、DBIL、IBIL及UA指标;CAS组内依据斑块程度分为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比较各组TBIL、DBIL、IBIL、UA等指标;按照UA值分组,比较BIL指标.结果 CAS组TBIL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UA高于正常颈动脉组(P<0.05);CAS组内比较:TBIL:斑块3级组<2级组<1级组<0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斑块3级组>2级组>1级组>0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水平的UA组间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CAS斑块形成患者血清TBIL降低、UA升高,且TBIL降低、UA升高程度与斑块病变程度一致,而TBIL与UA无明显相关.
作者:吴仕英;丁光明;谭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医院产业投资管理,必须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总结与改进.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以达到投资收益大化,更好地为医疗补偿提供资金保证[1].1 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作者:刘剑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I VTA)和后Tenon囊下注射(PSTA)治疗黄斑水肿后的眼压变化情况.方法 对167例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IVTA和PSTA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PSTA组平均眼压,高眼压发生率及6个月后残留高眼压率均明显低于IVTA组,P<0.05.结论 PSTA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王涌;吴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且行同期汽化电切手术治疗患者35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RV),并术后随访观察1~2年膀胱癌的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 6个月的术后观察,IPSS、QOL及PRV明显低于术前,Qmax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无膀胱癌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电切术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配套校准物和新鲜全血建立实验室内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量值溯源性.方法 以配套校准物校准Sysmex XE-2100(LJ-24)血细胞分析仪手动进样模式,建立规范操作检测系统.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对一健康人新鲜全血进行定值,以定值新鲜全血对LJ-24自动进样模式和其它3台血细胞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进行校准.仪器校准完成后,取20例新鲜全血样本分别在4台仪器上不同进样模式各测定2次,对WBC、RBC、HGB、HCT、PLT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规范操作检测系统检测值为靶值,计算偏差,对校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该方法校准血细胞分析仪,成功建立了实验室内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量值溯源性.校准后的比对分析表明四台血细胞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全血对实验室其它检测系统进行校准,使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满足了血细胞分析仪量值溯源的要求.
作者:张春平;陈梅;陈超;李明勇;李焱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防治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乳腺癌患者,在照射之前均进行放疗健康宣教,在放疗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督导,于放射初期每日放疗之后的1h将医用射线防护剂轻轻喷雾于射野皮肤处,喷雾剂量0.1ml/(cm2·d),2~3次/d,0.05ml/次;在放疗中期,可以根据照射野皮肤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感觉适当增加喷雾的次数,直到放疗终止之后继续对患者喷雾7~10d.结果 防治后放射性皮炎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低于防治前;防治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健康意识、防护意识等均高于防治前;防治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要明显高于防治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医用射线防护剂用于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防治,能够减小患者皮肤的损伤度,患者的心理状况转良、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且生存质量也有所提高.
作者:沈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去游离甘油三酰甘油对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方法 样本来源于本院就诊患者,共530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用去除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浓度(TG),纳入TG≤4.51 mmol/L的样本5016例,用Friedewald公式(F公式)计算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F)],与直接法测定的LDL-C浓度[(LDL-C(M)]进行比较.依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对TG和LDLC分组.结果 LDL-C(F)与LDL-C(M)在TG正常组(γ=0.880)、TG边缘升高组(γ=0.943)和TG升高组(γ=0.897)都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P<0.01).TG正常组、TG边缘升高组和TG升高组的LDL-C(F)都明显高于LDL-C(M) (P <0.001).在NCEP危险度分类中LDL-C(F)与LDL-C(M)的一致性平均为77.4%.结论 用F公式计算LDL-C浓度时,去游离甘油TG会高估LDL-C浓度.
作者:刘运双;曾平;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复位、C臂X线监视、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7例4~10岁的股骨粉碎性骨折患儿,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4~6周后拆除,并于术后6~9个月取出内固定,继续观察患肢长度及行走步态.结果 所有患者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 ~ 24个月不等,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弹性髓内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5例患儿有针尾激惹,5例患儿出现0.5 ~1.0cm的双下肢不等长;术后9 ~13周患儿逐渐下地负重行走,并于术后6~9个月取出内固定,术后12个月所有患儿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行走步态无异常,术后18个月所有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患儿自行恢复.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及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损伤小,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远辉;叶里子;万永鲜;田泽高;谭美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菌感染的可靠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配套药盒做药敏,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科感染患者,有较高耐药率,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34.4%,其余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的65297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5297例患者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89例,阳性率1.36‰.89例HIV感染者中男67例,女22例,年龄20~78岁,其中以41 ~50岁多(30.34%),临床科室以胸科病区检出率高26.97%,2007年至2012年中分别检出6、10、12、21、22、18例.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中HIV阳性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立春;王左;罗皓;杨溪霜;陈静;黄梅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理资料,观察出血周围区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探讨病理改变同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出血量、高血压级别,高血压病程等)的关系.结果 病理标本发现在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大部分细小动脉有发生不同程度的透明变性;有部分细小动脉发生扩张性改变,并发现在血管周围组织中胶质细胞增生、小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在按照病理切片是否发现透明变性分组后,发现组间的患者年龄、发病时出血量及高血压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有无发现血管扩张性改变分组,组间的患者年龄、发病时出血量及高血压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患高血压病年龄,病程与其脑组织中细小血管发生透明变性和血管扩张性改变相关.细小血管发生透明变性和血管扩张性改变导致血管破裂时出血量增大.
作者:郑毅;徐学君;邓兵;吕涛;周勇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2011年10月18日因左上腹刀刺伤急诊入院,护士遵医嘱行胃管置管术,插管过程中,患者述疼痛感明显,胃管置入术后约10h患者出现说话费力、声音嘶哑,未重视.3d后拔出胃管,患者声音嘶哑明显、发声无力,给予雾化治疗并观察后症状无缓解.第4天请耳鼻喉科会诊,发现右侧声带固定,声带水肿明显,右侧杓状软骨向前错位突起,声门闭合不全.诊断右侧环杓关节脱位.
作者:赵大乾;周元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限食方式对肥胖大鼠下丘脑orex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限食状态下大鼠下丘脑orexin mRNA表达.结果 肥胖组大鼠orexin显著低于基础对照组;高脂限食8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比肥胖对照组高,比基础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限食6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显著高于肥胖对照组;基础限食100%组和基础限食8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明显高于肥胖对照组,低于基础对照组;喂养12周后,与高脂限食80%组相比,基础限食100%组orexin显著升高;基础限食6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极低.结论 膳食结构是改善中枢神经多肽orexin表达的关键,改变食物的膳食构成比单纯限制食物摄入量更有效.
作者:赵琳;贾鲲鹏;王璐;刘伯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评价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5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结果 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分别对患者进行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用药后总分比用药前平均降低(8.2),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降低(15.8),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89.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显著的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前列液中白细胞计数和提高卵磷脂含量,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王海峰;赖建平;万旭辉;李兴斌;王学华;傅光华;甘道举;李健;文小平;常从旺;郭鹏飞;杨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是否使用彩超较B超在经皮肾手术时建立经皮肾通道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彩超引导对42例患者建立16F经皮肾通道6例,24F经皮肾通道36例;B超引导对34例患者建立16F经皮肾通道5例,24F经皮肾通道29例.结果 彩超和B超引导组经皮肾通道均能一次穿刺成功.但在需要再次穿刺时,B超引导组耗时较长,有2例因动脉损伤行DSA超选栓塞.结论 彩超引导较B超引导在经皮肾手术时建立经皮肾通道更安全、准确,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峰;李虹;王坤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与单用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59例前列腺癌并骨转移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89SrCl2治疗骨转移灶,B组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控制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A组有效率为75.6%,B组有效率为90.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卫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我院共筛选11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蛋白的糖尿病饮食方案,按时服用降糖药和/或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降压等治疗,定期监测血糖,以及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治疗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有效率91.3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30例,无效11例,有效率81.0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除FPG外,其余实验室指标如SCr、BUN以及UAE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唐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丽;沙益锋;邢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7例临床怀疑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超声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和87.6%.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不典型结石较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一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6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积极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血压、呼吸、pH、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67例患者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通气状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及PaCO2明显高于相应治疗后的水平(P<0.05);治疗前的氧合指数和pH值低于相应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俱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氧合指数和PH值,稳定血压及心率,值得在临床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吕青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左西替利嗪5mg,1次/d,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肌肉注射,1次/2d;对照组仅口服左西替利嗪,两组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P<0.05);对照组复发率(50.00%)明显高于治疗组(25.93%).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韶玮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