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事件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安宏元;陈杰翔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 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3月~2010年4月我院心内科、肾脏内科住院患者33例.按1∶2配对原则选择同期住院的未合并心血管事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66例.以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合并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结果 ①纳入肾脏病合并心血管事件33例,平均(49.86±10.21)岁;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室肥厚、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左室肥厚和糖尿病肾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事件是慢性肾脏疾病常见合并症,危险因素多,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组织Smad4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Smad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对15例经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进展期大肠癌标本进行Smad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的检测,并以18例经5-FU静脉化疗及21例未经化疗进展期大肠癌作为对照.结果 在3组中Smad4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在3组中PCNA的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凋亡指数(AI)在3组中也呈递增(P<0.05).从未经化疗的空白对照组→5-FU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Smad4与AI呈正相关(r=1,P<0.01),与PCNA呈负相关r=-1,P<0.01).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进展期大肠癌组织中Smad4表达更为明显增高,并可更有效的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作为比5-FU静脉化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辅助化疗手段.

    作者:黎秋曦;李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院为有腹部手术史的25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22例成功完成LC术,3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安全可行.

    作者:罗桂林;董静;肖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龄老年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高龄老年性肺炎的护理体会,为制定高龄老年性肺炎的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在促进临床康复中的作用.结果 与既往相比较,采取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措施,老年性肺炎的患者临床康复明显加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病理生理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很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宋晓燕;杨静;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索一种既能满足早产低体重儿营养需求,同时又不引起过度喂养的方法,从而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 将使用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低体重儿与一般支持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作对照,比较两组患儿在体重增长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6个月,预后不良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使用全静脉营养液的治疗组患儿体重增长较快,并发症少,随访至6个月,预后不良率较使用一般支持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低.结论 全静脉营养液在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治疗中,能加快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降低预后不良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目的 分析总结12例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经验.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间隙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0例,经腹腔途径取石2例.10例采用3孔法,2例(经腹腔途径)采用4孔法;球囊扩张建立腹膜后间隙,二氧化碳气体充气维持;输尿管结石部位采用冷刀切开,取石后留置双J菅并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平均结石长径18.5(12~26)mm,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双侧,6例左侧,4例右侧;平均手术时间86.7(58~136)min,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住院时间5(4~15)d,平均随访时间14(4~23)个月.结石取尽率100%,无输尿管狭窄出现;1例出现尿漏,4d后尿漏停止,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输尿管上段较大嵌顿性结石的处理.

    作者:葛成国;江军;王洛夫;靳风烁;李彦锋;万江华;毕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0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风温性心脏病患者(RH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appaB(NF-κB)/p65表达的干预作用及NF-κB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22例RHD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所有入选者分离出的PBMCs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PBMCs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对3组培养后的PBMCs NF-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RHD患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4.8 ±8.6)%比(8.2±3.4)%,P<0.01];RHD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NF-κB/N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脂多糖组R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白细胞介素-10组R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 RHD患者NF-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κB/p65的表达增高;它的检测有助于对RHD患者心功能恶化的判断.

    作者:余琴;李新;郑舒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宜宾市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血糖、血脂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血糖、血脂的情况.方法 对待检的426份血液样本,采用GOD-PAP法检测血糖(GLU)、CHOD-PAP法检测胆固醇(TC)、GPO-PAP法检测三酰甘油(TG),检测中使用定值质控品对检测结果进行质控.结果 426名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中,检出血糖、血脂异常者234例(54.93%).其中单纯血糖增高者56例(13.15%)、单纯血脂增高者178例(41.78%),血脂增高中尤以三酰甘油增高为主146例(34.27%).结论 该市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血糖、血脂增高所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代琼;于晓;李光富;胡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 评价鼻翼与鼻尖部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采取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47例鼻翼或鼻尖部位皮肤肿瘤患者.男22例,女25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岁,病程1~30年.鼻翼部35例,鼻尖部12例,其中血管瘤6例,基底细胞癌28例,色素痣6例,鳞癌5例,角化棘皮瘤2例.肿瘤大小范围1.0cm×1.0cm~3.0cm×2.5cm,形状不规则.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并行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术后7~10d拆线.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4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39例获随访1年,切口瘢痕不明显,眼口鼻器官无变形,36例完全满意,3例基本满意.结论 鼻尖或鼻翼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形态美观,瘢痕小,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作者:张丽霞;王倩;陈金;蔡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附16例报告)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膜后路径对16例UPJO行离断式肾孟输尿管成形术.打开肾周筋膜及肾周脂肪囊,以肾下极为标志游离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狭窄段,端端吻合肾盂输尿管并留置双J管.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5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4d,平均10d.16例随访12~15个月,平均13个月,14例静脉尿路造影(IVU)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经腹腔镜下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UPJO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段志强;许亚宏;赵启华;顾新伟;罗顺文;张波;李阳波;莫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四川籍,因发现血压升高10+年,反复阵发头晕2+月,伴双下肢乏力10+d,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可达190/130mmHg,无明显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心悸,曾先后服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控制血压,偶尔测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入院前2年曾于体检时发现血钾偏低(具体值不详),由于没有任何特殊不适,未作进一步诊治.

    作者:郑靖洁;李建薇;田浩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7例结核病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2457例初治结核患者中,267例(10.9%)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其中女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13.6%,148/1085)显著高于男性(8.7%,119/1372,P<0.05);未接受保肝药物治疗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13.8%,80/581)显著高于接受保肝药物治疗者(10.0%,187/1876,P<0.05);接受含HRZ方案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13.2%,139/1050)显著高于接受含HR方案治疗者(9.1%,128/1407,P<0.05).结论 女性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患因素;合理使用保肝药物有可能减低易患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HRZ联用较HR联用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高.

    作者:安慧茹;吴雪琼;王仲元;徐静;郑少华;王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区与四川成都地区儿童手部X线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与四川成都地区正常儿童手部X线片对比分析,了解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地区儿童大骨节病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选取4~16岁阿坝壤塘南木达乡异地育人学校学生与成都地区正常儿童对比分析.全部儿童进行双手X线摄片,X线片由来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影像科、风湿免疫科及小儿外科共10人组成的阅片专家组共同判读.结果 壤塘县儿童手部X线片显示锥形骨骺及异常改变多,14.6%的儿童出现食指、中指、环指近、中节多发、对称的异常改变,成都地区儿童未发现.结论 说明在政府积极干预下,一方面壤塘县大骨节病表现非典型化,另一方面,其致病因子依然存在.探索大骨节病致病机理,寻求早预防,早诊断的方法,依然是我国骨科和地病学者需共同承担的责任.

    作者:马俊;沈彬;周宗科;邓佳云;李富忠;康鹏德;杨静;钟洲;裴福兴;邹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LXRα激活剂T0901317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MPO、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LXRα(liver X receptor α)激活剂T0901317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致伤组、T0901317干预组,在1h、2h、4h、8h时相点采集大鼠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MPO活性、TNF-α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致伤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显示肺缉织受损;肺组织匀浆和动脉血清中TNF-α亦显著升高.T0901317干预组MPO活性及TNF-α表达下降,肺部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T0901317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MPO活性、TNF-α水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静;李运成;何春琳;肖波;王建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结核杆菌的细菌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评价

    目的 比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结核抗体检测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10年8月期间临床确诊或怀疑结核的检样326例,进行涂片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和采集血样进行结核抗体检查.结果 326例检样中,检出TB-DNA阳性107例,阳性率32.82%.其中脓液、支气管灌洗液和痰液高,分别为48.84%(86例)、31.71%(82例)、30.39%(102例).抗酸染色标本痰液阳性率为9.80%,脓液25.58%,支气管灌洗液15.85%.结核抗体阳性率52.45%.抗酸染色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81.60%,而结核抗体检测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符合率61.97%,与荧光PCR检测法的符合率为80.37%.结论 三种方法中,以结核抗体法阳性率高,荧光PCR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低.三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弥补单独采用1种方法阳性率低的缺点,几种方法之间可相互佐证,从而使准确性得以提高.

    作者:邹自英;朱冰;汤雪晴;汪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Egb761对哮喘大鼠mmp-9表达的影响和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romp-9)表达的影响及对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Egb761组(D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mmp-9表达的相对含量,同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①mmp-9表达的相对含量,哮喘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gb761组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且与地塞米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gb761组BALF中EOS的表达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且与地塞米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b761可以减少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mmp-9的表达,同时对气道的炎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家珍;吴天清;林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共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53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3例,肾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35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结果 5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肾上腺肿瘤切除80~160min(平均110min),肾切除术110~190min(平均130min),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0~100min(平均70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0~17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260m1(平均80ml).术后住院6~12d,平均8d.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备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泌尿外科开展.

    作者:吴彩文;何伟;祝春雷;向前;刘太平;廖学斌;方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A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浆内皮素-1(ET-1)、S-100β蛋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第3、7、14d血浆S-100β、NSE浓度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14d及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可调节患者NO和ET-1浓度,雏持NO/ET-1相对平衡,从而减轻脑损伤,降低血浆S-100β、NSE浓度,对急性颅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庆;陈长贵;石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利尿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mg、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及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2周、4周、8周血压均较前明显下降(P<0.001),在降压幅度及降压总有效率方面,复方制剂组明显优于单剂组(P<0.05),但两个复方制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加小剂量氢氯噻嗪即能更有效降压,安全性好;增加氢氯噻嗪的量并不显著增加疗效,反而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且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的固定复方制剂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樊华;刘正蓉;林琦;周振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药物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非药物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作用.方法 应用小针刀治疗+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微波照射茎乳孔治疗4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结果 总治疗41例,其中痊愈22例(53.66%),好转16例(39.02%),无效3例(7.32%).结论 非药物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刘尧均;周捷;陈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以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第2、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SCL-90,HAMD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8.2%,对照组有效率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较对照组见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较轻,大多出现在治疗早期,经对症治疗逐渐缓解.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较单用帕罗西汀疗效好,起效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谭伟;饶世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