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华;刘正蓉;林琦;周振科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对28例肺癌患者在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叶切除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进行清扫.结果 28例肺癌根治手术顺利,出血量少,均未输血治疗,术后恢复快,较常规开胸缩短住院时间.结论 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较小,清扫淋巴结彻底,符合肺癌根治手术原则.
作者:万志渝;殷君太;何东权;鲁勇国;李晓明;周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mg、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及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2周、4周、8周血压均较前明显下降(P<0.001),在降压幅度及降压总有效率方面,复方制剂组明显优于单剂组(P<0.05),但两个复方制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加小剂量氢氯噻嗪即能更有效降压,安全性好;增加氢氯噻嗪的量并不显著增加疗效,反而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且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的固定复方制剂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樊华;刘正蓉;林琦;周振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地震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和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在灾后2个月进行评估,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在班级开展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1年后再次评估了解干预效果.结果 首次调查发现18%~40%的儿童有明显社交焦虑,20%~28%的儿童自我意识过低,20%~40%的儿童自我意识过高,60%~90%的儿童有行为异常,心里干预1年后,有明显社交焦虑儿童的比例下降为8%~10%,自我意识过低儿童比例增加到30%~48%,自我意识过高儿童比例下降13%~30%,有行为异常儿童比例下降到30%~80%.结论 心理干预对低年级儿童心理创伤的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刘成文;张光毅;蔡端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慢性重度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97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综合护肝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8周.结果 在治疗第8周,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在治疗组中,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能在短期内阻断部分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进展,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章勇;杨军;黄赛;夏绍碧;刘福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为临床医务人员正确执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2008~2009年共有118例医务人员报告职业暴露,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HBV、梅毒、HCV、HIV是主要的职业暴露源;病房和手术室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动静脉及其它穿刺、拨针及拨针后处置不当、手术操作中是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锐器损伤、粘膜溅入是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结论 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和处理流程,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和预防用药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道琼;陈先云;周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角膜内皮细胞层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全是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角膜内皮失代偿将导致角膜浑浊,严重影响视力,临床常见的病因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大泡性角膜病变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至2010年8月,我国角膜盲患者约500万人,其中内皮盲患者有近100万人.
作者:黄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总结12例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经验.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间隙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0例,经腹腔途径取石2例.10例采用3孔法,2例(经腹腔途径)采用4孔法;球囊扩张建立腹膜后间隙,二氧化碳气体充气维持;输尿管结石部位采用冷刀切开,取石后留置双J菅并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平均结石长径18.5(12~26)mm,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双侧,6例左侧,4例右侧;平均手术时间86.7(58~136)min,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住院时间5(4~15)d,平均随访时间14(4~23)个月.结石取尽率100%,无输尿管狭窄出现;1例出现尿漏,4d后尿漏停止,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输尿管上段较大嵌顿性结石的处理.
作者:葛成国;江军;王洛夫;靳风烁;李彦锋;万江华;毕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129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的窒息率与病死率.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129例,母亲全部存活.110例施行剖宫产,剖宫产率85.27%,19例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6%vs 26.31%,P>0.05),(1.76%vs 0%,P>0.05),孕周≤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治疗子痫前期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作者:雷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70%左右为低位直肠癌,约15%的直肠癌患者为30岁以下青年人.在此背景下,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 保肛手术1.1 背景:1908年,Miles[1]首次在Lancet上介绍现代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原则--Miles手术,该术式在很长时间内是低位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但由于不能保留肛门并需要在腹壁造口,Miles术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目前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永强;邓兵;罗由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LXRα(liver X receptor α)激活剂T0901317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致伤组、T0901317干预组,在1h、2h、4h、8h时相点采集大鼠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MPO活性、TNF-α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致伤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显示肺缉织受损;肺组织匀浆和动脉血清中TNF-α亦显著升高.T0901317干预组MPO活性及TNF-α表达下降,肺部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T0901317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MPO活性、TNF-α水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静;李运成;何春琳;肖波;王建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四川籍,因发现血压升高10+年,反复阵发头晕2+月,伴双下肢乏力10+d,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可达190/130mmHg,无明显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心悸,曾先后服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控制血压,偶尔测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入院前2年曾于体检时发现血钾偏低(具体值不详),由于没有任何特殊不适,未作进一步诊治.
作者:郑靖洁;李建薇;田浩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5例患儿中20例与感染相关(57.1%),尤其是EBV感染诱发.其他原因4例(11.4%),原因不明11例(31.4%).临床表现发热34例(97.1%),肝肿大31例(88.6%)、脾脏肿大23例(65.7%),淋巴结肿大14例(40.0%).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其中贫血31例(88.6%),血小板降低27例(77.1%),白细胞降低18例(51.4%).肝功能异常(100%),高三酰甘油血症13例(37.1%),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4例(40.0%),血清铁蛋白增高15例(42.8%),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33例(94.3%).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Hb<30g/L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病死率高.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蕙;周敏;徐鸣;李丹;蒋永梅;史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总金额分别为11037、13754、18244、22886万元.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前列中,主要包括中药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中药制剂销售状况良好.结论 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同时其他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亦受到重视.
作者:吴逢波;杨林;唐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累及终板136个,按Modic分型,Ⅰ型77个(56.6%);Ⅱ型45个(33.1%);Ⅲ型14个(10.3%).多发累及49例(81.7%);单发11例(18.3%).好发于下腰段,累及双侧终板多见.结论 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部位、范围及各期信号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郝淑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定期孕产期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除进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产前教育、培训并练习产前保健操直至分娩,对照组仅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数据作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安全及健康,应引起妇产医院的重视.
作者:李雪;罗磊;辜定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和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给予厄贝沙坦1片(150mg),1次/d,晨服;治疗组32例,给予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1片(每片含150mg厄贝沙坦+氢氟噻嗪12.5mg),1次/d,晨服.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比较降压疗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肌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对单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确切,对心率及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优于单种用药.
作者:曾洪燕;晏明君;许锋成;刘天虎;刘于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风险因素及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A组).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10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组(B组),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 A组发生关节脱位为7例,发生率为8.3%,B组发生关节脱位为2例,发生率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作者:唐相君;罗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留鼻中隔粘膜瓣切除鼻中隔粘膜结节微创手术的优点.方法 通过对31例鼻中隔偏曲同时合并鼻中隔粘膜结节,其中11例伴有前组鼻窦炎的患者,在行鼻中隔成形术、鼻窦开放术的同时行鼻中隔结节粘膜下剥离,美敦力动力系统吸切粘膜下组织,保护粘膜结节表面的正常粘膜,保证中隔粘膜的完整性,避免中隔粘膜表面创面出现.结果 31例患者术后7d中隔粘膜面见手术切痕,粘膜结节消失,中隔粘膜表面平整,中鼻甲、中鼻道暴露.随访6~12个月鼻中隔与中甲及鼻腔外侧壁无粘连,鼻中隔粘膜结节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保留鼻中隔粘膜辩的微创手术治疗鼻中隔粘膜结节的方法,能有效防止鼻腔术后粘连,促进鼻窦术后的引流与恢复.
作者:麻宁;陈付华;郭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癌性恶病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癌性恶病质患者、4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和40例非恶病质癌症患者血清中的IL-1、IL-6、TNF-α、IFN-γ水平相互比较.对80例癌性恶病质患者,采用甲羟孕酮片及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检测其血清中的IL-1、IL-6、TNF-α、IFN-γ水平,并与治疗前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癌性恶病质组与健康组、非恶病质癌症组比较,IL-1、IL-6、TNF-α、IFN-γ水平升高(P<0.05);癌性恶病质组治疗后IL-1、IL-6、TNF-α、IFN-γ水平下降(P<0.05).结论 细胞因子与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发展相关,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何文杰;任宏轩;王羽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期间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咽瘘(15.76%),其发生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型、术前放疗、手术时间、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营养不良、鼻饲时间、术后感染有关(P<0.01).结论 喉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咽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重视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预防咽瘘的发生.
作者:高琳;黎万荣;付文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