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安闽生;雷森;葛正庆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Smad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对15例经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进展期大肠癌标本进行Smad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的检测,并以18例经5-FU静脉化疗及21例未经化疗进展期大肠癌作为对照.结果 在3组中Smad4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在3组中PCNA的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凋亡指数(AI)在3组中也呈递增(P<0.05).从未经化疗的空白对照组→5-FU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Smad4与AI呈正相关(r=1,P<0.01),与PCNA呈负相关r=-1,P<0.01).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进展期大肠癌组织中Smad4表达更为明显增高,并可更有效的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作为比5-FU静脉化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辅助化疗手段.
作者:黎秋曦;李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期间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咽瘘(15.76%),其发生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型、术前放疗、手术时间、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营养不良、鼻饲时间、术后感染有关(P<0.01).结论 喉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咽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重视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预防咽瘘的发生.
作者:高琳;黎万荣;付文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电图表现分别为Ⅱ级缺血、Ⅲ级缺血患者对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Ⅱ级缺血患者进行溶栓治疗65例.其疗效与57例Ⅲ级缺血的患者相比较.结果 Ⅱ级缺血溶栓组冠脉再通率67.69%,死亡率4.62%;Ⅲ级缺血组再通率38.56%,死亡率17.54%.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表现为Ⅱ级缺血比Ⅲ级缺血的患者对溶栓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死亡率.
作者:刘东华;刘应才;印建荣;王士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V-Y肛管成形术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以来收治的慢性肛裂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采用改良V-Y肛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结果 本组67例,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4.1%,创面愈合时间平均9.3d;而时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8.8%(P<0.05),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8.6d(P<0.05).结论 改良V-Y肛管成形术可作为治疗慢性肛裂的常规术式,疗效肯定.
作者:刘君德;陈晓渝;严冬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血精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6例血精症患者,采用精液常规检查,B超检查28例,CT检查11例,其它检查7例.46例血精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本组46例血精症患者,精液常规检查、镜检精液大量红细胞,确诊为血精症.其中:B超检查28例,精囊腺明显肿大23例,诊断为精囊腺炎(82.1%)、CT检查11例,精囊腺肿大8例,诊断为精囊炎;精囊腺血管瘤2例(90.9%),其它检查7例(15.1%),诊断精囊炎2例,前列腺炎5例.治愈34例(73.9%),显效10例(21.7%),好转2例(4.3%),总有效率93.4%.结论 中医治疗原则当以止血宁络为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脾肾亏虚、健脾补肾益气,肾阴亏虚火旺,滋阴、清热凉血解毒.瘀血阻滞,血不归经者,活血止血.治疗过程结合辨病论治,辨病与辨症相结合.西医采用抗感染、止血等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尹华军;何雄飞;刘业彪;刘开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总金额分别为11037、13754、18244、22886万元.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前列中,主要包括中药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中药制剂销售状况良好.结论 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同时其他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亦受到重视.
作者:吴逢波;杨林;唐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高血糖患者强化血糖控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同期、平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2.1±4.7)d,明显短于对照组(16.3±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死率为4.1%,对照组病死率为7.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强化血糖控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任辉;徐利蓉;彭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90例患者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手术、抗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等系统治疗.随诊3个月,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本组81例患者咳嗽症状消失,9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尽管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赵荣;刘栖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院为有腹部手术史的25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22例成功完成LC术,3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安全可行.
作者:罗桂林;董静;肖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用于全麻男性患者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3组,均在麻醉后留置尿管,A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尿管,B组用丁卡因胶浆润滑尿管,C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观察3组患者苏醒15min、6h、12h对尿管所致的尿路刺激的耐受程度.结果 苏醒15min、6h疼痛分级A、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12h 3组疼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患者全麻后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留置尿管,都能有效提高患者麻醉苏醒期和术后较长时间对尿管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袁梅;莫利群;饶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特异性的声像特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手段,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红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方法 对16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齿状突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20个月,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的齿状突骨折均满意愈合,所有内固定均无松动变形.结论 齿状突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可作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首选,但技术要求比较高,必须在清晰透视下达到骨折解剖复住,才可安全施术.
作者:赵晨阳;兰玉平;钟凤林;唐相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联合构建交通伤死亡预测模型,并据此对相关公共政策对交通伤死亡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1991~2009年度交通伤死亡人数来源于中国公安部公布的相应年统计数据.根据ARIMA模型,建立拟合值-y和实际值y的相关回归模型,并计算预测未来年份的死亡数.继而将该预测值带入GRNN模型中,获得修正预测值.ARIMA运算平台采用SPSS 17.0,GRNN建模采用Matlab平台.结果 经GRNN修正的ARIMA(3,2,2)模型较好拟合了1991~2005年交通伤死亡人数的时间序列,2006~2009年交通伤死亡人数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值的变动趋势,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率仅为5%.以之为基础预测2010~2015年的全国交通伤死亡人数为6.6~6.4万.结论 ARIMA-GRNN联合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对交通伤死亡人数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中国交通伤死亡人数已步入持续下降通道.若维持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政策水平及执法力度,交通伤致死人数将从2015年起维持于6.5万的水平.若要进一步降低致死人数水平,可能需要提前从现有法规、政策及执行基础方面进行调整.
作者:余阳艳;杨浩;江华;孙明伟;彭谨;周志远;李振宇;蔡斌;Charles Damien Lu;曾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5例患儿中20例与感染相关(57.1%),尤其是EBV感染诱发.其他原因4例(11.4%),原因不明11例(31.4%).临床表现发热34例(97.1%),肝肿大31例(88.6%)、脾脏肿大23例(65.7%),淋巴结肿大14例(40.0%).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其中贫血31例(88.6%),血小板降低27例(77.1%),白细胞降低18例(51.4%).肝功能异常(100%),高三酰甘油血症13例(37.1%),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4例(40.0%),血清铁蛋白增高15例(42.8%),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33例(94.3%).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Hb<30g/L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病死率高.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蕙;周敏;徐鸣;李丹;蒋永梅;史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70%左右为低位直肠癌,约15%的直肠癌患者为30岁以下青年人.在此背景下,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 保肛手术1.1 背景:1908年,Miles[1]首次在Lancet上介绍现代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原则--Miles手术,该术式在很长时间内是低位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但由于不能保留肛门并需要在腹壁造口,Miles术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目前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永强;邓兵;罗由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高龄老年性肺炎的护理体会,为制定高龄老年性肺炎的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在促进临床康复中的作用.结果 与既往相比较,采取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措施,老年性肺炎的患者临床康复明显加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病理生理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很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宋晓燕;杨静;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6年3月~2009年7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的患者,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依据Sanders膝关节评分,术后疗效评估优良率达94.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旭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丙酸倍氯米松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睡前吸入丙酸倍氯米松300μg/d,14d后减至200μg/d,1个月后减为100μg/d;B组使用小剂量氨茶碱睡前口服,开始0.2g/d,14d后减至0.1g/d,1个月后减为0.05g/d;C组联合应用氨茶碱和丙酸倍氯米松,用法用量与A、B两组相同.3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3组患者咳嗽积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C组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肺功能检测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呼气量(PEF)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蒋在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自锁式捆绑带固定与钢丝固定非负重骨折块后,骨折端血液循环重建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以探讨聚-DL-乳酸自锁式捆绑带固定与钢丝固定对骨折端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8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应用生物降解自锁式捆绑带固定骨折块为实验组,钢丝固定骨折块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和CD34表达.结果 术后2周时,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8周、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免疫组化两组均见大量强阳性染色的细胞,第2周时,捆绑带组骨组织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和微血管密度较钢丝组明显增加(P<0.05);4周、8周、12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组织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和微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DL-乳酸自锁式捆绑带固定比钢丝捆绑带固定有利于骨折端血液循环重建.
作者:李开南;陈太勇;兰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运用抗组胺药物、钙制剂等,并用弱激素乳膏递减剂量和用药次数,非激素乳膏递增剂量直至替代外用激素制剂治疗.结果 对60例患者进行1年的临床观察,58例治愈,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递减外用激素制剂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门诊治疗方法.
作者:李志清;何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