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中;曾富春;薛洋;丛伟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 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 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佳功效.
作者:江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分析滑动加压鹅头钉(DHS)和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31例,PFNA固定28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负重行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A手术创伤更小,更适用于高龄并伴有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
作者:肖巍;班开洪;黄敬;蒋笃东;王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1~ 75岁.结果 本组120例均有咽痛,伴呼吸困难18例,会厌舌面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其中发生会厌脓肿2例,因喉阻塞而行气管切开3例.全部患者治疗后均获得痊愈.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会厌炎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以痊愈.对主诉咽痛的患者均应行间接喉镜检查以避免遗漏急性会厌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邹胜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和创伤等引起微生物侵入人体诱发剧烈的全身炎性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症候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但较难治疗的综合征.严重脓毒症( severe sepsis)是指脓毒症的基础上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足(乳酸酸中毒、少尿、意识改变等)以及低血压.脓毒症休克( septic shock)是指脓毒症基础上对强力液体灌注反应差的组织灌注不足.
作者:董凯;朱婧;郑新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嘧啶用于人流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人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给药后5 min时的心率、血压、SpO2、体动反应次数及苏醒时间和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1 min的心率、血压、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C组出现血压降低、SpO 2下降、体动反应的次数明显较D组多(P<0.05);D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嘧啶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优于丙泊酚.
作者:吴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患者在伤后早期采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防治ARDS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治疗组.2002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在采用基础性治疗,针对连枷胸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尽早在全麻下使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对照组分别使用沙袋压迫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结果 治疗组无ARDS及气管切开,随访41例发生胸廓畸形2例(4.88%),住院时间平均12.1d;对照组发生ARDS 7例(16.67%),气管切开9例(21.43%),随访34例,发生胸廓畸形21例(61.76%),住院时间平均21.6d.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连枷胸患者早期行肋骨复位内固定对ARD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柱;封小兵;臧超;顾春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眼眶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5例眼眶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①B细胞淋巴瘤为多,T细胞淋巴瘤< 1/3,②B淋巴细胞型,临床表现通常为上下睑的内、外侧,眼眶前部或泪腺区可扪及边界清楚,周围不光滑、质地中等无痛性包块;T淋巴细胞型病情发展可以非常急,与眼眶蜂窝织炎难以鉴别;亦可表现为慢性,似炎性假瘤;③眼眶非何杰金淋巴瘤的CT密度和MRI信号表现无特异性;④非何杰金B小淋巴细胞型弥漫性淋巴瘤是眼眶淋巴瘤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 对于眼眶非何杰金淋巴瘤来说,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要尽早病理活检做鉴别诊断,尽量避免误诊而延误佳治疗时机.
作者:杨影;陈力;樊映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4例创伤性结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后,64例均获痊愈,无肠瘘发生.4例因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并发腹腔残余脓肿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5例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创伤性结肠损伤患者,应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充分进行肠道灌洗,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是治疗创伤性结肠损伤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凌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药用碳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用碳加别嘌醇片,对照组除不使用药用碳外,其他治疗相同.两组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药用碳4片,3次/d;别嘌呤醇片1片,3次/d,疗程30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降尿酸疗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BUN、Cr的疗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尿酸、BUN、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中,药用碳不仅可降低BUN、Cr,还可降低血尿酸,与别嘌醇联用有协同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钟春梅;廖常彬;李正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上腹部持续性胀痛1周,常规B超检查发现上腹部包块于2010年8月29日入院.患者上腹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较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肝脾未扪及,亦未扪及包块,无肌紧张,于右中上腹部有轻度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肺功能无异常,肝功T-Bil 15.7mmol/L,D-Bil 9.4mmol/L,ALB 45g/L,ALT 62U/L,γγ-GT292U/L,ALP 240U/L,血糖、肾功能、凝血机制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右上腹肝下查见一实性弱回声团块,约8.4cm×8.6cm,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与肝分界尚清楚,其后方门静脉受压,走行迂曲.胆总管内径0.7cm,内清晰,肝内胆管无扩张.
作者:张跃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临床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好带教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临床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带教质量,护生对临床教育的评价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保证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笔者对2008 ~ 2009年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统计比较,找出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6例,行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继发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0cm×8.5cm ~27.0cm×17.5cm,采用同侧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2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患侧肢体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可以满意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有效保护腹股沟区域重要神经血管,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震;游晓波;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前瞻性观察索利那新治疗经过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符合OAB诊断的女性患者.服用托特罗定2mg,2次/d,4周以上,因症状无改善,替换为索利那新5mg,1次/d,4周.以患者主观感觉,自由尿流率参数[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问卷表评价疗效,观察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4周的治疗,患者主观感觉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46.7%,其中10例(33.3%)感觉效果显著,并表示愿意继续使用索利那新治疗.治疗后尿流率参数均较服药前改善,其中Qmax由治疗前的(14.4±2.3) ml/s增加到(19.8±3.9) ml/s,Qave由治疗前的(8.7±1.5) ml/s增加到(11.7±2.6) ml/s,VV由治疗前的(164.4±27.2) ml增加到(226.0±35.1)ml (P<0.05).OABSS总评分和白天尿次、夜间尿次和尿急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总评分和尿急症状改善显著(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4例(13.3%)诉口干但可以耐受,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索利那新对于部分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仍可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作者:罗顺文;许亚宏;顾新伟;赵启华;贾志刚;段志强;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SWOT分析法在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挑战或威胁,并进行分析辨别.结果 我院外科综合片区抓住良好时机,有效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减少外部威胁,使护理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结论 只有及时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拓展护理服务范围,注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发展,才能在医疗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
作者:关晋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行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过程及治疗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Miles手术,通过围手术期有效合理的护理,本组53例患者治疗效果获得良好结果,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Miles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娟;左君;晋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Intemet的专门针对军队中心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系统.方法 系统采用Client/Server与Browse/server混合体系结构,有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XP及以上,数据库选择SQLserver数据库,用Visual Basic语言与C#语言开发,数据可以与Microsoft Office共享.结果 实现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招聘管理、考核评估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结论 该系统可满足军队中心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的需求,数据安全性、稳定性较好.
作者:李硕;刘杰;冯怀志;田酉洪;张聪;冉崇福;赵艳;曾斌;黄鹏;张德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调查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装置使用现状,分析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吸入疗法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和演示法.问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156例门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调查其一般情况、使用吸入装置的现状、吸入治疗知识的来源及对吸入治疗知识的需求等;演示法为患者现场演示吸入装置的使用过程,了解患者对吸入装置的掌握情况.结果 84.6%的患者因为知识缺乏而没有规范进行吸入治疗;55.7%的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长期使用;仅19.9%的患者使用吸入装置方法完全正确;99.4%的患者希望医生护士为其进行专科知识指导.结论 影响稳定期COPD患者正确进行吸入治疗的因素包括患者对吸入装置使用的知识水平、患者病程、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就医依从性,其中知识缺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将调查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对吸入装置使用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梅;朱晶;张焱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成人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用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来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均随着空腹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6mmol/L以上时升高更明显.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C、WHR、WHtR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围身高比的相关系数大.结论 从体格指数方面看,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具有一致性.降低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是合理的.
作者:仇颖;刘艳梅;崔世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眼睑缝合术联合球后放射治疗严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45例暂不能行眼眶减压术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其中19例行暂时性内、外侧眼睑缝合术、26例行暂时性全眼睑缝合术,术后配合球后放射治疗.根据眼部炎性反应的不同程度,口服泼尼松60mg/d,7d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其中3例患者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未使用).患者术后1~6个月剪开缝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6个月逐渐剪开眼睑缝合后,眼睑闭合完全,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痊愈,视力从术前手动至0.6提高到术后0.1~1.0,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睑缝合术配合球后放疗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睑闭合不全引起的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林;朱华丽;江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头昏头痛1个月,晕厥2次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其它无特殊.人院当天心电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天夜间突发晕厥,其后患者反复出现意识丧失,长持续1 min.心电监护显示:2:1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给予反复电击复律,及持续微泵输入利多卡因.下午安装双腔起搏器,频率约60次/min,心电监护未见室速,未再发作晕厥.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心率87次/min;②2:1房室传导阻滞;③高度及间隙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④交界性逸搏心律;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乐群;倪丹;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