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群;倪丹;张晓艳
目的 讨论氟马西尼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安定中毒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Ⅰ组给予氟马西尼+醒脑静治疗;Ⅱ组给予氟马西尼治疗.结果 Ⅰ、Ⅱ组意识恢复时间在轻度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患者中.Ⅰ组与Ⅱ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马西尼与醒脑静在治疗急性安定中毒时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氟马西尼.
作者:曾剑;肖小培;周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热敷对女性痔疮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女性内痔套扎术患者70例,分成中医组和常规组各35例,中医组运用针刺配合热敷尿道口,常规组运用物理诱导排尿,观察临床护理后尿液成功排出及导尿情况,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组成功排出尿液32例,采用导尿术3例;常规组分别为25例、10例,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针刺配合热敷尿道口临床护理可以提高尿潴留患者尿液排出的成功率.
作者:熊玉华;黄琼芳;张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比较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25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失活后根管治疗组)130例和B组(拔髓后根管治疗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①A组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1例,疼痛发生率为2.31%;B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1例,疼痛发生率为7.50%.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急性反应阳性3例,B组急性反应阳性2例.两组患者急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成功126例,失败4例;B组患者成功117例,失败3例.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急性反应与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中疼痛可显著减轻.
作者:陈燕;雷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医疗设备投资决策进行可行性分析,杜绝资产重置、闲置,为医院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充分行使管理职能.方法 对我院非盈利性医疗设备(内窥镜灭菌设备)进行资产净值率和已提折旧率分析,对盈利性医疗设备(眼科超乳设备和电子胃肠镜)分别进行静态评价法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评价.结果 我院内窥镜灭菌机资产净值率为37.5%,已低于我院固定资产净值率参考指标40%,单台设备基本满负荷运转,应及时开展内窥镜灭菌机的更新采购工作.眼科超乳设备净现值为- 199793.72(<0),说明采购行为不可行.电子胃肠镜净现值为188749.91(>0),说明采购行为可行.结论 医院在投资采购医疗设备前应对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医疗设备分别进行量化分析,保证医院医疗设备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作者:刘海涛;廖育蕾;王思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1~ 75岁.结果 本组120例均有咽痛,伴呼吸困难18例,会厌舌面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其中发生会厌脓肿2例,因喉阻塞而行气管切开3例.全部患者治疗后均获得痊愈.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会厌炎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以痊愈.对主诉咽痛的患者均应行间接喉镜检查以避免遗漏急性会厌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邹胜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临床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好带教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临床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带教质量,护生对临床教育的评价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保证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笔者对2008 ~ 2009年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统计比较,找出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苦黄与茵栀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EMBase( 1974 ~2011)、PubMed( 1978 ~ 2011)、VIP( 1989 ~ 2011)、CBM( 1978 ~2011)、CNKI( 1978 ~ 2011);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黄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的总有效率比茵栀黄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RR=1.30,95% CI( 1.22,1.38),P<0.00001];苦黄与茵栀黄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有相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7,95% CI (0.33,4.89),P=0.73].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苦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茵栀黄,但因为纳入研究质量较低,尚需高质量,大样本,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吴逢波;苏娜;占美;黄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特征,探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再认识及临床合理抉择.方法 根据2010年WHO病理新分类,回顾性总结42例经内镜检查或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并通过内镜或外科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顸后因素等.结果 4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13进行了内镜切除手术,其中4例补行外科手术,直接行外科手术27例,2例起源不明的腹膜后神经内分泌肿瘤放弃手术.按2010年WHO病理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30例,其中16例为直肠NET,1例为结肠NET,4例为阑尾NET,6例为胃部NET,2例为十二指肠NET,1例为胰腺NET;神经内分泌癌(NEC)9例,其中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5例;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1例;胰岛细胞瘤2例.增殖活性分级,低级别( G1 )30例,中级别(G2)2例,高级别(G3)10例.术后随访:低级别类癌预后良好,内镜治疗后复发1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差,复发转移率高.结论 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 ET1-2级)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可选择性内镜治疗,但术前需内镜超声或CT影像充分评估.神经内分泌癌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需加强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徐国宏;钟晓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降脂汤在高血脂的后续巩固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分组法,一组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另一组先用辛伐他汀治疗后,续用中药降脂汤治疗.结果 从停药后复查血脂结果看,续用降脂汤治疗高血脂疗效更持久.结论 中药降脂汤作为高血脂的后续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傅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前加强孕妇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除接受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外,参加我科开展的加强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前加强孕妇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增加产妇舒适度.
作者:梁礼莉;闵丽华;李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前瞻性观察索利那新治疗经过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符合OAB诊断的女性患者.服用托特罗定2mg,2次/d,4周以上,因症状无改善,替换为索利那新5mg,1次/d,4周.以患者主观感觉,自由尿流率参数[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问卷表评价疗效,观察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4周的治疗,患者主观感觉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46.7%,其中10例(33.3%)感觉效果显著,并表示愿意继续使用索利那新治疗.治疗后尿流率参数均较服药前改善,其中Qmax由治疗前的(14.4±2.3) ml/s增加到(19.8±3.9) ml/s,Qave由治疗前的(8.7±1.5) ml/s增加到(11.7±2.6) ml/s,VV由治疗前的(164.4±27.2) ml增加到(226.0±35.1)ml (P<0.05).OABSS总评分和白天尿次、夜间尿次和尿急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总评分和尿急症状改善显著(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4例(13.3%)诉口干但可以耐受,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索利那新对于部分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仍可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作者:罗顺文;许亚宏;顾新伟;赵启华;贾志刚;段志强;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髋钢板螺钉(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7月采用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1例.观察并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65 ml;近端切口长约2~3cm,远端切口长3~4cm;21例患者术后获得3~9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89.2分(84~ 95分);其中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3%.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钢板螺钉断裂及髋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改良Evan分型Ⅰ~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2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5min(50~9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0ml( 150~ 500ml).6例患者术中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16例患者术中无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18例患者静力交锁远端螺钉,4例患者未交锁远端螺钉.患者平均部分负重时间9d(6~24d).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6~13个月).2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2个月.所有患者的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1例术后出现拉力螺钉切出移位,1例主钉入点偏外导致13.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可以安全地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尚宪平;王小岗;银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合理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167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从术前心理问题评估、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正确体位,术后踝关节活动的限制、功能康复指导等方面归纳总结,构成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结果 所有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愈出院.结论 按照术前、术后的护理流程来分配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尹芝华;秦晴;高征;黄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丙泊酚静脉麻醉,施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ASA Ⅰ~Ⅱ级,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丙泊酚静脉麻醉前10 min(P组)、序贯(C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 g/kg,丙泊酚麻醉诱导采用微量注射泵以200mg/min静脉注射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麻醉维持:于纤维结肠镜通过脾曲、肝曲时或操作中患者出现疼痛反应(肢体活动)时追加丙泊酚0.5 ~1 mg/kg.观察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围麻醉期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 SpO 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P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1),诱导时丙泊酚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维持量C组大于P组(P<0.01).C组患者检查中MAP、HR升高大于P组(P<0.05或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也高于P组.C组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高于P组(P<0.01),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P组(P<0.01).结论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纤维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且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作者:吴文玉;汤安俊;王仁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程度及主要压力源,为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护理人员通常反映的有关工作压力问题,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我院486例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主要压力源包括工作量太大、经常倒班、职称晋升及深造机会太少、工资及福利待遇偏低以及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应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发挥其潜能.
作者:杨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59例儿童单纯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病例,探讨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59例儿童单纯性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患者的诊治和随访结果.其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6例.保守组死亡2例,手术组死亡3例,存活54例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15例伴有运动或语言功能障碍.结论 儿童单纯性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是位于功能区部位的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采取相关方法及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杨安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塞平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和艾洛松乳膏外用,加用多塞平口服;对照组仅用西替利嗪片和艾洛松乳膏.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下降,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和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塞平联合常规神经性皮炎药物,对神经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应川蓬;冉宁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伴眼部病变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32眼伴眶骨骨折、眼球破裂、球后血肿、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损伤等眼外伤患者的外伤发生情况、眼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合并视神经损伤者10例10眼(视神经断裂1例,视神经挫伤9例),占32例眼部损伤的31.25%;视神经损伤10例10眼中有3眼失明,其余7眼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但就诊较及时者预后较好.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诊断治疗中应注意有无眼部损伤,及时请眼科会诊,利于视功能的保护和康复.
作者:徐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经PTC/ERC途径放置胆管支架的优势,制定放置支架的策略.方法本组经PTC放置支架68例和经ERC放置支架51例资料,总结两种途径的优越性.结果 经PTC和ERC途径放置支架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两组无明显出血、漏胆等并发症,生存时间相似.结论 对失去手术时机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恶性胆管梗阻采取支架置入是有效解除梗阻,提高生存时间和质量的佳办法,位于胆总管下端和壶腹部的梗阻首选以ERC途径放置支架,位于肝门部及以上的梗阻以PTC途径放置支架为宜.
作者:闫勇;戴睿武;汪涛;叶明辉;张生;江宗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