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SWOT分析法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关晋英

关键词:优质护理, SWOT分析法, 丰富服务内涵
摘要:目的 探索SWOT分析法在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挑战或威胁,并进行分析辨别.结果 我院外科综合片区抓住良好时机,有效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减少外部威胁,使护理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结论 只有及时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拓展护理服务范围,注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发展,才能在医疗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 IL-11)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出现Ⅱ度或Ⅲ度口腔粘膜炎的6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白介素-11+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 =4.02t9,P=0.0449).进一步分析发现,2组在Ⅱ度口腔粘膜炎的疗效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F=19,P=0.2263);在Ⅲ度的疗效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显示出统计学意义(F=6,P=0.0500).在控制疼痛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0219,P=0.0449),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控制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疗效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胡建萍;任涛;杜国波;高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6例,行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继发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0cm×8.5cm ~27.0cm×17.5cm,采用同侧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2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患侧肢体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可以满意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有效保护腹股沟区域重要神经血管,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震;游晓波;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心动过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头昏头痛1个月,晕厥2次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其它无特殊.人院当天心电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天夜间突发晕厥,其后患者反复出现意识丧失,长持续1 min.心电监护显示:2:1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给予反复电击复律,及持续微泵输入利多卡因.下午安装双腔起搏器,频率约60次/min,心电监护未见室速,未再发作晕厥.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心率87次/min;②2:1房室传导阻滞;③高度及间隙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④交界性逸搏心律;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乐群;倪丹;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9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观察两组的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沛;曾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直肠癌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1~7月行择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6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实验组术后咀嚼口香糖,对照组术后不咀嚼口香糖.盲法采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胃肠道并发症指标,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实际纳入患者155例,实验组78例,对照组77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所有纳入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术后咀嚼口香糖.实验组术后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P =0.036),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术后腹胀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咀嚼口香糖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胃肠道不适,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少渊;侯英奎;董世平;刘别影;张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相关关系的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成人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用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来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均随着空腹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6mmol/L以上时升高更明显.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C、WHR、WHtR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围身高比的相关系数大.结论 从体格指数方面看,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具有一致性.降低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是合理的.

    作者:仇颖;刘艳梅;崔世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4例分析

    硬膜下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聚集而成.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多可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积液量大,颅内高压症状重需行手术治疗.另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转化为硬膜下血肿.在1993~2011年我院观察到14例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爪型钛板早期肋骨内固定防治连枷胸并发ARDS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患者在伤后早期采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防治ARDS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治疗组.2002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在采用基础性治疗,针对连枷胸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尽早在全麻下使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对照组分别使用沙袋压迫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结果 治疗组无ARDS及气管切开,随访41例发生胸廓畸形2例(4.88%),住院时间平均12.1d;对照组发生ARDS 7例(16.67%),气管切开9例(21.43%),随访34例,发生胸廓畸形21例(61.76%),住院时间平均21.6d.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连枷胸患者早期行肋骨复位内固定对ARD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柱;封小兵;臧超;顾春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频彩超诊断颈部腮腺混合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颈部右侧包块4+月就诊.体检:生命体征正常,颈部右侧隆起一个包块,质中,无触痛,表面光滑,边界较清,有一定活动度,局部皮温不高.包块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使用百胜MyLab50彩超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5~12MHz.患者取仰卧位加侧卧位,扫查包块及周围,于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查见一4.4cm×3.5cm×1.9cm实质性包块,轮廓清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包块内有少许无回声囊腔,周边有完整强回声包膜,包块后方无声衰减;CDFI:包块内显示较长条状血管,血管长度超过包块的半径,无分支,血供为2级.PW测及动脉血流信号,动脉峰值流速:20.6cm/s,包块内无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同侧腮腺回声均质;包块周围及同侧颈动脉周围未显示肿大淋巴结回声.彩超诊断: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实性包块,腮腺混合瘤可能性大;颈部CT诊断:右侧胸锁乳突肌深面包块;病理诊断(F09064):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彩超提示相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Graves病伴发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131Ⅰ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6月连续收治的1443例GD患者(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组128例,单纯Graves病组131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整体发病率约8.9%,131Ⅰ治疗后总有效率96.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T4越高、男性患者、年龄越大和病程越长者出现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危险越大,其OR值分别为3.15、2.17、1.71和1.57.结论 131Ⅰ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高FT4水平、男性、年龄大和病程较长是Graves病患者出现甲亢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必要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董延武;颜兵;史育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survivin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肺损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建立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是否存在survivin阳性表达,且在注射内毒素后不同时间点上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与肺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存在survivin阳性表达(P<0.05).注射内毒素2h时,survivn在肺组织中出现表达,6h表达水平达顶峰,之后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survivin在肺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了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佟琳;张标;姚华国;孔小聪;麦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

    目的 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 ×5cm ~7cm×1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术后皮瓣、植皮均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10例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好,无破溃.正常穿鞋行走.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是修复跟后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卢帆;钟雷;蔡震;杜丽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8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 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 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佳功效.

    作者:江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伴视神经及眼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伴眼部病变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32眼伴眶骨骨折、眼球破裂、球后血肿、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损伤等眼外伤患者的外伤发生情况、眼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合并视神经损伤者10例10眼(视神经断裂1例,视神经挫伤9例),占32例眼部损伤的31.25%;视神经损伤10例10眼中有3眼失明,其余7眼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但就诊较及时者预后较好.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诊断治疗中应注意有无眼部损伤,及时请眼科会诊,利于视功能的保护和康复.

    作者:徐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滑动加压鹅头钉(DHS)和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31例,PFNA固定28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负重行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A手术创伤更小,更适用于高龄并伴有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

    作者:肖巍;班开洪;黄敬;蒋笃东;王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程度及主要压力源,为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护理人员通常反映的有关工作压力问题,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我院486例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主要压力源包括工作量太大、经常倒班、职称晋升及深造机会太少、工资及福利待遇偏低以及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应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发挥其潜能.

    作者:杨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棱镜矫正急性共同性内斜视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开车时突然发现双眼复视1周就诊,无眼红眼痛头痛等不适.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VOU 0.1,右眼-2.50DS=0.9,左眼-4.25DS/-1.50DC×170=1.0双眼前后节未见异常.33cm角膜映光法:正位,遮盖去遮盖不动,交替遮盖轻度内到正位,复视像为水平位.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为:右眼-2.25DDS/-0.75DC×75=1.2,左眼-4.00DS-1.75DC×170=1.2,附加底向外13 △-18△复视消失.右眼为优势眼,同视机检查:裸眼融合点+8°,戴镜融合点+9°,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视角+8°,融合范围:-1° ~+19°,立体视觉正常,双眼运动和肌力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经同视机训练半月无缓解,试戴框架镜:右眼-2.25DS/-0.75DC×75BO6.5△ =1.0,左眼-4.00DS/-1.75DC × 170BO6.5△ =1.0后症状缓解,无其他不适后配镜,随访半年无任何不适.

    作者:刘江;曾树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剂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方法 取30%硫酸镁、20%甘露醇、磷酸钠,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肠道准备有效性、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磷酸钠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方面高于硫酸镁、甘露醇组.甘露醇、磷酸钠组患者愿再次服药率高于硫酸镁组,硫酸镁、甘露醇组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磷酸钠组(P<0.05).结论 磷酸盐是更为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剂.

    作者:钟刚;钟利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观察246例,共272只眼.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对于一次性即可冲通者可不行泪道探通术,反之则可立即行泪道探通术,探通后注入眼用透明质酸钠. 结果 246例(260只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59%.结论 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翠蓉;龙北翰;程均;王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科监护室优质护理指征:患儿家长与护理人员观点调查

    目的 调查儿科监护室患儿家长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指征的认知,为优质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优质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对儿科监护室护士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与患儿家长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存在差异,二者既有共同观点,又有各自独特见解.结论 护士对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指征的准确把握是提供优质护理提高家长满意度的前提.

    作者:漆平;徐碧英;凌其英;王青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