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艳;于素静;刘建春;李桂梅;金琪;杜静华;王晓军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常规西药:头孢硫脒抗感染,喜炎平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及痰鸣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咳嗽、气喘及痰鸣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帅粉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良性食管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良性食管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西医)组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中西药结合)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加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乌贼骨、浙贝母,气滞血瘀型加泽兰、香附,肝胃郁热型加黄连、黄芩、山栀子,脾胃虚弱型加白术、砂仁)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治愈率78.13%;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63.33%;总有效率 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治疗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食管溃疡较单独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兰绍阳;陶双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针药组50例口服补气化痰通络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疗法,均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关节运动改善及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针药组患者MAS分级、上肢关节运动改善情况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痉挛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志英;韩淑凯;曹文杰;刘建会;左丽卿;林国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方(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牛膝、仙灵脾、菟丝子、山药、川芎、赤芍、丹参、姜黄、三七粉、莱菔子等)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本病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8 周肝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 8 周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凝血指标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治疗后8 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全部20例患者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补肾,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海生;韩江宏;赵文轩;刘海玲;张瑞娟;王山军;常占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黏度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黏度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有效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于一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复方制剂-五加参冲剂的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为五加参冲剂市场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耐力游泳小鼠为抗疲劳动物模型,通过对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血乳酸(LAC)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测定,检测五加参冲剂(1.8、3.6和7.2g/kg)灌胃给药后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和辅料对照组比较,五加参冲剂各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运动小鼠LAC及BUN 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小鼠肝糖原储备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五加参冲剂可明显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明显地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爱华;张艺芳;杨钧;秦永刚;周新民;何爱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批大黄药材3种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经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药材,其总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合蒽醌含量: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1>熟大黄2,游离蒽醌含量:熟大黄2>熟大黄1>酒大黄>生大黄.结论: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饮片入药.
作者:葛亚宁;魏宝林;董明芝;刘红;单敏;郑方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7例患者加用降糖清脂饮(天花粉、黄芩、郁金、苍术、生地、党参、熟地、黄芪、菟丝子、枸杞子、玄参、肉桂、石斛、五味子、红花、虎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BG、TC、TG、HDL-C、VLDL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FBG、TC、TG、HDL-C、VLDL等指标的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坤玲;李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芪芎健肾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进展.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芪芎健肾颗粒,疗程4~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芎健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对CG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平霞;赵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房及门诊120例72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西药治疗加饮食指导;治疗组86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口服四妙汤加味配合药渣外敷关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44%,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1.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四妙汤加味口服并药渣外敷关节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李贵安;陈鸿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双降汤(黄芪、山药、牛膝、龙骨、代赭石、牡蛎、白芍、槐花、玄参、茯苓、苍术、丹参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治疗组总有效率 9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良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地缓解.
作者:吴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黄糖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量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给予瑞格列奈0.5~2.0mg,1d3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阿托伐他丁钙20mg,1d1次调脂治疗;盐酸贝那普利10mg或氯沙坦钾50mg,1d1次降压治疗(目标血压<130/80mmH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糖肾胶囊6粒,1d2次口服.均治疗两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排泄率)、MALB(尿微量蛋白测定)、24h尿蛋白测定,改善FBG、2hBG、TG、T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糖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糖尿病肾病Ⅳ期)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都增强;康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法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给于温肾健脾方和隔姜灸,对照组给于呋喃妥因,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尿常规、尿培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可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高碧峰;雷根平;李小会;张平侠;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JAK2、P-STAT3在梗塞区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观察P-JAK2、P-STAT3表达水平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P-JAK2以及P-STAT3表达均发生上调,给予P-JAK2抑制剂以及补阳还五汤后,P-JAK2、P-STAT3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神经元凋亡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激活起到减少神经元死亡,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等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凯华;任丁;黄龙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活动的作用.
作者:赵欣;张根印;余红超;何鹏;于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情况.结果:经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明显优于常规的针灸治疗.
作者:宋素艳;于素静;刘建春;李桂梅;金琪;杜静华;王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 8W后,采用舒腕活血汤熏洗腕部,辅以适当功能锻炼,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良率93.75%.结论: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能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赵朝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退黄汤(赤芍、金钱草、茵陈、丹参、白茅根、茯苓、虎杖、郁金、鸡内金、大黄、焦栀子、炙甘草等)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的功效;对本病有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的作用.
作者:石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阿奇霉素,治疗3个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 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针刺治疗痤疮有解毒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皮肤结节的作用.
作者:艾霞;于远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于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