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峰;王军;周丹
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可靠、确切的诊疗手段,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为其基本病机.肾虚则精髓不足、脾虚则脑髓失养,加之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以致清窍失灵.故此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填髓,化痰活血,醒神开窍.益气健脾可生养气血,化痰去湿,补肾填髓则髓海充足,化痰则窍开而神明,活血则脑络通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该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于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医院制剂消喘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探讨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消喘散(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炙甘遂、丁香等组成)于每年初伏、中伏、末伏贴于双侧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穴位,治疗本病500例.结果:总有效率93.2%,圣乔治评分均有所降低.结论:本方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
作者:邢筱华;于文宁;杨露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黄糖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量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给予瑞格列奈0.5~2.0mg,1d3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阿托伐他丁钙20mg,1d1次调脂治疗;盐酸贝那普利10mg或氯沙坦钾50mg,1d1次降压治疗(目标血压<130/80mmH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糖肾胶囊6粒,1d2次口服.均治疗两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排泄率)、MALB(尿微量蛋白测定)、24h尿蛋白测定,改善FBG、2hBG、TG、T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糖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糖尿病肾病Ⅳ期)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都增强;康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建立该制剂中主药丹参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与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均为Kromassil C18 (250mm×4.6mm,5μm),丹酚酸B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芍药苷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丹酚酸B在0.1~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8),芍药苷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丹酚酸B为98.4%(RSD =(1.89%),芍药苷为98.7%(RSD=1.06%).本方法简便,无干扰,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增殖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sA(0.625mg/L,1.25mg/L,2.5mg/L,5.0mg/L,10mg/L,20mg/L)刺激rGMC,并设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4-甲基偶氮四唑蓝(multiply-table tournament,MTT)法检测其对rGMC增殖与毒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sA(2.5~5mg/L)作用48,72h能够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rGMC的增殖(P<0.05或P<0.01),在本实验浓度(0.625~20mg/L)内EsA对rGMC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EsA(2.5~5mg/L)可显著抑制rGMC的増殖;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能是EsA的作用靶细胞.
作者:张祥贵;汤杰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跟骨塌陷性骨折经皮撬拨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1996年10月~2011年10月,对180例跟骨关节内塌陷性骨折,采取骨圆针经皮穿针撬拨,配合手法整复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80例跟骨骨折术后经3个月~18个月随访观察,总优良率93.9%.结论:对涉及跟骨跟距关节塌陷性骨折,进行经皮撬拨配合手法石膏靴外固定使塌陷的关节面整复,跟骨贝累氏角恢复正常角度或近似正常角度;骨折外形恢复解剖位置或近似解剖位置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勇;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双侧血海穴)与拔罐(神)治疗本病37例,观察治疗其疗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4.1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通经活络,息风消疹的功效.
作者:郭小川;刘少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类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清肺止咳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桑白皮、枇杷叶、桔梗、杏仁、浙贝、前胡、栝楼皮、黄芩、生甘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8.3%.结论: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在缓解临床症状,抗炎,促进痰液排出方面有理想的效果.
作者:曹鲁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升降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脾CT值比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 均显著下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均显著改善,肝/脾CT比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肝/脾CT比值,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韩江宏;苏海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复方制剂-五加参冲剂的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为五加参冲剂市场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耐力游泳小鼠为抗疲劳动物模型,通过对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血乳酸(LAC)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测定,检测五加参冲剂(1.8、3.6和7.2g/kg)灌胃给药后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和辅料对照组比较,五加参冲剂各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运动小鼠LAC及BUN 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小鼠肝糖原储备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五加参冲剂可明显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明显地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爱华;张艺芳;杨钧;秦永刚;周新民;何爱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法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给于温肾健脾方和隔姜灸,对照组给于呋喃妥因,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尿常规、尿培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可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高碧峰;雷根平;李小会;张平侠;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采用热敏灸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药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8.5%,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13.3%,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敏灸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热敏灸配合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
作者:喻霜;程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内容、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传承和发扬当代名老中医的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永刚;尤金枝;崔淑兰;鱼富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 8W后,采用舒腕活血汤熏洗腕部,辅以适当功能锻炼,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良率93.75%.结论: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能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赵朝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214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经2种或2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足疗程、足剂量治疗6周仍无效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三环类抗抑郁剂多虑平(对照组)107例,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组)107例进行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末采用HAMD评定药物疗效,用SER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均低于治疗前(P>0.05),副反应量表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与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多虑平疗效相当,但起效较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景致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针药组50例口服补气化痰通络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疗法,均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关节运动改善及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针药组患者MAS分级、上肢关节运动改善情况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痉挛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志英;韩淑凯;曹文杰;刘建会;左丽卿;林国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及低蛋白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蛭元胶囊.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临床症状和特征的改善情况.结果: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显著延缓 CRF 患者肾功能进展.
作者:宋海波;霍小华;荆欣庚;马黎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火罐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加拔火罐疗法对本病90例观察疗效,其中观察对象均经中、西药治疗1周以上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结果:总有效率达95.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风解表,扶正祛邪之功效,明显改善咳嗽症状.
作者:李惠琴;祝惠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秦岭中低海拔(800~1600m)的七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以海拔高度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七药的分布状况.结果:秦岭中低海拔分布的七药资源种类共有20个科39种植物.结论:秦岭中低海拔七药中以毛茛科、兰科种类较多,功效以活血化瘀的为多.
作者:周莉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