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尤金枝;崔淑兰;鱼富丽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退黄汤(赤芍、金钱草、茵陈、丹参、白茅根、茯苓、虎杖、郁金、鸡内金、大黄、焦栀子、炙甘草等)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的功效;对本病有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的作用.
作者:石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黄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方法:采取对地黄的来源、药效分析等的研究,查阅资料地黄具有补血、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药理作用,阐述地黄的药用价值.结果:为地道药材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结论:地黄具有清热滋阴,补血、凉血止血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魏桂芳;刘雪萍;何希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大椎放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 60例予以颈夹脊、风池、天柱、百会、四神聪针刺治疗,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大椎放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大椎放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张振诚;杜社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姚树锦先生,乃全国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陕西省著名老中医.为了充分继承和发扬老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探索其成才之路,笔者对其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献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促进老师学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邵燕燕;王维英;黄伟;杨晓媛;范彩文;曲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泻肝胆、活血止痛之中药外敷.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作者:李雪梅;任继欣;王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服用甘草多糖组患者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讨论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3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且中医证属痰湿犯肺),随机分为A、B两组(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每组18例,服用方法:2粒,每日2次,服用6周,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做各记录1次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B组改善明显,治疗后A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B组;结论: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髋关节滑膜炎患儿24例,口服清热利湿中药制剂配以膝踝套皮牵引制动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法配合患髋关节皮牵引制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田维华;邓攀;张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可靠、确切的诊疗手段,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为其基本病机.肾虚则精髓不足、脾虚则脑髓失养,加之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以致清窍失灵.故此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填髓,化痰活血,醒神开窍.益气健脾可生养气血,化痰去湿,补肾填髓则髓海充足,化痰则窍开而神明,活血则脑络通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该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胎物残留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分娩后胎物残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妇科养荣胶囊(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白芍、香附、益母草等)配合常规注射缩宫素治疗本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缩宫素,连续使用5~7d后B超检测宫内情况.结果:治疗组胎物残留治愈率达86.7%,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养荣胶囊对产后胎物残留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同时对胎物残留清除作用快.
作者:郑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内容、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传承和发扬当代名老中医的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永刚;尤金枝;崔淑兰;鱼富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配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加服消银颗粒(牡丹皮、地黄、赤芍、当归、金银花、苦参、玄参、蝉蜕、牛蒡子、防风、白鲜皮、大青叶、红花),观察用药前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肾虚质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IFN-γ、TNF-α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肾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惊恐方法,建立惊恐致肾虚质的动物模型,研究肾虚质大鼠血清IL-6、IL-10、IFN-γ、TNF-α变化情况及补肾药的干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10、IFN-γ的含量均降低,IL-6、TNF-α含量升高,其中IFN-γ的降低和TNF-α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补肾中药干预后其血清IL-10、IFN-γ的含量均升高,IL-6、TNF-α含量降低,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惊恐致肾虚质的动物模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和操作的可行性.肾虚质大鼠存在着免疫稳态失衡,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IFN-γ、TNF-α的含量变化与肾虚质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孙理军;党照丽;王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只小鼠分为枸杞多糖大剂量组(20mg/kg)、中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与环磷酰胺组(2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对比研究枸杞多糖对移植性肝癌小鼠死亡率,肿瘤体积与肿瘤坏死程度的影响.结果:枸杞多糖不同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分泌有显著性升高(P <0.05),表明枸杞多糖对TNF-α分泌有促进作用,可增强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且枸杞多糖不同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质量降低(P <0.05).同时环磷酰胺组肿瘤体积亦有明显减小,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与枸杞多糖高剂量组相比,基本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枸杞多糖对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枸杞多糖能有效增强宿主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杀伤能力,对小鼠移植性肝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 8W后,采用舒腕活血汤熏洗腕部,辅以适当功能锻炼,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良率93.75%.结论: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能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赵朝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针灸+康复训练组 ),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康复训练由专门康复治疗师进行实施,针灸采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各组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2组疗程为28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8d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2组治疗28d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3.416,P<0.01).其中,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595、10.261,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治疗优势.
作者:姚院芳;高翔;景蓉;李水清;巴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建立该制剂中主药丹参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与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均为Kromassil C18 (250mm×4.6mm,5μm),丹酚酸B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芍药苷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丹酚酸B在0.1~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8),芍药苷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丹酚酸B为98.4%(RSD =(1.89%),芍药苷为98.7%(RSD=1.06%).本方法简便,无干扰,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于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火罐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加拔火罐疗法对本病90例观察疗效,其中观察对象均经中、西药治疗1周以上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结果:总有效率达95.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风解表,扶正祛邪之功效,明显改善咳嗽症状.
作者:李惠琴;祝惠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双侧血海穴)与拔罐(神)治疗本病37例,观察治疗其疗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4.1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通经活络,息风消疹的功效.
作者:郭小川;刘少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外洗方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外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对照组为56.7%,P<0.05.结论:自拟中药外洗方可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感觉异常,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琳钧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