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诚;杜社成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退黄汤(赤芍、金钱草、茵陈、丹参、白茅根、茯苓、虎杖、郁金、鸡内金、大黄、焦栀子、炙甘草等)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瘀的功效;对本病有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促肝细胞生长、预防感染的作用.
作者:石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跟骨塌陷性骨折经皮撬拨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1996年10月~2011年10月,对180例跟骨关节内塌陷性骨折,采取骨圆针经皮穿针撬拨,配合手法整复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80例跟骨骨折术后经3个月~18个月随访观察,总优良率93.9%.结论:对涉及跟骨跟距关节塌陷性骨折,进行经皮撬拨配合手法石膏靴外固定使塌陷的关节面整复,跟骨贝累氏角恢复正常角度或近似正常角度;骨折外形恢复解剖位置或近似解剖位置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勇;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对男科疾病研究的日渐增多,经方的应用亦突显其优势.笔者近年应用经方加味治疗男科疾病,效果满意.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遗精 田某,28岁.2010年5月26日初诊.患者遗精2年,时轻时重.
作者:张金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服用甘草多糖组患者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讨论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3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且中医证属痰湿犯肺),随机分为A、B两组(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每组18例,服用方法:2粒,每日2次,服用6周,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做各记录1次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B组改善明显,治疗后A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B组;结论: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阿奇霉素,治疗3个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 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针刺治疗痤疮有解毒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皮肤结节的作用.
作者:艾霞;于远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类中药配伍治疗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方式,治疗组术后给予疏肝利胆汤(柴胡、虎杖、威灵仙、栀子、鸡内金、生大黄、郁金、枳壳、山楂、金钱草、茵陈蒿)调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所需要麻醉药物剂量,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使用止痛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及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论: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h内需止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麻醉药用剂量更少,患者苏醒更快,术后辅以中药调理,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结石复发.
作者:许一中;王亚俊;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降糖药物等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良性食管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良性食管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西医)组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中西药结合)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加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乌贼骨、浙贝母,气滞血瘀型加泽兰、香附,肝胃郁热型加黄连、黄芩、山栀子,脾胃虚弱型加白术、砂仁)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治愈率78.13%;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63.33%;总有效率 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治疗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食管溃疡较单独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兰绍阳;陶双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青风藤、白芍,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白通痹胶囊中的青藤碱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青藤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31584~1.895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芳;张军茹;郭妮;冯一凡;王卫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黏度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黏度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有效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于一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血糖基础上,肌注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白芍、当归、桂枝等).1个月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60.7%.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升降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脾CT值比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 均显著下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均显著改善,肝/脾CT比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肝/脾CT比值,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韩江宏;苏海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配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加服消银颗粒(牡丹皮、地黄、赤芍、当归、金银花、苦参、玄参、蝉蜕、牛蒡子、防风、白鲜皮、大青叶、红花),观察用药前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原儿茶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1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大鼠MI/R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原儿茶醛组.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于再灌注时给予生理盐水外,原儿茶醛组动物于再灌注时给予原儿茶醛溶液(5,10,20 mg/kg).再灌注结束后,伊文思蓝(Evans Blue,EB)、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etrazolium chloride,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塞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原儿茶醛组大鼠心肌梗塞面积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CK-MB、cTnI 和LDH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儿茶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袁晓峰;王军;周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芪芎健肾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进展.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芪芎健肾颗粒,疗程4~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芎健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对CG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平霞;赵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独立测试、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等因子分值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以上因子分值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董科;田晓;孟晓华;史国辉;朱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针灸+康复训练组 ),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康复训练由专门康复治疗师进行实施,针灸采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各组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2组疗程为28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8d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2组治疗28d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3.416,P<0.01).其中,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595、10.261,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治疗优势.
作者:姚院芳;高翔;景蓉;李水清;巴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可靠、确切的诊疗手段,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为其基本病机.肾虚则精髓不足、脾虚则脑髓失养,加之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以致清窍失灵.故此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填髓,化痰活血,醒神开窍.益气健脾可生养气血,化痰去湿,补肾填髓则髓海充足,化痰则窍开而神明,活血则脑络通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该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秦岭中低海拔(800~1600m)的七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以海拔高度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七药的分布状况.结果:秦岭中低海拔分布的七药资源种类共有20个科39种植物.结论:秦岭中低海拔七药中以毛茛科、兰科种类较多,功效以活血化瘀的为多.
作者:周莉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建立该制剂中主药丹参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与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均为Kromassil C18 (250mm×4.6mm,5μm),丹酚酸B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芍药苷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丹酚酸B在0.1~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8),芍药苷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丹酚酸B为98.4%(RSD =(1.89%),芍药苷为98.7%(RSD=1.06%).本方法简便,无干扰,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