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筱华;于文宁;杨露梅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于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地区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区,民族心律失常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内七家中医医院作为调研单位,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2011年期间在各单位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律失常病例共计831例,填写<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病例资料按地区统计,其中银川地区255例,银南地区270例,银北地区306例;按民族统计,其中汉族440例,回族391例;心律失常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阴亏虚证,水饮凌心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川地区证型以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为主,银南地区证型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银北地区证型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回族地区心律失常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银川地区以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为主,银南地区及银北地区均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
作者:张骞;黄华;杨学信;李志明;刘建平;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黏度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黏度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阴亏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有效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于一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增殖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sA(0.625mg/L,1.25mg/L,2.5mg/L,5.0mg/L,10mg/L,20mg/L)刺激rGMC,并设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4-甲基偶氮四唑蓝(multiply-table tournament,MTT)法检测其对rGMC增殖与毒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sA(2.5~5mg/L)作用48,72h能够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rGMC的增殖(P<0.05或P<0.01),在本实验浓度(0.625~20mg/L)内EsA对rGMC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EsA(2.5~5mg/L)可显著抑制rGMC的増殖;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能是EsA的作用靶细胞.
作者:张祥贵;汤杰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内容、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传承和发扬当代名老中医的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永刚;尤金枝;崔淑兰;鱼富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升降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在保肝、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脾CT值比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 均显著下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均显著改善,肝/脾CT比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升降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肝/脾CT比值,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韩江宏;苏海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复方制剂-五加参冲剂的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为五加参冲剂市场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耐力游泳小鼠为抗疲劳动物模型,通过对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血乳酸(LAC)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测定,检测五加参冲剂(1.8、3.6和7.2g/kg)灌胃给药后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和辅料对照组比较,五加参冲剂各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运动小鼠LAC及BUN 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小鼠肝糖原储备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五加参冲剂可明显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明显地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爱华;张艺芳;杨钧;秦永刚;周新民;何爱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黄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方法:采取对地黄的来源、药效分析等的研究,查阅资料地黄具有补血、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药理作用,阐述地黄的药用价值.结果:为地道药材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结论:地黄具有清热滋阴,补血、凉血止血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魏桂芳;刘雪萍;何希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医院制剂消喘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探讨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消喘散(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炙甘遂、丁香等组成)于每年初伏、中伏、末伏贴于双侧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穴位,治疗本病500例.结果:总有效率93.2%,圣乔治评分均有所降低.结论:本方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
作者:邢筱华;于文宁;杨露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名中医沈舒文教授用消痰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临床经验.方法:跟随沈舒文教授临证学习.结果: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病因病机是以脾胃虚弱为本,血瘀痰凝为标;治疗以通阳化痰,散瘀活络为主,自拟消痰化瘀汤,疗效显著.
作者:赵梅梅;蒋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原儿茶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1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大鼠MI/R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原儿茶醛组.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于再灌注时给予生理盐水外,原儿茶醛组动物于再灌注时给予原儿茶醛溶液(5,10,20 mg/kg).再灌注结束后,伊文思蓝(Evans Blue,EB)、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etrazolium chloride,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塞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原儿茶醛组大鼠心肌梗塞面积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CK-MB、cTnI 和LDH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儿茶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袁晓峰;王军;周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青风藤、白芍,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白通痹胶囊中的青藤碱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青藤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31584~1.895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芳;张军茹;郭妮;冯一凡;王卫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耳穴贴压配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邓喜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活动的作用.
作者:赵欣;张根印;余红超;何鹏;于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情况.结果:经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明显优于常规的针灸治疗.
作者:宋素艳;于素静;刘建春;李桂梅;金琪;杜静华;王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阿奇霉素,治疗3个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 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针刺治疗痤疮有解毒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皮肤结节的作用.
作者:艾霞;于远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髋关节滑膜炎患儿24例,口服清热利湿中药制剂配以膝踝套皮牵引制动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法配合患髋关节皮牵引制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田维华;邓攀;张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常规西药:头孢硫脒抗感染,喜炎平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及痰鸣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咳嗽、气喘及痰鸣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帅粉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服用甘草多糖组患者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讨论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3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且中医证属痰湿犯肺),随机分为A、B两组(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每组18例,服用方法:2粒,每日2次,服用6周,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做各记录1次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B组改善明显,治疗后A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B组;结论: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双降汤(黄芪、山药、牛膝、龙骨、代赭石、牡蛎、白芍、槐花、玄参、茯苓、苍术、丹参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治疗组总有效率 9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良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地缓解.
作者:吴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