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敏性紫癜与呼吸道病毒的关系:病因学的探索

李莎;董丽群;王峥;冯仕品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 过敏性紫癜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40例过敏性紫癜血浆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gM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该40例血液中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抗原,分别比较A组(外周血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与B组(外周血病毒抗原检测阴性),A1组(外周血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肾组织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与A2组(外周血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肾组织中病毒抗原检测阴性)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组副流感病毒的检出率(12/40,30%)高于呼吸道感染组(1/4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5,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的检出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组织,呼吸道病毒抗原13例阳性(13/40,32.5%),其中副流感病毒12例(12/13)(副流感病毒Ⅱ10例,副流感病毒Ⅲ2例),1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在肾小管的荧光强度及密度明显高于肾小球.结论 呼吸道病毒,特别是副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和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30健康人群和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的胰岛素和血脂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 两组的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于健康人群;进一步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和血脂均有明显的升高,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会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精索恶性肿瘤1例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阴囊大伴坠胀感半年于2008年6月23日人院.查体:发育正常,精神好,心肺(一),腹部(一),左侧阴囊上方可触及约7cm×6cm大小的肿物,边缘尚清,质地中等,形态不太规则,光滑无压痛,肿物下方精索血管明显增粗、迂曲,双侧睾丸及附睾正常大小,无结节,双侧腹股沟无肿大的淋巴结,下肢无水肿.B超示:左侧阴囊根部囊实性占位并左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苏新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全麻诱导时丙泊酚的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麻醉医师经验用药、改良OAA/S镇静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3种方法在全麻诱导时对丙泊酚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BIS在指导全麻镇静深度判定方面的价值.方法 90例受试者(ASA Ⅰ~Ⅱ)被随机分入组1(临床经验判定组)、组2(改良OAA/S评分判定组)和组3(BIS值判定组),每组30例.各组受试者均接受咪达唑仑2mg,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铵0.1mg/kg的全麻诱导,同时均以20mg/(kg·h)持续恒速输注丙泊酚.组1根据麻醉医师经验判定丙泊酚输注终点;组2根据改良OAA/S评分.以言语反射消失作为丙泊酚输注终点;组3根据脑电双频指数,以BIS值下降到50作为丙泊酚输注终点.达终点时,分别记录各组丙泊酚诱导总量及插管即刻受试者的BIS值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各组受试者在插管时均未出现麻醉过浅的临床表现.插管即刻各组的BIS值和收缩压均有下降.组1、组2、组3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149.7±10.8)mg、(112.8±10.2)mg、(91.3±11.4)mg,与组1相比,组2、组3的丙泊酚用量分别节省了33%、47%.结论 在全麻诱导中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避免了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使全麻诱导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麦伟良;黄坚;莫家全;张敏森;包广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无痛人流中应用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对比观察异丙酚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08年9月1 日~2009年8月31日的200例剖宫产术后早孕需行无痛人流治疗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在用异丙酚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B组单纯应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长短无明显差别(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松弛率较B组明显提高(P<0.05),A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用异丙酚的基础上用于剖宫产术后无痛人工流产能提高宫颈松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美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引起膈肌痉挛3例

    3例患者,均男性,年龄32、35、36岁.平日身体健康,因发热伴咽痛2~3d到门诊就诊.体检T 38.5~39~C,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平稳,全身无出血点及皮疹;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1例,Ⅱ度肿大2例,且伴较多脓点;颈软,吸气无三凹征,双肺未闻及哕音;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触及肝脾;四肢关节无红肿及活动受限.

    作者:包昌武;耿天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营养干预(适度水解配方奶粉)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适度水解配方奶粉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9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均为纯牛奶奶粉喂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普通牛奶奶粉喂养,同时先给予我院自制的0.05%地塞米松乳膏外搽患处1周后改为我院自制的氧化锌搽剂外搽患处3周;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将普通牛奶奶粉改为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的低敏婴儿牛奶奶粉,共治疗1个月,治疗组要求在1个月后继续坚持低敏奶粉喂养.治疗结束3个月后回访并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回访比较两组痊愈惠儿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部分水解配方奶粉短期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无显著疗效.而长期应用有预防特应性皮炎复发的作用.

    作者:王敏;冉琴;徐海涛;李乐平;蔡文玉;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1%盐酸布替萘芬治疗浅部真茵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真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两周时,体股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96.42%,手足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32%和76.84%,花斑癣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79%和87.18%.疗程结束时,体股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8.81%,手足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9%和85.26%,花斑癣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96.15%.所有患者中局部不良反应率仅为1.16%.结论 1%盐酸布替萘芬治疗浅部真菌病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杜宇;邓茂;许茂;黎昌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肌酶增高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乏力1d于2009年5月11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前1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乏力,不伴饮水呛咳及意识障碍.否认肌肉疼痛及发热.否认胸闷及胸痛.既往有高脂血症史,口服辛伐他汀治疗.

    作者:姚薇;吴婉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阐明腺性膀胱炎的病变性质及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探索经尿道电切术后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经尿道电切及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中长期随访,定期膀胱镜多点活检.结果 63例患者,随访3~62个月,其中3例术后2年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术后2年失访(原因不明),2例粘膜鳞状化,52例未见膀胱新病灶复发.结论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粘膜增生性良性病变,是一种癌前变.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茂均;熊黎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优泌乐与优泌林R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与优泌林R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泵入优泌乐组,n=40)以及对照组(泵入优泌林R组,n=40),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组间血糖、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结果 优泌乐组较优泌林R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血糖达标时平均餐后血糖控制更佳(P<0.05),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小(P<0.01),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更低(P<0.01).两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中,输注优泌乐较优泌林R血糖达标时间更短,餐后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低,低血糖的发生更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缬沙坦联合α-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а-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非ACEI和ARB类降压药;治疗组给予缬沙坦,а-酮酸治疗.测定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的24h尿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残余肾功能、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两组24h尿量、残余肾功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肌酐无显著改变(P>0.05);③12个月后两组24h尿量、残余肾功能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0.01),但对照组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肌酐和血清转铁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缬沙坦联合а-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蒲超;薛痕;杨有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间苯三酚注射液在宫腔镜手术前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在宫腔镜手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98例,随机分为用药组(间苯三酚注射液组)97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问苯三酚注射液80mg;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101例,术前3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起效时间、用药后的宫颈松弛软化程度、手术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①用药起效时间,用药组较对照组短;②宫颈松弛软化程度用药组较对照组好;③手术效果,用药组较对照组好;④不良反应,用药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用药后手术前出血、血压升高等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注射液在促宫颈松弛软化中起效快、松弛度好、手术效果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张凌;冉崇兰;陈红;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产妇中C-反应蛋白(CRP)值、白细胞计数的变化、颈管壁细菌培养或涂片检查,胎膜病理学检查、分析其在胎膜早破并发感染监测中的意义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高敏CRP试制盒,测定胎膜早破孕妇30例,正常孕妇30例,CRP值的高低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 CRP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值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CRP值与白细胞值升高、颈管壁细菌培养或涂片检查阳性者相一致,但比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更快速.CRP值高的孕产妇抗生素使用时间、量明显高于CRP正常者.结论 CRP是目前胎膜早破分娩前早出现感染存在的指标,可及时正规地指导使用抗生素以避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行为改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行为的改变及影响程度.方法 将148例糖尿病患者对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统计,然后针对常见的用药安全问题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安全用药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安全用药和行为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遵医行为、促进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对自身病情进行监测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凤仙;杨绍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治疗的21例25个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膝关节镜下的检查及治疗.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有19例23个关节得到随访,平均26个月(10~60个月).治愈16例,好转3例.结论 关节镜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和病变滑膜切除彻底等优点,是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断和治疗的良好方法.

    作者:杨洪彬;李忠;张忠杰;鲁晓渡;王志;张月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52例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经治疗12h后缓解45例,不缓解者7例,该7例患者经过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均全部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对重症支气管患者尽早应用机械通气,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邓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管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96例,入手术室,完成各项准备后行静脉全麻诱导,插管探条引导直视法置入喉罩,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 93例患者能在此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迭96.7%.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置入双管喉罩,以11~13mmHg压力输注CO2进行人工气腹,加强术中麻醉管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同时亦能达到较好的手术目的.

    作者:李志伟;曹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的诊治现状

    Klipple-Trenaunay Syndrome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包括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简称KTS.

    作者:郅树升;尹乐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非手术治疗与愈后

    目的 研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及愈后情况.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近年来共收治因在院外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而致椎间盘炎、椎管内脓肿伴腰痛明显的患者8例,入院后采用抗生素、卧床等非手术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逐渐消失,椎间隙变窄并趋于融合.椎管内的脓肿亦逐渐吸收.结论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伴发脓肿亦可被吸收.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张勇;胡隽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肠内生态营养对大鼠创伤后影响肠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酌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普通肠内营养组(EN)、肠内免疫营养组(EIN)和肠内生态营养组(EEN).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粘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组小肠粘膜中IgA+、CD3+、CD+、CD8+细胞的数量,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肠内生态营养组术后恢复良好(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的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粘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测量值显示:肠内生态营养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粘膜IgA+、CD3+、CD4+、CD8+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使创伤后Wistar大鼠更好地恢复;各种肠内营养剂,尤其是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和增强Wistar大鼠的小肠免疫功能.

    作者:陈川宁;綦晓龙;徐亮;余利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