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树升;尹乐平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与优泌林R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泵入优泌乐组,n=40)以及对照组(泵入优泌林R组,n=40),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组间血糖、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结果 优泌乐组较优泌林R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血糖达标时平均餐后血糖控制更佳(P<0.05),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小(P<0.01),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更低(P<0.01).两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中,输注优泌乐较优泌林R血糖达标时间更短,餐后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低,低血糖的发生更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96例,入手术室,完成各项准备后行静脉全麻诱导,插管探条引导直视法置入喉罩,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 93例患者能在此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迭96.7%.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置入双管喉罩,以11~13mmHg压力输注CO2进行人工气腹,加强术中麻醉管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同时亦能达到较好的手术目的.
作者:李志伟;曹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三叶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33例肝脏病变采用肝三叶切除术,其中巨大肝癌28例、巨大肝血管瘤2例、肝包虫病2例、肝囊腺瘤1例.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结果 行右三叶切除26例,左三叶切除7例,其中联合胃次全切除3例,横结肠及脾切除各1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者,术中同时行取栓术.累计阻断时间14~47min,平均19min.术中出血400~3200ml不等,平均850ml.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肝癌患者中术后生存超过12个月19例(67.8%),24个月12例(42.8%),30个月9例(32.1%),其余良性病变者均健康生存.结论 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并作好围手术期处理,肝三叶切除术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敏;张伟;程南生;田银生;刘勇;赵剑;李毅;吴涯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及愈后情况.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近年来共收治因在院外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而致椎间盘炎、椎管内脓肿伴腰痛明显的患者8例,入院后采用抗生素、卧床等非手术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逐渐消失,椎间隙变窄并趋于融合.椎管内的脓肿亦逐渐吸收.结论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伴发脓肿亦可被吸收.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张勇;胡隽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经治疗12h后缓解45例,不缓解者7例,该7例患者经过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均全部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对重症支气管患者尽早应用机械通气,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邓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伴远处转移患者接受多次小剂量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常规给予患者每次口服131I 30mCi,两次治疗间隔6个月.根据131I全身显像、血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判断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血常规及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结果 32例甲状腺癌伴远处转移患者治愈21例(65.6%),有效10例(31.3%),无效1例(3.1%);131I治疗后无1例出现血细胞减少,无PTH降低.结论采用131I多次小剂量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汪开明;青春;朱云芝;申泓;吴坚;蒙荣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我院住院的DK或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治疗后观察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到目标值的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尿酮体转阴时间(5.4±2.5)h亦较对照组(8.0±4.1)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0.5±0.5)坎/例]较对照组[(1.6±0.8)次/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
作者:朱乃武;李莎;付徐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酌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普通肠内营养组(EN)、肠内免疫营养组(EIN)和肠内生态营养组(EEN).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粘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组小肠粘膜中IgA+、CD3+、CD+、CD8+细胞的数量,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肠内生态营养组术后恢复良好(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的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粘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测量值显示:肠内生态营养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粘膜IgA+、CD3+、CD4+、CD8+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使创伤后Wistar大鼠更好地恢复;各种肠内营养剂,尤其是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和增强Wistar大鼠的小肠免疫功能.
作者:陈川宁;綦晓龙;徐亮;余利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44例活动期UC患者、23例缓解期UC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PON1、C-反应蛋白(CRP)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及缓解期UC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UC患者组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MDA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r=-0.422,P<0.01).结论 UC患者PON1活性显著降低,增加的氧自由基(OFR)导致致氧化环境可能使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
作者:廖联琼;蒋兴亮;刘素兰;张均;王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全部患者中有手术适应证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连续治疗3~4周后,比较两组神经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耀辉;孙彦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正常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临床病理与预后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尿常规正常的HSP患儿12例做肾组织活检,常规送检光镜、电镜、免疫荧光,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呼吸道病毒,收集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结果 12例患儿均存在肾脏损害,病理分级为Ⅰ-Ⅲa,以Ⅱb多见,肾组织以多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为主,6例肾组织中有病毒抗原.临床以单纯型为主,24h尿蛋白均正常,随访期本组患儿病情无恶化.结论尿常规正常HSP患儿临床以单纯型为主,早期存在肾脏损害,近期预后可能较好,需长期随访.
作者:李莎;董丽群;王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对比观察异丙酚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08年9月1 日~2009年8月31日的200例剖宫产术后早孕需行无痛人流治疗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在用异丙酚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B组单纯应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长短无明显差别(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松弛率较B组明显提高(P<0.05),A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用异丙酚的基础上用于剖宫产术后无痛人工流产能提高宫颈松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美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及手桡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2008年应用鼻烟壶桡动脉穿支皮瓣共修复手腕及手桡侧外伤7例.旋转点设计在腕部鼻烟窝中点,桡骨远段体表投影为轴线,设计皮瓣面积2.0cm×3.5cm~5.0cm×7.0cm.结果 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区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经游离移植中厚皮片后均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手部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 鼻烟窝桡动脉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手部桡侧创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俊波;王亮;罗利达;朱必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联合前列腺素E1脂肪乳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外用康复新液联合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脂肪乳注射液;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足部溃疡局部清创引流、坏死组织清除等治疗.结果 根据症状及溃疡面积判断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1).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前列腺素E1脂肪乳注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钟晓卫;付徐泉;李莎;刘宜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程特点.方法 根据1991~2009年医科院肿瘤医院22例乳腺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诊断乳腺癌时中位年龄43岁,11例患者病理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卵巢转移灶时中位年龄48岁.卵巢转移灶18例由手术确诊,其中7例在行卵巢去势术时发现,72.2%的卵巢转移为双侧.乳腺癌确诊至出现卵巢转移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0个月,原发灶分期和中位间隔时间有相关性.卵巢转移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为24.5个月,确诊乳腺癌到随访期结束中位生存时间为60.3个月.卵巢转移后患者1年总生存率62%,3年生存率27%,5年生存率13.1%.结论 乳腺癌容易发生卵巢转移,转移多发生在双侧卵巢.多数患者发生转移时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卵巢转移前多数患者有其它部位转移.初诊时的年龄、分期与卵巢转移性乳腺癌预后可能相关.
作者:张芷旋;王兴元;邢镨元;王娟;陈闪闪;冯奉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疗程为14d.分别于用药前及给药14d后测定血浆BNP浓度、LVEF(心脏射血分数)、FS(左室短轴缩短率)及CI(心脏指数).结果 治疗组EF、FS、CI改善(P均<0.01),血浆BNP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
作者:张闯;唐雪正;唐发宽;华宁;张同欣;布伦;王佳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盐酸布替萘芬治疗浅部真茵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真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两周时,体股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96.42%,手足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32%和76.84%,花斑癣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79%和87.18%.疗程结束时,体股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8.81%,手足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9%和85.26%,花斑癣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96.15%.所有患者中局部不良反应率仅为1.16%.结论 1%盐酸布替萘芬治疗浅部真菌病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杜宇;邓茂;许茂;黎昌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阴囊大伴坠胀感半年于2008年6月23日人院.查体:发育正常,精神好,心肺(一),腹部(一),左侧阴囊上方可触及约7cm×6cm大小的肿物,边缘尚清,质地中等,形态不太规则,光滑无压痛,肿物下方精索血管明显增粗、迂曲,双侧睾丸及附睾正常大小,无结节,双侧腹股沟无肿大的淋巴结,下肢无水肿.B超示:左侧阴囊根部囊实性占位并左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苏新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标准流程.方法 通过建立大量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归纳总结整个过程中的操作技巧.结果 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将明显提高实验的成功率.通过不断总结优化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模型建立成功率及术后存活率均可达到90%.结论 标准化的手术操作过程可促进成功有效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并确保模型的质量及受体的存活率.
作者:牟艳;杨洪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Klipple-Trenaunay Syndrome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包括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简称KTS.
作者:郅树升;尹乐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