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头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曾振东;刘坤;王少新;陈建超

关键词:平阳霉素, 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摘要: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头颈部大囊性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头颈部大囊性淋巴管畸形患者予以平阳霉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本组患者12~36个月:102例治疗后达治愈标准,24例达好转标准,有效率100%.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胸前径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入路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切开手术的优势.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0月,行甲状腺良性肿物手术120例,其中腔镜手术59例,传统开放手术6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切口美容评分、并发症、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出血、声嘶、低血钙等并发症.腔镜组出现声音嘶哑1例,出现胸骨前皮下血肿2例.传统组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血症1例.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失血量少(P=0.000),疼痛轻(P=0.000),切口美容满意度高(P=0.000),引流量少(P=0.000),住院时间短(P=0.000),但手术时间长(P=0.000).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10个月,传统组复发2例.结论 经胸前径路内镜甲状腺手术兼有美容与微创两大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建;陈晓理;刘彦;周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优泌乐与优泌林R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与优泌林R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泵入优泌乐组,n=40)以及对照组(泵入优泌林R组,n=40),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组间血糖、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结果 优泌乐组较优泌林R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血糖达标时平均餐后血糖控制更佳(P<0.05),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小(P<0.01),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更低(P<0.01).两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中,输注优泌乐较优泌林R血糖达标时间更短,餐后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低,低血糖的发生更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肠间质细胞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工人.因反复便血头昏乏力5年,急性发作1d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失血性贫血收入内科.患者5年来反复多次出现便血,头昏乏力症状,均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症状暂时有所缓解.本次出现大量便血时,才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失血性贫血,病因仍不明确.

    作者:林大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在本医院建卡且符合入选条件的初孕妇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观察对象各110例,干预组采用孕期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卫生宣教对其进行产前保健;所有研究对象在建卡时进行一次基本资料收集,在产褥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末线资料收集,通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的作用,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评价干预措施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面的效果.结果 建卡时SDS评分.干预组(33.46±8.45),对照组(34.15±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抑郁症发生率对照组12.73%,干预组3.19%,明显降低(P<0.05),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8.17%,对照组20.00%,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产前程序化的健康教育对改善产后抑郁情绪及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的发生可产生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提倡应用.

    作者:罗晓红;张玫琍;吕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5组:Ⅰ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Ⅱ组:昂丹司琼4mg;Ⅲ组: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Ⅳ组:昂丹司琼8mg;Ⅴ组:昂丹司琼4mg+胆囊切除后昂丹司琼4mg,记录术后6、12、24h患者的PONV程度.结果 与Ⅰ组相比,其余4组24h内PONV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Ⅲ组的发生率低于Ⅱ、Ⅳ、Ⅴ组(P<0.05);Ⅱ组与Ⅳ、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方案预防PONV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费用低.

    作者:先德飞;笪庆;郑膨;林云才;张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彝族地区350例结核性胸腹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地区结核性胸腹腔积液的发病情况,寻找降低发病率和预防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2年内)我院收治的350例结核性胸腹腔积液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除直接由结核杆菌引起外,多数伴发基础疾病,其中以吸毒后感染HIV,HCV、甲肝、乙肝、贫血、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多见.结论 民族地区结核病发病率高,多浆膜腔积液常见,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单纯抗结核治疗及常规疗程已不足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鄢兴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170平均光密度值的表达

    目的 探讨P-gp17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gp170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复发的移行细胞癌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初发膀胱移行细胞(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gp17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特别在复发性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移行细胞癌化疗耐药性、发生及发展有关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克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建立的操作流程

    目的 建立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标准流程.方法 通过建立大量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归纳总结整个过程中的操作技巧.结果 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将明显提高实验的成功率.通过不断总结优化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模型建立成功率及术后存活率均可达到90%.结论 标准化的手术操作过程可促进成功有效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并确保模型的质量及受体的存活率.

    作者:牟艳;杨洪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浆对氧磷酯酶1活性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44例活动期UC患者、23例缓解期UC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PON1、C-反应蛋白(CRP)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及缓解期UC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UC患者组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MDA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r=-0.422,P<0.01).结论 UC患者PON1活性显著降低,增加的氧自由基(OFR)导致致氧化环境可能使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

    作者:廖联琼;蒋兴亮;刘素兰;张均;王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3种喂养方式对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对比不同喂养方式超重及肥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我院建卡的婴儿,定期(3、6、9、12个月)测量其体格生长指标并按照WHO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比较3组婴儿体格生长情况、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串;以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结果 男童在3、9、12个月龄体重以人工喂养组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龄组以母乳喂养组为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P<0.05);女童在各年龄组体重均以人工喂养组重,在9、12个月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1、6.39,P<0.05).超重的发生率在3个月龄为母乳喂养组高,6个月龄以部分母乳喂养组高,9个月龄后以人工喂养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的总体发生率除6个月龄以外,均是人工喂养组高,在9、12个月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喂养儿肥胖及超重总体发生率高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母乳喂养可能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潜在作用.

    作者:李薇;吴康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服不同剂量琼脂加蓝光治疗对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患儿口服不同剂量琼脂加蓝光治疗与单纯蓝光治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方法 165例新生儿黄疸惠儿分为观察Ⅰ组、现察Ⅱ组、对照组.观察Ⅰ组口服琼脂250mg(kg·次),1次/6h,观察Ⅱ组口服琼脂500rag/(kg·次),1次/6h,两组均加蓝光治疗8h/d;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8h/d.比较两观察组之间以及两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问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影响变化.结果 两个观察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血清TBIL、IBIL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患儿的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观察组患儿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琼脂加蓝光治疗对于降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但是两个观察组患儿TBIL、DBIL、IBIL的下降幅度没有显著差异.口服琼脂安全、方便,经济、有效,推荐采用琼脂剂量为250mg/(kg·次),1次/6h,能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较好效果.

    作者:刘昌桃;张惠英;陈兴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肌酶增高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乏力1d于2009年5月11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前1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乏力,不伴饮水呛咳及意识障碍.否认肌肉疼痛及发热.否认胸闷及胸痛.既往有高脂血症史,口服辛伐他汀治疗.

    作者:姚薇;吴婉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对于注射吸毒导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5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17例注射吸毒导致的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血管处理的方法有:8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4例自体大隐静脉原位转流,1例动脉修补,4例股动脉结扎.结果 17例中有l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动脉吻合口痿,再次手术修复吻合口成功.术后随访15例:人工血管阻塞2例,其中有1例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动脉结扎的病例有1例手术后2月出现下肢坏死而截肢.至少6例在术后出现毒品复吸.结论 注射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处理须依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而定,总体疗效满意.

    作者:戴毅;赵国刚;孟敏;陈辉;武国;陈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室出血后延期性脑积水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延期性脑积水的临床分析.方法将45例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持续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隙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B组19例行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延期性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延期脑积水3例(11%),B组为8例(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4.02,P<0.05).结论 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如果达到一侧侧脑室血肿量超过半个脑室,第三、四脑室、导水管积血,对侧侧脑室后角积血的其中之一,即为手术指征.

    作者:朱成明;王贵富;褚先秋;张德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无痛人流中应用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对比观察异丙酚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08年9月1 日~2009年8月31日的200例剖宫产术后早孕需行无痛人流治疗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在用异丙酚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B组单纯应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长短无明显差别(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松弛率较B组明显提高(P<0.05),A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用异丙酚的基础上用于剖宫产术后无痛人工流产能提高宫颈松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美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缬沙坦联合α-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а-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非ACEI和ARB类降压药;治疗组给予缬沙坦,а-酮酸治疗.测定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的24h尿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残余肾功能、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两组24h尿量、残余肾功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肌酐无显著改变(P>0.05);③12个月后两组24h尿量、残余肾功能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0.01),但对照组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肌酐和血清转铁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缬沙坦联合а-酮酸对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蒲超;薛痕;杨有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全部患者中有手术适应证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连续治疗3~4周后,比较两组神经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耀辉;孙彦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讨提高特殊性断肢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及功能恢复

    目的 探讨提高特殊性断肢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及功能恢复,以便更好的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8年7月特殊类型的断肢断指开展再植手术的124例患者资料,研究其再植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特殊性断肢成活率92.31%.特殊性断指成活率92.86%.大部分患者经晚期功能重建手术治疗及功能恢复训练后,生活可自理.结论 探索出在特殊性断肢断指再植术中各种组织修复方法以及术后康复与功能重建,对临床治疗有很大意义.

    作者:宋利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52例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经治疗12h后缓解45例,不缓解者7例,该7例患者经过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均全部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对重症支气管患者尽早应用机械通气,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邓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返流患者右心功能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定右心室Tei指数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返流患者的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23例无明显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合并肺动脉返流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TDI检查,测量计算Tei指数,同时测量血浆BNP水平.结果 与对照纽比较,肺动脉返流患者TDI测值Sa、Ea、Aa、射血时间(E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IRT、ICT、Tei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Tei指数与血浆BNP测值呈正相关(r=0.62,P=0.001).结论 Tei指数可能用于早期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返流患者的右心功能受损.

    作者:王朝晖;薛丽容;熊凤鸣;陈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