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胜祥
目的 观察中药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两组均以尼群地平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组加用川芎钩藤方(川芎、钩藤、决明子、桑寄生、泽泻、白术、丹参等).结果 治疗组降压效果与对照组相似,但随访1年的血压复升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类中药与尼群地平舍用降压疗效显著,并能长期稳定血压,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唐平;刘建敏;温天明;茅敏;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发生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术中仔细检查,术后临床表现、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检查.结论 术中良好的暴露,在确认三管关系后切断胆囊管,胆囊切除后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检查切除胆囊有无异常管道,是预防和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再决定手术时机及方法.
作者:高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灌注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将顺铂(DDP)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治疗,每周2次.结果 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CR+PR)为85%,不良反应轻,主要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和一过性发热胸痛.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腔内给药不良反应低,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萍;王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收治的32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发病集中在4~5月份,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6.87%,热峰高于39℃20例(62.5%),皮疹出现率100%,且退疹后都留有色素沉着,并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5例(46.87%).结论 可能与接种麻疹疫苗抗体滴度下降或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临床特征具有较重的病毒血症以及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杨翠;何小凤;杨延丽;邱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作者:邓利华;夏绩朴;李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1990~2006年作脾切除术128例,多数为单纯脾破裂,部分为多发伤,少数为病脾,对手术和特殊意外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华;郭忠;阮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由Rich在1957年首先描述,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点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同时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突的消失.3.6%的终末期肾病(ESRD)由此类型发展而来[1].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8年收治的3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B超和胃镜分别诊断1例,余患者均为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1例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 术前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困难,术中探查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时起重要作用.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支持治疗是预防十二指肠漏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许建;俞小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部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提高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1296例胸部创伤及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它外伤的住院治疗伤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伤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治愈1271例(98.07%),死亡25例(1.93%).结论 患者早期死亡原因为创伤性休克及大失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主要死亡原因,还需重视肺挫伤的治疗.重伤或者心脏、大血管操作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急救措施.
作者:甘崇志;刘胜中;耕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异舒洁与降纤酶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异舒洁与降纤酶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单用异舒洁).两组均常规使用ACEI、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两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异舒洁与降纤酶联合治疗冠心病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率均高于单用异舒洁组.结论 异舒洁与降纤酶联合应用,能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灌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昭华;钟远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胆管镜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8年6月胆管镜518例606例次的病例.结果 518例中临床疑为胆管结石500例,胆管镜证实349例,符合率69.8%.取石成功率97.13%(339/349).结石取净率79.08%(276/34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96.95%(159/164),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63.24%(117/185).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胆管出血5例,高热伴黄疸1例,瘘道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假道形成2例,均经处理治愈.结论 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的胆管镜诊治水平,笔者认为应注意几个方面:①胆管术中和术后使用胆管镜应列为常规;②必须掌握取石困难的胆管镜操作技巧;③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④手术与胆管镜的相互配合等.
作者:黄德全;胡先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股骨、胫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6~20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13.2个月,除l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改为外固定支架外,其余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无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锁定钢板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叶永杰;康小平;罗斌;阳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 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半定量培养的阳性概率为0.090(56/622),其中≥50岁组为0.175(41/234);均为念珠菌;教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培阳率为0.972(700/720),其中≥50岁组为0.976(638/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0、0.926、0.996、0.943、0.882、10.8、0.031,≥50岁组分别为0.976、0.825、0.940、0.923、0.936、0.801、5.577、0.029;总体与≥50岁组比较,其灵敏度χ2为0.149,P>0.5;特异度χ2为10.314,P<0.01.结论 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略低,若同时进行特异度高的其它检验(譬如直接涂片检查等),将更有价值;若从自然咳出的痰液中检出非念球菌真菌,则有感染菌的可能;若数量大于少量,则意义更大;≥50岁组存在较高的真茼感染风险性;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键;杨肇立;李俊如;胡馥生;周文;陈旭;任萍;黄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CA19-9的相关性和SAA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纳入结直肠癌患者41例,测定术前SAA、CRP、CEA和CA19-9水平,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AA和CRP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0.以诊断有转移的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为目标,建立SAA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z=0.831.以SAA=4.045mg/L为临界点,得到SAA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6.2%.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的SAA和CRP水平高度相关,说明肿瘤转移与炎症反应有关联.SAA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术前分期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晓东;邓磊;吕东昊;李耀华;高命;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咳痰6d,右眼胀痛伴头痛1d收入眼科住院.入院查体:T 38.8℃,P 96次/min,R 20次/min,BP 130/85mmHg.急性病容,烦燥,意识模糊,右眼肿胀,前房积脓,瞳孔区脓性分泌物,右眼视力眼前手动,颈阻(+),口唇疱疹,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96次/min,心尖区三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克氏征阳性.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脑电图:中重度损害.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双侧心缘圆隆,尿常规:蛋白(+),余(-),肝功:ALT 30U/L,AST98U/L,TB29.3μmol/L.DB 10.9μmol/L,PT 13.8s,血常规:WBC11.7×109/L.N,0.849,Hb 114g/t,TLP 111×109/L.
作者: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反映血压波动程度的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颈动脉正常组(CAN组)44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50例,对两组的动态血压曲线SI进行比较.结果 CAS组24h收缩压SI(24hSLS)、24h舒张压sI(24hSID)、夜间收缩压SI(nSIS)、夜间舒张压SI(fISID)明显低于CAN纽.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4hSIS、nSIS、nSI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SI作为一种反映血压波动的监测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血压的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粱超;林文果;刘丽;何江;雷开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所处理2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中,再次手术22例,非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3例,存活23例,死亡2例.结论 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术中注意对出血责任动脉牢靠地电凝止血可减少再出血,及时手术可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杨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顺铂给药的消化道反应与有关资料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晚期姑息治疗原则,含顺铂方案的86例共14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70mg/m2计算出周期顺铂总量,首剂均为20mg,静脉遮光滴注.第2天用量根据当日晨消化道反应决定用量.无反应或Ⅰ消化道反应加倍顺铂量为40mg.逐日递加至60mg/d为限.每日常规给予胃复安10mg或格拉斯琼3mg预处理.结果 140个周期含顺铂方案消化道反应为55%(77/140),与有关报道>90%明显下降.表明个体顺铂给药患者消化道反应具有较好耐受性,提高了治疗期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泉;胡月珍;张再军;杨华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鳊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作者: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的临床、脑脊液及MRI表现的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8年3月间确诊的18例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随机抽取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体温、颅压、脑脊液、糖、蛋白质、氯化物、白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以下肢瘫痪、麻痹、神经源性尿储留及神经根性疼痛为常见临床表现;脑脊凌蛋白明显高于单纯性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颅压(P<0.01)及脑脊液氯化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颅压降低是该病的主要特点,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安慧茹;王仲元;刘琳;李净;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