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5例地震伤员围术期容量治疗的分析

叶占勇;白树荣;徐贵森;代雪梅

关键词:地震伤员, 容量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围术期容量治疗的方案.方法 165例地震伤员根据病情分别应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进行容量治疗.结果 165例伤员经积极的容量治疗,围术期血压、脉搏平稳.结论 地震伤员的围术期容量治疗应采取积极、全面的容量治疗.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破裂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成功38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3例系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生大出血而手术):脾修补术32例,脾部分切除术23例,全脾切除术63例(其中自体脾组织移植26例),无死亡患者.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深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肾内科采用3种方法 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78例患者.结果 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6例(3.4%),皮下血肿8例(4.5%),穿刺部位渗血2例(1.1%).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22例(12.4%),导管栓塞7例(3.9),导管意外脱落3例(1.7%),血流量不足(血流<180ml/min)21例(11.8%).结论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志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Luna Prodigy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健康体检的绝经前女性22例、绝经后女性62例进行腰椎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 ①绝经前组股骨各部位、腰椎(L1~L4)和全身BMD,以及全身和躯干肌肉显著高于绝经后组(P<0.05,或P<0.01);②绝经前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肌肉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身体成分与腰椎和股骨BMD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绝经后组全身和躯干的脂肪、肌肉分别与L3、L4、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和全身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全身脂肪、肌肉,躯干脂肪分别与L1、L2和股骨颈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干肌肉与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大腿成份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绝经前女性全身BMD与肌肉成分密切相关.绝经后女性全身和躯干脂肪、肌肉与腰椎、股骨和全身BMD密切相关,但脂肪成分似乎更明显.

    作者:游志清;万勇;郎红梅;付静;程莹;郝新忠;邢军;叶兴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ECOPD患者有创呼吸支持时机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支持的适宜时机.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1日~2008年3月1日收治于ICU的AECOPD伴呼吸衰竭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依据A、B两组不同的有创呼吸支持时机进行有创呼吸支持,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结果 ,观察不同时机下有创呼吸与治疗结果 的关系.结果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有创呼吸支持时机,将会引起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惠者,适当的较早有创呼吸支持,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应宏;雷霆;张海瑛;臧泽林;尚娟;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铝碳酸镁、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克拉霉素;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克拉霉素,共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27例(79.4%),部分缓解6例(17.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97.1%.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4.7%),部分缓解21例(61.8%),无效8例(23.5%),总有效率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酌情选用.

    作者:杜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AutoCyte PREP检查结果875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宫颈超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AutoCyte PREP,LCT)检查结果 的分析,探讨宫颈阴道细胞学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2月间我院开展的8750例宫颈LCT检查结果 ,细胞学诊断按TBS标准.将LCT细胞学异常结果 与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结果 相比较.结果 8750例LCT检查结果 中,发现异常涂片766例,其中,LSIL占1.074%,HSIL 0.480%,宫颈鳞癌0.0457%,宫颈腺癌0.00%.AScUS 6.800%,ASCH 0.194%及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US)0.160%.LCT结果 为KSIL、HSIL和SCC的140例患者与活检结果 的总诊断符合率为78.571%.其中LSIL诊断符合率为75.596%,HSIL诊断符合率为80.952%,SCC诊断符合率为100%,3组间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076).结果 表明病变程度越高,LCT的TBS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也越一致的现象.结论 AutoCyte PREP提高了各种宫颈细胞学疾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

    作者:杨鸿;黄勇;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低浓度国产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探讨国产罗哌卡因低有效浓度.方法 自愿要求分娩镇痛产妇90例,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随机分为3组:A组(n=30):0.1%国产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4μg/ml组(n=30):0.074%国产罗哌卡因加0.4g/ml舒芬太尼,C组(n=30):0.1%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加舒芬太尼0.4μg/ml.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施行分娩镇痛,记录产妇HR、BP、RR、SpO2;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0~10分,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极度痛,<3分优、3~4分为良、5分为差、>5分为失败;运动神经阻滞采用改良Br~moge评分,新生儿采用Apgar评分.结果 3组产妇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问无差异(P>0.05).结论 0.074%罗哌卡因配伍0.4μg/ml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王跃斌;张立君;刘晓薇;蔡春梅;张世彬;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8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临床实际效义分析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临床实际效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58例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并有完整的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42例(72.4%),冠脉造影阴性8例,管壁不光滑2例,大致正常3例,未见明显狭窄1例,心肌桥2例.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患者中冠脉造影结果 阳性率较高(72.4%),对于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患者应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石亚君;帅莉;秦广民;卢喜烈;王晋丽;徐勇;刘洪斌;陈韵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麻醉对去大脑大鼠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产生的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麻醉对颈内动脉注射辣椒素引发的呼吸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麻醉和无麻醉两组,在去大脑前给予戊巴比妥钠,分别在去大脑后20min和4h经颈总动脉注射CAP,并监测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分钟通气量(VE)、呼气时间(TE)、平均动脉压(MAJ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注射CAP后,两组大鼠均产生了呼气时间的延长即呼吸暂停,麻醉组大鼠的呼气时间延长几乎是无麻醉组的1倍(P<0.05),VE也低于无麻醉大鼠;CAP使两组动物的MABP均升高,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大脑增加大鼠的VT,从而使VE增加.结论 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引发的呼吸暂停不依赖麻醉,但能被麻醉强化.

    作者:王茂华;孙明洁;王儒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和总结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滤网型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结果 18例全部技术成功,共放置支架21枚,脑保护装置全部收回,颈动脉病变残余狭窄≤20%,临床症状消失.术中4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无死亡及症状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发生.结论 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黄海东;赵凯;屈延;顾建文;杨涛;林龙;虞俊;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简称口服组)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冉建平;米绪华;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min步行试验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采用6min步行试验,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3-4例CHF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6min步行试验(6-MWT),于运动前后采取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量血清IL-10和TNF-α的浓度.结果 CHF组基础状态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L-10水平和6min步行距离(6-MWTO)均低于对照组,但IL-10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前相比,对照组运动后即刻TNF-α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IL-10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CHF组TNF-α水平运动后即刻呈明显升高(P<0.01),而IL-10水平运动后即刻并无显著意义的升高(P>0.05).结论 CHF患者较正常人运动耐量下降,一次6min步行运动使CHF患者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增加,抗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增加,从而加重了细胞因子之间的网络调控紊乱.

    作者:欧阳迎春;王艳;刘应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丙戊酸钠个体化剂量治疗儿童癫痫历史性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历史性对照研究的方法 ,探讨丙戊酸钠个体化治疗儿童癫痫的优越性.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新诊断为癫痫并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个体化剂量治疗,并与2002~2003年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丙戊酸钠个体化给药治疗癫痫达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低,但癫痫发作控制率较经验性用药时高;相同剂量给药,不同个体达稳态血药浓度不同.结论 丙戊酸钠在小儿体内代谢中个体差异大,因而提倡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儿时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在药物浓度的监测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周文智;陈会;钟佑泉;吴惧;吴梅;胡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NCA相关血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56例确诊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检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症状34例;肾脏损害42例;21例出现皮肤损伤;28例有骨关节肌肉病变;消化道症状16例;11例出现神经病变;5例视力下降,6例听力下降.心脏亦可累及.48/50例ANCA阳性.有32例活检病理支持诊断.所有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 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累及呼吸系统、肾脏、骨关节肌肉及皮肤粘膜.ANCA及病理活检有助于本病诊断.糖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作者:龙武彬;吴晓丹;刘建;朱静;周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两种疗法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依据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接纳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五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用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五联疗法治疗效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效果.结论 五联方法 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值得推荐.

    作者:冯盛才;郭夕珍;黄德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害与血小板参数关系的初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本文通过对69例HFRS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以探讨HFRS患者肾损害与血小板参数间的关系,为HFRS病情的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作者:程小云;胡明;谢天琼;朱小玲;谭欣;龚文斌;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的胃粘膜改变

    目的 观察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胃粘膜细微结构变化.方法 对112例具有不同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完成普通内镜检查后,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胃窦胃小凹形态和胃体集合小静脉进行观察,并在所观察部位活检做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分为规则型(R)、不规则型(I)和消失型(D),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8.9%、64.3%和69.1%,其中D型和I型的幽门螺杆茵感染率明显高于R型(P<0.01).幽门螺杆茵只发生在胃小凹的B、C、D 3型中,其幽门螺杆茵的感染率分别为25.0%、67.6%和33.3%,C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B型和D型(P<0.05).结论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幽门螺杆茵感染的胃粘膜表现为集合小静脉模糊、混乱或消失,胃小凹稀疏、粗大、开口扩张发红.

    作者:李易;韩盛玺;刘晓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6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1~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或鼻胆管引流等治疗.结果 经内镜治疗后32例(50.7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5d缓解;31例(49.21%)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3例死亡(4.76%).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少量出血,经简单治疗止血外,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症状体征缓解、血常规、淀粉酶、血生化正常及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更低.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等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于澜;姚欣敏;胡先典;刘展;江山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64例

    室性早搏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尽管许多人通常无症状.但在冠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病理频发的室性早搏临床症状较重,严重者可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猝死.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中成药,治疗病理性早搏,不良反应少,适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2006年1月~2008年8月,笔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来院就诊的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4例进行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误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误区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社区就诊的85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进行调查后,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误区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纠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提高用药依从性,可以帮助患者更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作者:曹丽;陈涪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