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志惠;潘辅全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血脂和纤维蛋白的影响.方法 41例(52眼)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前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同时设33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相比TC、Fg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TG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30d后,TC、Fg有明显降低(P<0.05),TG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能降低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TC、TG和Fg的作用.
作者:李桂生;祝云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取得在疗效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的效果.方法 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100mg/m2 静脉滴注,2h,dl:亚叶酸钙(LV)400mg/m2,静脉滴注,2h,dl;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注推注,dl;后24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6h;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6.3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4.89%,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7.07%,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2.44%,但患者一般都能耐受.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婴儿川崎病患儿74例,并对CAL组及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4例婴儿川崎病中并发CAL 36例(48.6%).有关因素分析显示:①发热天数:热程≥10d与<10d相比CAL发生率显著增高(χ2=7.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AL组血红蛋白(Hb)较NCAL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1);③CAL组C-反应蛋白(CRP)较NCAL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01).结论 婴儿川崎病CAL发生率高,CAL与热程、Hb、CRP有明显相关性.凡热程≥10d、Hb降低、CRP显著增高(≥100mg/L)的婴儿川崎病均应给予足够重视,高度警惕CAL发生.
作者:史宏;徐鸣;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将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组,68例)与气管插管全麻组(G组,46例),观察了患者术中心率、血压、SpO2、PaCO2变化.结果 C组术中心率、血压、SpO2波动明显;PaCO2明显高于G组.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 均能完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但气管插管静脉吸入麻醉更为适宜.
作者:李放;郑延强;屈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我科自1997年7月~2006年7月对收治的15例经MRI证实的Cld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实施了后颅窝减压、小脑延髓池扩大成形加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术后均得到随访,其中12例复查头颈部MRI.结果 按Tator标准进行评定,优9例,良5例,差1例,有效率为93.3%,无手术死亡者.结论 MRI是Chir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理想、可靠的检查方法 .后颅窝减压,小脑延髓池扩大成形加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是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作者:蔡洪;王星;刘谊;陈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47例肺大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MAT)手术,并进行疗效比例.结果 VATS组术后有5例发生漏气,随访1年复发3例.VMAT组6例发生术后漏气,随访1年复发2例.VATS组手术时间(1.6±0.6)h,术中出血量(70±15)ml,胸腔引流量(240±70)ml,VMAT组手术时间(1.0±0.4)h,胸腔引流量(210±80)ml.VATS组哌替啶总用量为(110.56±28.37)mg,VMAT组为(121.38±31.30)mg.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肺不张)发生率,VATS组4例,VMAT组6例.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差异.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等同于VATS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美观度恢复快的优点,且可以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蒋豪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处理方法 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9年2月行胃癌根治术中发生脾损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再出血、膈下感染、吻合口瘘、休克等并发症.全部均痊愈出院.8例得到随访.结论 术中脾损伤的发现及时处理对于手术成功相当重要,应引起术者的重视.
作者:陈育民;黄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和CT是脾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主要方法 .69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49例,恶性20例.手术治疗48例,其中脾切除38例,脾切除加胰尾切除2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切除加脾窝引流4例,单纯脾囊肿去顶减压1例.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另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脾窝脓肿,感染严重,被迫再次开腹行脓肿引流术,其余良性病变经手术治疗后效果好:恶性病变术后效果差.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占住性病变的主要手段.脾占位性病变良性多见,恶性少见:脾完整切除对成年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良性预后好,恶性预后差;对儿童青少年良性病变,脾部分切除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作者:赵东;程南生;熊先泽;吴良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糖调节受损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体检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03±1.11)mmol/L,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均为3.2%且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调节受损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 空腹糖调节受损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密切相关,早期定期体检发现空腹糖调节受损有助于相关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陈永宏;周建中;龚涛;杨松;张铁须;鲁力;杭丽玮;王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坤灵丸对子宫内膜生长的影响.方法 55例20~43岁妇女,连续2周期排卵日B超提示内膜<7mm,检测子宫内膜、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对照组月经周期第3日使用戊酸雌二醇至排卵日,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治疗组系同一患者于下一月经周期第3日至排卵日给予戊酸雌二醇及坤灵丸,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结果 治疗组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获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坤灵丸可改善子宫内膜血供,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江庆霖;周瑞年;李玮;林锦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脉康胶囊与针灸配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血脉康胶囊配合针灸针刺风池、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针剂3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 以益气活血,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增强微循环血液灌注为治则,本文提示血脉康胶囊与针灸结合是治疗中风后偏瘫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作者:唐平;刘建敏;温天明;陈越峰;毛敏;饶萍;唐宇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方面的体会与经验.方法 本组患者共15例,共18个功能部位Ⅲ°烧伤创面,采用早期手术切痂,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15例18个部位全部成活,植皮区外观平整,柔软度和弹性较好,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无瘢痕.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可替代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
作者:向小燕;周国富;吕志敏;陈朗;师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瓣膜病发病情况和诊断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临床体征及X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告,确诊心瓣膜病41例.结果 老年心瓣膜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年龄越大并发症、合并症越多,病情越严重.结论 老年心瓣膜病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及早正确诊断,规范治疗,能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冯峰;马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射野验证片在精确放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加速器治疗机上的拍摄验证片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射野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图比较.结果 验证片与射野的DRR图吻合度为96%.结论 人为误差、患者的器官运动及体重变化是精确放疗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作者:肖贵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对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冠外附着体义齿两种修复方式的主观评价.方法 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每个患者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 在咀嚼功能、固位稳定和美观方面,附着体义齿明显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发音和舒适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取戴方面传统卡环可摘局部义齿明显优于精密附着体义齿.结论 对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牟雁东;张红梅;杨小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了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我病区10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3.3%,有效率61.1%,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率29.6%,有效率63%,总有效率92.6%;两组疗效相当(χ2=0.216,P>0.05).治疗组EF(心脏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6,P<0.01).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加EF值,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明;闫莉;喻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13例高龄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探寻相关护理管理对策,达到有效防范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 .方法 收集本病区近3年来收治的发生于院内院外的跌倒患者,进行跌倒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众多,原因复杂,防范困难,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但跌倒仍然是可以防范的.我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不足3%,远远低于文献报道20%的发生率.结论 只有加强管理,积极动员医、护、患、陪、保洁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到跌倒的防范工作中来,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李甦;张钦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小肠肠内容物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6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肠道准备组和禁食组.肠道准备组在检查前使用硫酸铗法(70%MgSO470ml)进行肠道清洁并服用二甲基硅油2ml,禁食组只在检查前禁食8h.对小肠内气泡量、肠液量及清洁度、观察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肠道清洁后,小肠内气泡的形成与小肠观察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对肠液量和清洁度无明显的影响(P>0.05).禁食状态下,肠道内气泡量和肠液清洁度是胶囊内镜对小肠观察效果的独立影响因子;肠道清洁处理后,肠液清洁度和肠液量则为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不同肠道准备状态下,各因素对胶囊内镜的观察效果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改善肠液清洁度是提高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孝;张子其;张钰;张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7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
作者:李本海;何启明;陈传刚;明孟林;周义建;石平川;廖伯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