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燕;周国富;吕志敏;陈朗;师军
目的 为了提高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疗效,总结27例常温体外循环下闭合成人动脉导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包内游离阻断动脉导管,再切开肺动脉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动脉导管内口.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气栓、大出血、动脉导管再通,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成人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安全,疗效确切,适合各种类型成人动脉导管的治疗.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洪谰;郭向东;赵长明;薛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瓣膜病发病情况和诊断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临床体征及X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告,确诊心瓣膜病41例.结果 老年心瓣膜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年龄越大并发症、合并症越多,病情越严重.结论 老年心瓣膜病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及早正确诊断,规范治疗,能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冯峰;马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 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
作者:杨楠;邹波;徐成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癌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 通过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进行24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并回顾总结.结果 顺利完成23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通过术前、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展开.
作者:毛崇秋;吴淼;田云峰;张顺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低中心静脉压(LCVP)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ASA Ⅰ~Ⅱ级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组1为对照组(n=20),组2为试验组(n=21).试验组使用30ml/kg的琥珀酰明胶在LCVP下进行AHH,对照组按常规麻醉管理进行.围术期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ECG、CVP、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AHH前(T0,组1为麻醉诱导前)、AHH后1h(T1,组1为麻醉诱导后1h)、手术结束时(T2)记录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动脉血乳酸(LAC)等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结果 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患者LAC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出血量(482±122 vs 932±263)和输血量(206±105 vs 536±153)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尿量(835±160 vs 565±8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输血患者明显增加(16/21 vs 8/20,P<0.05).结论 AHH联合LCVP技术能够安全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并能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
作者:屈晓玲;张朝贵;刘雪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血清全段甲状腺旁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外周血红系及血小板(PLT)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52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试验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验指标,比较两组的变化并对患者肾功能、血清iPTH、血钙、血磷、外周血红系及血小板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血清iPTH、血磷(P)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钙(Ca)、血红蛋白(HGB)及PL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PTH与UA、P和CRP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5,0.577,0.526,P<0.01);血清iPTH与HGB、PLT无相关性(P>0.05);血清铁饱和度(IS)与血清转铁蛋白(SF)、P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4,0.298,(P<0.05);HGB与IS、S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0.43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除肾功能受损外,普遍存在继发性甲旁亢、高磷、低钙及贫血等症状,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高磷是各种关系中相关性强元素,有效的降低血磷对治疗患者继发性甲旁亢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缓解病情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云霞;马行一;米绪华;冯霞;任艳霞;徐红艳;熊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0 kg先心病患儿的体外循环管理中的肺保护情况.方法 65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外科矫治术.采用膜式氧合器,预充量550~750 ml,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液.45例使用人工肾透析器改良超滤(MUF).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34.3±21.6)min,体外循环时间(62.2±23.7)min,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10.1±8.3)h.转流过程平稳,全部顺利停机.结论 在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心脏直视手术中,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CPB用品,术中给予良好的液体与呼吸管理,有效的药物保护,对保护肺功能有一定作用,是确保体外循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颖;岳济民;张君;李顺红;杨小琼;谢永琼;沈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总结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后急救过程中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经验,探讨消毒灭菌检测与效果评价在此次救援过程中的作用,为将来制定相应的灾后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从院前急救初期对伤员进行感染控制,加强急诊手术室等相关手术物品消毒灭菌与效果评估等方法 来指导消毒、隔离以及抗生素应用.结果 在加强管理的医疗机构中没有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伤员伤口普遍愈合良好.结论 灾后急救所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及时、科学、有效.
作者:高莉萍;刘平;王海清;刘琼珍;王和平;黄铮铮;郭怡;胡建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9~55岁,平均33.7岁.车祸致伤25例,高处坠落伤6例,钝器击伤3例.单侧瞳孔散大29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额颞顶硬膜外血肿9例,额颞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4例,额颞叶硬膜下血肿合并同侧硬膜外血肿11例.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治1996~2006年儿童颅内肿瘤4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占同期例数的6.14%.部位:幕上232例,幕下218例.组织学分类:前三类是:星形细胞瘤120例(31.3%),髓母细胞瘤136(30.2%),血管网状细胞瘤51例(13.3).性别:男孩多见.发病涉及各年龄组,病例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颅内肿瘤以男性多见,但随年龄增长,女性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年龄与肿瘤分类无关;临床表现与年龄、肿瘤部位有关;位于幕上者多于幕下;幼儿单纯呕吐,异常哭闹应予重视;术后放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作者:郑捍东;官明;李定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血清清蛋白(ALB)指标之间关系,探讨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因子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34例MHD患者,并根据ALB水平分为两组:ALB<35g/L组(20例)和ALB≥35g/L组(14例),检测CRP、IL-1、IL-6、ALB水平,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MHD患者中CRP、IL-1、IL-6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ALB<35g/L组CRP、IL-1、IL-6水平较ALB≥>35g/L组可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IL-6分别与ALB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有关.
作者:何敬东;王保和;李赞;曾莉;陈廷芳;李会娟;卿山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吲迭帕胺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吲达帕胺治疗组(n=55,吲达帕胺1.25mg/d)和氨氯地平对照组(n=55),氨氯地平5mg/d).每周测量坐位血压2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钠.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ISH安全、有效.
作者:岳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取得在疗效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的效果.方法 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100mg/m2 静脉滴注,2h,dl:亚叶酸钙(LV)400mg/m2,静脉滴注,2h,dl;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注推注,dl;后24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6h;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6.3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4.89%,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7.07%,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2.44%,但患者一般都能耐受.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3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15)和ANH组(B组,m=15),分别于诱导前、切皮前、手术开始1h和手术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1h和术终的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未导致妇科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作者:侯俊;龚园;汤和青;唐万英;方为;陈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工作作观察性的研究.结果 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了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伤员转运、临时救治和临时病房的伤员治疗,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论 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常备应急救援医疗队,在详细灾难医疗救援预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关系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成败;应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分类,危重伤员现场抢救,大多数伤员应该在充分补充液体、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疏散至邻近或远离灾区的医院;医疗队可以在灾区附近的医护力量较弱的中小医院组建临时病房,扩大伤员的收治能力.
作者:涂小平;陈友岱;曾俊;胡卫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减压及早期肠内营养的佳方法 .方法 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行老年胃癌手术105例,根据置管情况随机分成普通鼻胃管+普通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组、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对3组胃管方法 在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和评估.结果 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能早期行肠内营养,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能较好达到预期营养目标.结论 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作者:郭志义;庞明辉;何学文;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Wagner 3级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营养末梢神经血管、改善循环、全身及局部应用有效抗菌素、局部清创及胰岛素、山莨菪碱、丹红针局部应用等治疗措施.高氧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液治疗.疗效依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飞舟;贾树雅;章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雷莫司琼预防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雷莫司琼组(R组)和格拉斯琼组(G组),术毕待患者清醒后R组或G组分别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或格拉斯琼3mg,后接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PCIA 48h.R组或G组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μg/kg+雷莫司琼0.3mg(或格拉斯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采用VAS评价术后48h内患者的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及止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R组显著低于G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莫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其效果优于格拉司琼.
作者:苏瑛;冉菊红;马民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78例应用缬沙坦80mg/d口服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应用ASMA-FAM技术观察心脏整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缬沙坦在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左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逐渐改善(P<0.05),治疗6个月~1年后改善明显并趋于稳定(P<0.01).结论 缬沙坦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整体功能,ASMA-FAM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情况.
作者:赖小今;陶杰;朱峻;邓旦;杨永健;廖明松;梁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