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捍东;官明;李定君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者诊断较困难,可导致误诊、漏诊.有报道阑尾的阴性切除率可达25%[1,2].我们收集了临床治疗的2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存档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临床与超声诊断对照,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梁燕;王先银;廖明松;邓旦;陶杰;赖小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坤灵丸对子宫内膜生长的影响.方法 55例20~43岁妇女,连续2周期排卵日B超提示内膜<7mm,检测子宫内膜、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对照组月经周期第3日使用戊酸雌二醇至排卵日,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治疗组系同一患者于下一月经周期第3日至排卵日给予戊酸雌二醇及坤灵丸,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结果 治疗组排卵日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PI及RI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获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坤灵丸可改善子宫内膜血供,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江庆霖;周瑞年;李玮;林锦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小肠肠内容物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6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肠道准备组和禁食组.肠道准备组在检查前使用硫酸铗法(70%MgSO470ml)进行肠道清洁并服用二甲基硅油2ml,禁食组只在检查前禁食8h.对小肠内气泡量、肠液量及清洁度、观察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肠道清洁后,小肠内气泡的形成与小肠观察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对肠液量和清洁度无明显的影响(P>0.05).禁食状态下,肠道内气泡量和肠液清洁度是胶囊内镜对小肠观察效果的独立影响因子;肠道清洁处理后,肠液清洁度和肠液量则为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不同肠道准备状态下,各因素对胶囊内镜的观察效果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改善肠液清洁度是提高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孝;张子其;张钰;张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并为脂肪肝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08年2月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资料共计12152例,分别统计年龄、性别、饮酒量、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B超结果 .结果 参加体检人数共计12152例,其中男7520例,女4632例,年龄18~86岁,平均47.8岁.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4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2.25%;男性和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9.48%和6.97%.在所有脂肪肝患者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56.54%和25.06%,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者分别占23.83%和51.01%,过量饮酒者占16.72%,空腹血糖增高占12.36%.结论 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9.48%和6.97%;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分则为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饮酒和糖代谢异常.
作者:杨兴祥;李晓伟;戴敏;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7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
作者:李本海;何启明;陈传刚;明孟林;周义建;石平川;廖伯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和比较房间隔缺损三种现代治疗方法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非体外循环下微创房问隔缺损封堵术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术.方法 2007年9月~2008年7月我院采用内科经导管介入封堵、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共10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进行检查对比.结果 内科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共37例,35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失败.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术15例,15例均封堵成功.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术51例,51例均获成功.结论 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 ,导管介入封堵术适用于缺损典型的、边缘完整的患者.非体外循环微创封堵术适用于缺损大的、边缘缺失和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风险高的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术适用于房间隔缺损有合并畸形的患者.
作者:祁长敏;高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1BD)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变化,探讨在脑损伤脑水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健康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模型组.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 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两组均于HIBD模型制成后6、24、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24只),进行脑含水量观察.用定磷法测定脑组织匀浆Na+、K+-ATPaae的活性.结果 ①HIBD新生鼠脑组织6、24、48h和72h Na+、K+-ATPase的活性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较相应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HIBD各时间段之间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HIBD组6、24、48h和72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缺氧缺血损伤新生鼠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降低,其变化趋势与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学改变趋势一致,提示,它可能在脑损伤时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中具有作用.
作者:杨钊;姚裕家;付雪梅;陈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血清全段甲状腺旁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外周血红系及血小板(PLT)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52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试验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验指标,比较两组的变化并对患者肾功能、血清iPTH、血钙、血磷、外周血红系及血小板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血清iPTH、血磷(P)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钙(Ca)、血红蛋白(HGB)及PL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PTH与UA、P和CRP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5,0.577,0.526,P<0.01);血清iPTH与HGB、PLT无相关性(P>0.05);血清铁饱和度(IS)与血清转铁蛋白(SF)、P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4,0.298,(P<0.05);HGB与IS、S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0.43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除肾功能受损外,普遍存在继发性甲旁亢、高磷、低钙及贫血等症状,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高磷是各种关系中相关性强元素,有效的降低血磷对治疗患者继发性甲旁亢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缓解病情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云霞;马行一;米绪华;冯霞;任艳霞;徐红艳;熊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方面的体会与经验.方法 本组患者共15例,共18个功能部位Ⅲ°烧伤创面,采用早期手术切痂,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15例18个部位全部成活,植皮区外观平整,柔软度和弹性较好,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无瘢痕.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可替代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
作者:向小燕;周国富;吕志敏;陈朗;师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信号对小鼠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B7特异性siRNA,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树突状细胞,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7-1、B7-2蛋白的表达.在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前7d,经静脉将转染B7特异性siRNA的DC输入小鼠体内(DC转染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移植对照组、同系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每日皮下注射CsA 5 mg/kg)和未转染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皮瓣的存活时间和排斥反应情况,并用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术后1个月观察迟发性超敏反应情况.结果 Westem Blot结果 显示转染72h后,siRNA1对B7-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7.2±6.26)%;siRNA2对B7-2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3.3±5.42)%.与同种异体移植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比较,DC转染组移植皮瓣成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程度较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DTH反应显著降低(P<0.01).结论 B7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树突细胞B7基因的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为进一步研究siRNA诱导免疫耐受提供了新方法 .
作者:袁成良;邹自英;魏世刚;李永忠;刘定海;刘利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单用及联合对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均分3组,A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5mg,1次/d,B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C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5mg及厄贝沙坦150mg,1次/d,疗程为8周.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尿Alb排泄量A、B组无明显变化,C组明显降低.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时降压及改善蛋白尿较单用时更好.
作者:雷强;董玉会;严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13例异位妊娠患者,分腹腔镜手术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住院天数、出院时hCG值、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受孕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有效率97.61%,药物治疗组90.9%.腹腔镜手术组较药物治疗组住院天数短(P<0.01)、血hCG下降快(P<0.01)、榆卵管通畅率高(P<0.05)、再次宫内妊娠率高(P<0.05);再次同侧异住妊娠率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是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作者:刘晓琴;刘露;吴建军;韦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了解粘连性肠梗阻病程发展,正确掌握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1990年~2006年9月我科手术治疗的31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探查218例,中转手术9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3例,其中15例为肠绞窄患者.死亡9例,均为出现肠坏死患者,治愈298例(95.5%),好转5例.结论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好在发病后24h内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麦志惠;潘辅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诊断治疗经过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29例,死亡3例,成功率90.6%.结论 早期诊断和对胸腹部合并伤的及时正确处理,可以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急性期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郑轶峰;刘宝玉;姜建青;周凯;俞永康;唐旭东;杨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 将心功分级(NYHA)均为Ⅳ级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2例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7例(51.9%),有效20例(38.5%),无效5例(9.6%),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显效22例(43.1%),有效18例(35.3%),无效11例(21.6%),总有效率78.4%.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粘滞度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李伟铭;余阗;杨炜;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44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男266例,女182例,男:女为2:1.年龄21~79岁,其中>55岁313例(70%).并分为手术组244例,非手术组204例.临床表现:头疼368例,头晕207例,呕吐325例,意识障碍GCS≤7分177例,>7分271例,其中脑疝123例,双侧瞳孔散大47例,一侧瞳孔散大76例,偏瘫172例,失语71例.
作者:可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及利多卡因对颅脑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艾司洛尔1组(A1)、艾司洛尔2组(A2)、利多卡因1组(L1)、利多卡因2组(L2),分别于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艾司洛尔1mg/kg;艾司洛尔1.5mg/kg;1%利多卡因1mg/kg;1%利多卡因1.5mg/kg.记录给药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2、4、1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反应心肌耗氧量的间接指标-脉率收缩压乘积.结果 A1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及拔管时的SBP,PRR低于C组;A2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SBP、PRR及拔管时,拔管后1、4min DBP低于C组;拔管时L1、L2组及拔管后1min L2组的收缩压均低于C组.结论 颅脑手术后,给予1.5mg/kg艾司洛尔及1.5mg/kg利多卡因可预防拔管应激反应,但降低心肌氧耗方面艾司洛尔优于利多卡因.
作者:纳雪晴;李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DPN)通常指伴有DM的各种周围神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DM痛性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随着对DM并发症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近来又提出了DM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本文就DM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以及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
作者:王盼;吴仲敏;凡馨;叶文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头孢丙烯组90例,给予头孢丙烯15mg/(kg·d),口服,2次,头孢克洛组90例,给予头孢克洛20mg/(kg·d),口服,3次,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24%与8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群;雷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对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冠外附着体义齿两种修复方式的主观评价.方法 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每个患者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 在咀嚼功能、固位稳定和美观方面,附着体义齿明显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发音和舒适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取戴方面传统卡环可摘局部义齿明显优于精密附着体义齿.结论 对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牟雁东;张红梅;杨小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