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氧疗、肺功能训练、口服红霉素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丹红注射液,用药2周、间歇1周为1疗程,连用2疗程。分别于观察用药前后测定两组 mMRC 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胸部CT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 mMRC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胸部C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 PaO2、DLco 有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蔡绪明;张军城;曹利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思路。方法: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和西医“肠肝轴”学说两方面分析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机,探讨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可能存在肝与大肠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提出治肝调肠的防治思路,应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腑泻浊等为原则的中药直肠滴注或结肠透析机给药的方法,西医应用改善肠粘膜通透性、合理应用抗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肠蠕动等措施。结论:从肠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羽萍;王裕云;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孕期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孕期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理疗,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孕期坐对骨神经痛效果可靠,孕妇和胎儿安全性高。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优选夏天无醋炙佳炮制工艺,为阐明醋炙入肝增效理论的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天无及其炮制品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两个药效成分含量为衡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夏天无炮制工艺。结果:加米醋量20%,浸润夏天无药材3h,中火130℃炒制5min为佳炮制工艺。结论:优选的醋炙工艺稳定可行,能够较好地提高药效成分含量,醋用量、浸润时间、炒制温度对夏天无中有效成分溶出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雷建林;杨翠;李芳;穆旭凯;车晓侠;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揭示中药穴位贴敷对治疗格雷夫甲亢(GD)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甲状腺肿大减轻情况、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从而评估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药基础治疗对G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入选的 G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穴位贴局部外敷。选穴取甲状腺肿大部位阿是穴、人迎穴,配合甲巯咪唑(MM)口服;对照组采用 MM口服等基础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甲状腺肿大恢复的更快(P<0.01)、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甲亢复发的频率更少,缓解率高(P均<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可以认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GD高效、安全,优于单纯口服MM。
作者:乔培超;赵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对脑出血大鼠灶周 Nestin、Neun 阳性细胞数影响。方法:78只Sprague 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其中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24只,对照组24只,治疗组24只,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立体定向仪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第3d、7d、14d、28d灶周Nestin、Neun的表达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灶周 Nestin 阳性细胞数从造模后即增多,第7天时明显增多,随后持续升高,并于第14d时数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在第7天(P<0.05)及第14天(P<0.01)差异显著。Neun阳性细胞数在造模后3 d 即有明显增多,至第7天时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其他组同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可诱导脑出血大鼠灶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并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张毅;方永军;周锋;胡亚莉;柯尊华;周振国;罗卫;畅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芪药消渴胶囊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6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运动、饮食控制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药消渴胶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24周,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可以调节糖脂代谢并改善肾功能,有一定延缓2型糖尿病发展的作用。
作者:范红霞;钟安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芪冬颐心口服液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施加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衰症状、心功能 NYHA 分级、LVEDd 和 LVEF 等反映心脏左室结构变化指标及血浆NT-proBNP、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衰症状、左室结构变化指标、血浆脑钠肽NT-proBNP 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0%与6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介绍张争昌主任医师运用针灸,配合强通法辨证治疗耳鸣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的经验。结论:张争昌主任医师以疏通耳窍为主导思想,注重分清虚实,运用针灸配合强通法治疗耳鸣,临床疗效显著,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张莉君;王颖;张争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法对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芒针透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肌张力Ashworth量表和 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作者:陆鹤;赵卫锋;贾成文;周志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患者应用补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患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采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的4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疱疹变化情况、不同时间VAS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疱疹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补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疗效更优、安全性高、治疗疗程短、且后遗症少。
作者:谢知音;周宇;白方树;吴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腰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采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身痛逐瘀汤水煎内服,1d1剂,分两次服用,10d 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1次1片,1 d2次。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采用目测类比(VAS)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骨密度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3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完成治疗后,疼痛、生活质量及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 术后残余痛方面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锋;候光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好转后,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也会随之好转。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糖尿病肾病(DN)3~4期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Ⅰ~Ⅲ期的患者78例,给予黄芪颗粒15g,1d2次,以及氯沙坦片50~100mg/次,1d1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视力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的变化。同时观察 DN 不同转归患者 DR 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均较前好转;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DN 治疗有效组中DR治疗的有效率,相对DN治疗无效组为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后,大部分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得到了好转。
作者:杨晓岗;郝姝;袁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5月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12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吸入1吸,剂量50/500μg,1 d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我们自拟的益肺健脾补肾方。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氧分压均有所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同组较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FEV1(L)、FEV1/FE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L)、FEV1/FE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满意。
作者:刘莉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将68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药组),都给予基本饮食治疗及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威草胶囊治疗,15d 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SUA)、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蛋白尿定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 B(Apo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SUA、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 BUN、β2-MG、24h 尿蛋白尿定量、TC、TG、LDL-C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 A1(ApoA1)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 HDL-C 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且中西药联合应用能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威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应用安全。
作者:庄丽华;胡家才;刘俊;吴昊;邓巧莉;周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验证骨膜立体针法治疗臀小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臀小肌综合征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骨膜立体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臀小肌点按弹拨法;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VAS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骨膜立体针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臀小肌点按弹拨法。
作者:殷继超;郑洁;胡兴律;刘平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针灸电磁波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10d,共20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效果优于针灸电磁波治疗。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寻一个治疗痤疮的不良反应少且疗效好的颠倒散的佳组方比例。方法:兔耳痤疮造模成功后,将32只白兔分为A、B、C、D 组,每组8只。其中A组给予颠倒散原方(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1)外搽;B组予改良颠倒散(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2),C 组予大黄与硫磺比例为=2∶1的颠倒散外搽。1 d1次,连续2周。模型对照D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粉刺数量、皮脂腺分泌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束时, A、B、C三组的粉刺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且与模型对照 D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1周和2周后,三组24h皮脂腺分泌量均较 D 组下降,而同时 B 组皮脂腺分泌总量少,但发生红斑及表皮剥蚀的几率高。结论:增加硫磺在颠倒散方中的比例(或降低大黄的比例)更能抑制皮脂的分泌,但不良反应相应增加;但降低硫磺的比例(或增加大黄的比例)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不会降低其抗粉刺作用。
作者:唐挺;贾敏;昌晖;胡文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消瘰丸合MP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消瘰丸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两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采用消瘰丸合MP 方案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结论:消瘰丸合 MP 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玉才;孙长勇;王雪梅;王茂生;侯伟;杨淑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MI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PMIA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95.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3%、89.19%(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T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脂指标(TC、TG、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8%(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PMIA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保护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可预防 PMIA 发作及再梗死。
作者:马骏;范辉;雷钰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