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晖;李强
患者,女,46岁,60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于2005年12月1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赵静;邓硕曾;刘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色素内镜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应用特殊染料对胃肠道粘膜进行染色,使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对比增强,轮廓更加清晰,从而提高病变检出率.
作者:王琼;史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但治疗组同时予以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pH值、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临床分析,(同时与38例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结果 BiPAP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结论 无创性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琳;何文富;陈元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口服罗格列酮4mg/次,1次/d;二甲双胍250mg/次,3次/d.对照组43例口服二甲双胍250~500mg/次,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BG、PB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FBG、PBG、FINS及IRI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DM疗效确切,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韩书宏;胡海科;张翼飞;黄镇;陈亚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记录并计算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流率改变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6.0±10.3)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8±18.2)h,IPSS及QOL评分术前(25.8±2.0)及(5.1±0.8)分别下降至术后(5.2±1.8)及(1.8±0.8).大尿流率术前(5.65±2.2)ml/s增加至术后(18.26±3.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少.结论 PVP是治疗BPH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恢复快.
作者:冉清;陈照祥;潘慈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不同的给药方法,减轻长春瑞宾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将使用长春瑞宾的癌症患者96例随机分成3组,第1组,NVB40mg+NS125ml静脉滴注20min,用药前后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第2组,上法+33%硫酸镁外敷,喜疗妥外涂;第3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结果 静脉炎第1组发生率为56.25%,第2组为28%,第3组为0%.结论 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来输注长春瑞宾,静脉炎几乎不发生,且价格适中,可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邓颖;任刚;胡洪林;朱学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002~2005年儿童细菌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细菌谱及细菌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及细菌的变化.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鉴定及药敏仪,对儿童细菌性ALRTIs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被检出的1523株细菌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2.5%,其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2.8%),金黄色葡萄球菌(8.5%);革兰阴性杆菌(59.14%),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8.8%),流感嗜血杆菌(11.9%),肺炎克雷伯菌(10.1%);真菌类(3.4%).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渐升高,肺炎链球菌感染率>1岁患儿与<1岁患儿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9.80,P<0.001.大肠埃希菌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大肠埃希菌感染率<1岁与>1岁患儿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0.68,P<0.005.结论 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的分布及变化,耐药情况,对合理选择抗生素,减缓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亚静;黄诚;王莉;张砺;张琪琛;夏万敏;谢诚;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留置导尿管治疗尿道损伤(球部尿道不完全断裂、后尿道挫伤及假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1例尿道损伤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进行治疗,留置尿管1~3周.结果 21例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手术一次性成功,术后16例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5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6个月.20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至1年,均排尿通畅,无性功能障碍.结论 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治疗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创伤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锋;王风;常江平;曾少明;张忠林;叶少波;张新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4~68Gy,治疗前、后进行血清VEGF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分析VEGF水平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治疗前血清VEGF平均值为(0.589±0.443)pg/L,VEGF水平Ⅰ、Ⅱ、Ⅲ级放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0.9%、72.2%和42.9%(χ2=9.73,P<0.05).结论 血清VEGF水平影响食管癌的放射敏感性及放射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映辉;贾霖;韩建军;贾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耳鼻咽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独特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喉部恶性肿瘤以鳞癌为主,占85%.喉神经内分泌癌仅占0.3%~0.5%[1].1969年Goldman报道了首例喉神经内分泌癌[2].
作者:田蓉;梁传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小鼠在菌群失调或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STM时,TNF-alpha在肠道和肠外器官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小鼠后再接种STM,用链霉素灌胃后接种STM,用STM直接灌胃小鼠,以及用生理盐水灌胃小鼠,然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各自肠道和肠外器官的TNF-alpha各时点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TNF-alpha表达差异.结果 接种了STM的各组小鼠的小肠、回盲部及其他脏器TNF-alpha表达阳性,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TNF-alpha表达阳性的3组小鼠随时间变化的小肠、回盲部TNF-alpha表达曲线趋势有差异,经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检验,P<0.05.结论 使用糖皮质激素所造成的免疫抑制后用STM感染小鼠,能抑制肠道TNF-alpha的表达;而使用抗生素后用STM感染小鼠,能增强肠道TNF-alpha的表达.
作者:朱渝;蒋虹;夏嘉陵;张佳玲;万朝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后程全身伽玛刀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常规放疗后程联合全身伽玛刀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患者31例,常规放疗2Gy/次,5d/周,40Gy共4周停照,后行适形放疗,4Gy/次,5d/周,40Gy共2周,分析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满意10例和基本好转15例,总有效率80.65%(25/31),1年生存率为67.74%(21/31),吞咽困难评分从治疗前(3.2±0.12)降至(0.72±0.23),P=0.005;Ⅰ~Ⅱ级和Ⅲ~Ⅳ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2.58%(7/31)和6.45%(2/31),食管支气管瘘和食管狭窄各1例,血液系统毒性轻微.结论 常规放射治疗后程伽玛刀适形放疗符合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原则,并不增加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张映辉;韩建军;贾霖;贾冬;王艳;杨传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例1,男,5岁,体重18kg.因咳、喘3d,于2005年10月15日上午9时来我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头孢拉定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
作者:冉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色素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粘膜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异常的38例患者,口服或者局部喷洒粘膜清除剂,用美蓝进行染色,于染色区取活检做病理检查.采用放大100~400倍电子放大内镜观察胃小凹形态.结果 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轻度隆起、糜烂及粘膜颜色或色泽异常,美蓝染色为深蓝色或浅蓝色,正常粘膜不着色,放大胃镜下大多表现出胃小凹排列紊乱,结构异常,小凹类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色素放大内镜可能对于胃粘膜病变活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高早期胃粘膜病变的诊断率,发现早期病变,小凹分型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琼;史维;孙晓滨;巢齐常;农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培训对提高实习护生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大专护生进行护理病历书写培训,并将其实习期间书写的护理病历与往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6届同学完全使用实习医院护理病历比例,护理病历不完整以及书写不工整的比例均有明显下降(P<0.006).护理诊断书写的正确率,护理计划与记录符合率以及及时评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加强护生护理病历书写的培训,能够提高护生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血气胸患者(SHP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27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症状,气急25例,头昏、心悸19例,休克11例.保守治疗痊愈13例,剖胸手术止血痊愈14例.结论 SHPT除具有自发性气胸(SPT)的一般症状外,同时有内出血表现.对体检或X线、超声波检查提示液气胸患者需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治疗除保守治疗外,剖胸手术止血是可靠的方法.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术的麻醉.评价无痛胃镜在高龄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实施的58例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胃镜麻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合并不同程度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采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结论 麻醉前详细了解病史、充分准备、谨慎用药、细心监护,高龄患者同样可安全接受胃镜检查.
作者:靳敏;廖志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左肩部疼痛4个月,伴右胸痛2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原因发生左肩部疼痛,呈成簇针刺样,无放射痛,白天间断发作,VAS 2~3分,夜间卧位时疼痛加剧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持续发作,VAS 9~10分,用滚热的水敷或电炉烤可缓解,但仍几乎彻夜无眠.
作者:冷冬梅;左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能否减轻术中因阻断肝血流所引发的肝脏微循环功能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我院近9年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高浓度的葡萄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阻断第一肝门方法行病变肝脏切除术.术中动态测定肝脏微循环血流量;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抽取血液标本,检测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 于肝门血流阻断解除后同一时相,两组肝脏微循环血流量值均表现为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第1、5天,实验组肝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术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阻断肝脏血流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可有效地减轻肝脏微循环功能的损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汤礼军;田伏洲;汪涛;黎冬喧;邹树;石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GSK-3抑制剂治疗肺癌的可行性,为临床防治肺癌提供帮助.方法 将A549细胞株培养于10%小牛血清的DMEM中,A549细胞培养进入指数生长期,消化细胞并控制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以2×105/孔细胞数接种于置有无菌血片的6孔板进行爬片,细胞贴壁后,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孵育14h,换含终浓度0、10mm LiCL的DMEM孵育.将上述培养出的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经含10mm LiCL的DMEM孵育),空白对照组(经含0mm LiCL的DMEM孵育).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及免疫组化检测Casepase-3,胞核或胞浆染成棕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个数/HP X5作为统计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 细胞周期分布分析比较: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明显停滞于G0/G1期;其G0/G1期,S期,G2/M期分别为58.8%,0.2%,41.0%.免疫组化法测定Casepase-3比较:实验组Casepase-3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7.6±1.51)%和(3.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SK-3抑制剂作用于肺癌细胞,能使肺癌细胞产生大量调亡,证明该药治疗肺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继东;王艳川;张开基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