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南地区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菌种特点分析

王鸿程;曹兵;李艳萍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川南地区
摘要:目的 了解近10年来川南地区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菌种变化及其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经口咽拭子取痰证实为呼吸道感染病例7010例作调查.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革兰阴性杆菌52种4231株,占总致病菌的60.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15.2%),产气杆菌(15.1%),肺炎克雷伯杆菌(11.1%)、大肠杆菌(9.1%),枸橼酸杆菌(7.9%)为川南地区呼吸道革兰阴性感染的优势菌株.结论 ①革兰阴性杆菌为川南地区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感染源;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应该得到重视.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可能性.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芬太尼+布比卡因,Ⅱ组用舒芬太尼+布比卡因,分别用于硬膜外镇痛,观察并记录各时期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Ⅱ组VAS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CA按压次数显著少于Ⅰ组,镇静不良反应明显多于Ⅰ组.结论 舒芬太尼与低浓度局麻药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叶光荣;余明建;吴德昭;廖辉;黄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肝损伤

    目的 探讨和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救治严重肝外伤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对22例[美国创伤外科医师协会(AAST)分级Ⅲ级以上并且符合DCO指征]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22例患者(除1例外)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 痊愈18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对于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肝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肝损伤病死率.

    作者:孙明伟;王前清;曾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平稳性研究

    目的 将佩尔地平和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稳定性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共12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的接受佩尔地平或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治疗.比较用药后1h内每5min的滴速调整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佩尔地平组与硝酸甘油组分别需经(2.01±0.43)次、(3.65±0.21)次滴速调整,达到目标血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尔地平组心率由用药前的(82.15±5.67)次/min增加至用药后的(89.89±4.57)次/min,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硝酸甘油组由用药前的(81.14±7.48)次/min增加至用药后的(103.76±6.87)次/min,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佩尔地平可以平稳降压,对心率的影响较小,为较理想的在急诊科使用的控制高血压急症的药物.

    作者:许树云;蒋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其肾损害研究进展

    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类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为特征的血管性炎性疾病,广泛累及多系统大、小血管.目前对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分类,主要是指Wegener's肉芽肿、显微镜下血管炎及churgstrauss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激活ANCA而导致的坏死性血管炎.

    作者:吴蔚桦;马行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经磺脲类治疗失效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倒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组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用药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体重指数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P<0.01),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降低体重.

    作者:万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59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Macnab标准:优37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本术式达到了减压目的 ,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在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适应证的选择十分重要,预防手术并发症亦不可忽视.

    作者:张福利;肖世尧;吴凯;范恒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BMP4的表达研究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4(BMP4)基因在戊四氯(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PTZ点燃癫痫大鼠,按点燃进程,又随机分为Ⅰ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和Ⅴ级组.用地高辛标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 发现应用PTZ点燃后,Ⅱ级以上大鼠海马区BMP4的表达增加.Ⅲ和Ⅳ级大鼠海马CA3及DG BMP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Ⅴ级大鼠在发作后海马CA3及DG BMP4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结论 BMP4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马玉新;阴金波;范晓棠;徐海伟;安宁;李志方;张永海;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SWL治疗尿路结石失败原因的分析(附42例报道)

    目的 分析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失败原因.方法 采用HB-ESWL-108G型碎石机,工作电压为4~9kV.结果 42例结石均未排出,但34例结石已击碎,8例结石未击碎.结论 ESWL前应全面了解病史,提高碎石的成功率.

    作者:徐锦兰;沈华才;王峰;瞿兆奎;卢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8肽衍生物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患者大出血中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成本.方法 5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7.52 h,总有效率为92.38%,成本--效果比为8.11;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6.72 h,总有效率为82.02%,成本--效果比为1.40.结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可首选治疗效果好,成本相对交低的垂体后叶素.

    作者:黄林;曾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深静脉血栓6例的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手段.方法 对我院1998~2006年确诊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6例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6例中,1例为肾病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1例并发双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并伴有急性肾衰竭,4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均在免疫抑制剂基础治疗上,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均抗栓治疗成功,1例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结论 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应该早期积极有效抗栓治疗,其可能改变预后,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甘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 采用810nm激光对21例(21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AMD患者进行TTT治疗,能量100~400 mW,时间60s.结果 治疗后均无即刻视力下降或其他不适.末诊时,黄斑出血完全吸收15例(71.4%),部分吸收2例(9.5%),复发性出血1例(4.8%).视力低于0.1者8眼(38.1%),0.1~0.3者10眼(47.6%),>0.3者3眼(14.3%).与初诊时相比,末诊时视力增进8眼(38.1%),不变12眼(57.1%),下降1眼(4.8%).结论 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安全有效,能有效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使大部分患者视力保持稳定,但还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作者:刘三梅;樊映川;钟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丙烯醛刺激小鼠气道粘液高分泌新的分子机制-p38 MAPK/MMP-9信号通路调控MUCIN5AC表达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及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在气道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阐明p38 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粘蛋白基因转录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吸入丙烯醛21d建立模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吸入,干预组予SB203580腹腔注射.于第7天、第21天处死动物.结果 小鼠吸入丙烯醛21d后出现明显的气道粘液高分泌表现,经SB203580治疗后粘液分泌明显减轻;拮抗p38MAPK后MUCIN5ACTMMP-9蛋白、mRNA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 丙烯醛吸入可致小鼠气道粘液高分泌,p38 MAPK信号通路可在转录水平调节MMP-9,终调控MUCIN5AC基因表达,揭示新的引起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分子机制和有效的治疗靶点.

    作者:刘代顺;文富强;李艳萍;徐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CAP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是指慢性肾衰竭并发的神经精神异常,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突出的表现是高级精神活动异常、不自主运动及癫痫性抽搐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常可致死.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在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目前已得到共识.我们应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抢救尿毒症脑病患者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超;陈林;文艳秋;崔天蕾;沙朝晖;钟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

    目的 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AP大鼠肺组织和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的表达及与TNF-α、IL-1β水平的关系,探讨EGR-1在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溶液.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另将原代培养AM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β浓度.结果 ①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增强,并与反映AP病情及肺损伤各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②AM表达EGR-1程度与培养液TNF-α、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GR-1在AM中的表达有ERK1/2信号途径的参与.结论 EGR-1可能在AP并发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作者:邹树;田伏洲;汤礼军;黎冬暄;汪涛;石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成人牙科畏惧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对成人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Corah's牙科畏惧症评分法,筛选出100例需根管预备的DF成人患者,分为手机或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组,观察手用或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时畏惧程度、CDAS得分和脉搏变化.结果 机用Protaper组DF程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以及手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预备中两组脉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成人牙科畏惧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 本文收集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 ①胆管扩张14例;②21例肝门胆管癌动态扫描,呈低密度13例,等密度6例,高密度2例;③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18例,等密度3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 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大华;付凯;赵世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yr61基因在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在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先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Cyr61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用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细胞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用SPSS10.0软件分析Cyr61表达与该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20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有17例(85.0%)Cyr61mRNA表达上调,15例(75.0%)肿瘤细胞CYR61蛋白表达阳性;②Cyr61表达与该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8,P=0.008);③Cyr61表达与该肿瘤的临床分期、B症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有关(P=0.026,P=0.006,P=0.010);④Cox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Cyr61表达上调为预后不良因素(P=0.020和P=0.021).结论 Cyr61在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广泛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

    作者:唐琼兰;刘卫平;文彬;黄一凡;刘明国;杨慧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沙比利加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加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对5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倒,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加用多虑平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沙比利与多虑平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胰腺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83例分为A、B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预防组,比较两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真菌感染率为23.5%,B组真菌感染率为8.9%.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谢炜;傅翔;孙安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在腹腔镜下对85例患者施行子宫切除术,与65例剖腹术式进行比较,就术式选择、手术优越性、适应证、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辅助的经阴道子宫切除式(LAVH)受子宫大小及膀胱反折腹膜粘连的影响,适用于子宫<12周尤其是临床高度怀疑子宫颈或内膜有恶变倾向者.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LSH)可保持宫颈及盆底正常解剖结构的完整性,而且手术受子宫大小及其与周围粘连的限制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及手术时间不延长、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推广,提高操作技能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