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跃;张玉龙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大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L)的表达,观察成骨细胞RANKL/OPG比值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合成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op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mblot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的RANKL、OPG的表达,观察RANKL/OPG比例的变化,采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探讨转染后的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 合成的4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大鼠成骨细胞的RANKL mRNA水平下降89%,蛋白表达下降76%;同时OPG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RANKL/OPG比例明显下调,破骨细胞的生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RNAi沉默RANKL基因表达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OPG的比值,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
作者:高坤;镐英杰;张晖;裴福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除均给予基础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用于治疗AECOPD,作用显著,疗效可靠.
作者:丁连明;邢彬;崔彩梅;杜舒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女,39岁,44kg.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呈持续性钝痛并阵发性加重,伴胸闷、气紧,轻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术前呈半卧位已1周,左肺呼吸音低下,心脏听诊心音右移并遥远,CT示纵隔有15cm×15cm×13cm块状阴影,左肺不张,B超示心包中至大量积液,血吸虫病肝,胸腔少量积液.
作者:谢立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无特异性,头颅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脑脊液中均查到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转移肿瘤,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葛英;胡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吗丁啉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等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微量泵泵奶.对照组常规胃管注奶,每2h1次.结果 治疗组在残奶量、奶量、呕吐消失天数上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数上,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应用微量泵泵奶,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长较快,效果优于胃管喂养.
作者:王宇;黎瑞兰;郑燕;杨林;鲁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女,40岁.头昏头痛20d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痛苦面容,心肺(一).左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高级神经活动正常,神清语晰,双眼底重度水肿,静脉怒张,生理凹陷消失,无出血,余颅神经(一).
作者:李芬林;刘鸣;郑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3年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60岁老年组90例,<60岁的中年组21例,观察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梗死部位和面积、并发症、合并症和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梗死面积、合并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中年组相比,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梗死面积大,合并心力衰竭和并发肺部感染比率大.
作者:张循;施凯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36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讨论.结果 全部病例在恢复期均出现指(趾)端脱皮,入院时36例患儿中15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2条诊断指标,11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3条诊断指标,1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1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有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 对持续发热>5 d,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3条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WBC、CRP、血沉、血小板增高或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提示川崎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使达不到川崎病诊断标准,亦应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作者:胡旭东;龚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发现血糖升高2年,双下肢皮下结节3个月.患者于2005年3月1日入院,入院前2年体检发现血糖升高,1年前发现胰腺囊肿,3个月前双下肢出现皮下结节,蚕豆大小,从双足部逐渐向小腿、大腿及臀部发展.
作者:陈子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Am)静脉注射治疗老年室性心动过速(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8例电复律和静脉利多卡因效果不佳的VT患者静脉快速滴注胺碘酮150mg(15~30min),必要时15~30min重复1~2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随后按1~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6h,再减量为0.5mg/min维持24h以上,第1个24h胺碘酮静脉用量1320~2980mg(2085±492mg).结果 用药后24h持续性VT终止24例(24/28),48~72h终止4例(4/28),其中1例停止静脉用药4d后再次复发,又重复用药治疗并安置除颤式起搏器.观察用药前后血压、窦性心率、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用药后心动过速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血压偏低,2例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结论 胺碘酮作为抗快速VT的药物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在老年VT的治疗中可作为首选.其药物剂量强调个体化.
作者:吴涛;李秋;刘小蓉;王勉;赵思勤;聂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1年前在体检时发现左侧咽侧壁一突起,质软,无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咽部不适感,未作特殊处理.入院前1个月出现咽喉不适,并于左颈部扪及一包块,如鸡蛋大小,遂来我院就诊.8年前曾经行皮肤脂肪瘤切除术,余无特殊病史.
作者:倪茂美;李文;唐玥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非侵入性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无创伤的即非侵入性的如生活指导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182例,疗程约4~8周.结果 治愈98例,好转48例,总有效率80.2%,治愈率53.8%.结论 采用非侵入性无创伤的综合疗法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获得了较满意效果.
作者:雷国林;黄上明;曾定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胸腰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腰段PVP的椎体骨折患者共63例,根据术前肺功能测定,分为COPD组(22例)及对照组(4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肺活量(VC)、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正常.与术前相比,COPD组PVP术后3个月时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FVC、VC则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平均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VAS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明显的疼痛和肺功能减损,经皮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FVC、VC较术前有所改善,但对于先前已存在肺功能损害的c0PD患者,其改善作用有限.
作者:姚蓉;梁宗安;王茂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和IL-6浓度.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和IL-6在对照组呈低度正相关,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可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陶剑虹;李杰;贺涛;李刚;刘明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8.3%伴有雷诺现象,42%有肺间质纤维化,25%同时伴有RP和肺间质纤维化.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与雷诺现象和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系.对有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警惕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对此类患者,治疗要趋向于更加积极.
作者:何金昌;焦水平;曾小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复发的原因,分析全身、局部因素对手术疗效影响的重要性.方法 对1997~2004年期间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经过随访2~3年保守无效的34例患者,通过再次手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术后复发34例:鼻腔各种粘连22例,筛窦病变残余气房10例,上颌窦口阻塞1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8例,上颌窦霉菌团块残留3例.结论 影响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手术技巧、术后随访处理、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叶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唑吡坦按需治疗与连续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9例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连续或按需口服唑吡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总体印象表(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持续治疗和按需治疗疗效相近,治疗过程中无反跳现象及撤药反应.结论 唑吡坦按需治疗方法有效可行,对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长期治疗方案.
作者:李巧薇;李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X线胸部平片的影像表现、二者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析128例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68例(53.1%),间质性肺炎30例(23.4%),大病灶肺炎12例(9.4%),大叶和(或)节段性肺炎10例(7.8%).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肺部体征和X线表现关系的分析,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注意事项.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骨盆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2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行骨盆内手术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疼痛、行走、关节活动功能及有无神经永久损害、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进行评估,优良率88.5%.结论 经骨盆内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能减少对骶髂关节后部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如严格选择手术指征,通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进;向可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评价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格列卫300~800mg/d,并记录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 加速期患者血液学缓解率37.0%;急性变期患者血液学缓解率22.2%.血液学总有效率59.3%.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水肿多见,其为骨骼肌酸痛、乏力、头昏常见;而胸腔积液、头痛、皮疹等少见.结论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耐受且加速期疗效优于急变期.
作者:高秋英;朱焕玲;刘霆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