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12例临床分析

何金昌;焦水平;曾小峰

关键词:系统性红宽狼疮, 肺动脉高压, 雷诺现象, 肺间质纤维化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8.3%伴有雷诺现象,42%有肺间质纤维化,25%同时伴有RP和肺间质纤维化.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与雷诺现象和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系.对有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警惕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对此类患者,治疗要趋向于更加积极.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探讨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 对1992~2005年的严重多发伤、ISS>16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50例(79.8%),感染率9.6%,漏诊率9.1%,死亡38例(20.2%).结论 多发伤抢救必须迅速、准确、有效.

    作者:杨文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都市城市居民跟骨超声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城区正常人群跟骨超声随年龄的变化,以及体重指数、绝经等对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定量超声仪对749例20岁及以上的不同年龄段人群行跟骨振幅的超声衰减(BUA)及超声声速(S0s)等参数的测定.结果 女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出现在40~49岁,超声声速(SOS)出现在20~29岁,而男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出现在30~39岁,各年龄组男性的BUA、SOS均高于女性:BUA、SOS在绝经后妇女明显低于绝经前妇女,正常体重和超重组跟骨超声参数均高于低体重组.结论 跟骨超声指标随年龄而变化;BMI高者可延缓骨强度的下降.

    作者:李伟;吴桐;张勤;王汝莲;蒲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

    患者,男,16岁.因左侧胸痛伴气紧20 d,于2006年5月3日人院.无明显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食欲下降等症状,院外未经治疗.患者系舞蹈学校学生,平时跳舞较劳累,饮食居住条件差.查体:T 36.6℃,HR25次/min,R 18次/min,BP 115/60mmHg(1mmHg=0.133kPa).

    作者:王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耳鼻喉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低年资护士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 根据分析原因发现,护理工作对象复杂,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危害,媒体的不恰当宣传等因素.结果 采取相应对策,提高自身素质.结论 加强自身防护及职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使耳鼻喉科低年资护士从容面对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晋云花;尹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胃癌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

    患者,女,40岁.头昏头痛20d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痛苦面容,心肺(一).左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高级神经活动正常,神清语晰,双眼底重度水肿,静脉怒张,生理凹陷消失,无出血,余颅神经(一).

    作者:李芬林;刘鸣;郑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抗分泌剂治疗小儿水样腹泻研究

    目的 观察抗分泌剂消旋卡多曲颗粒(杜拉宝)治疗小儿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2例秋冬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杜拉宝,对照组予思密达,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 治疗5d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对小儿水样腹泻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向梅;谢晓丽;程默;罗玉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吗丁啉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等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微量泵泵奶.对照组常规胃管注奶,每2h1次.结果 治疗组在残奶量、奶量、呕吐消失天数上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数上,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应用微量泵泵奶,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长较快,效果优于胃管喂养.

    作者:王宇;黎瑞兰;郑燕;杨林;鲁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格列卫治疗加速期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7例临床报道

    目的 初步评价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格列卫300~800mg/d,并记录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 加速期患者血液学缓解率37.0%;急性变期患者血液学缓解率22.2%.血液学总有效率59.3%.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水肿多见,其为骨骼肌酸痛、乏力、头昏常见;而胸腔积液、头痛、皮疹等少见.结论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耐受且加速期疗效优于急变期.

    作者:高秋英;朱焕玲;刘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绒毛腹腔内种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停经41 d,下腹隐痛3 d,加重5 h入院,血βhCG放射免疫测定25.41ng/ml(正常值<3.1ng/ml),B型超声波提示:盆腔混合性包块,盆腔积液,以右侧输卵管妊娠,于2004年11月18日急诊行腹腔镜下探查术.

    作者:彭军;罗剑儒;郭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IE外科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IE的认识,以期提高IE治愈率.方法 根据术前是否发热,将手术分为感染稳定期手术和感染急性期手术两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近期效果的影响;根据术后近期结局,将手术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探讨术前危险因素对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 外科治疗病死率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病死率,P<0.001.内科治疗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外科治疗平均住院时间,P<0.05.感染稳定期手术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感染急性期手术,P<0.05;而感染急性期手术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显著长于感染稳定期手术.P<0.001.死亡组急性期手术和赘生物直径≥10mm的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术前体温≥38℃和术前Ⅳ级心功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1.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心力衰竭和急性期手术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强因素.结论 外科手术能提高IE的治愈率,外科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时机的把握,非急诊手术应尽量于感染稳定期手术,以减少术后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何东权;石应康;张尔永;肖锡俊;董力;杨建;安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国产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方法 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国产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72例.结果 7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71例,良1例.结论 国产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优良办法.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左心耳血流频谱与复律后左房容积指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左心耳(LAA)血流频谱与患者复律后左房容积指数(LAVI)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29例患者左心耳超声特性,根据左心耳血流频谱将患者分为Ⅰ组[清晰型,峰速≥25/(cm·s),n=21]和Ⅱ组[模糊型,峰速<25/(cm·s),n=8].然后超声观察两组患者复律后第1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LAVI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①与Ⅰ组患者相比,Ⅱ组患者的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排血峰速及左心耳面积变化率显著减小,左心耳内径及面积增大,SEC现象检出率显著增高,而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复律后第1天、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间的L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律后6个月时Ⅰ组患者的LAVI较Ⅱ组显著减小(P<0.05).③与Ⅱ组相比,复律后1个月内Ⅰ组患者LAVI的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6个月内的LAVI的变化率显著增大(P<0.05).④相关分析显示:复律后6个月内患者LACVI的变化率与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排血峰速及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呈正相关(r=0.45,0.35,0.52,P<0.05),而与左心耳内径及面积呈负相关(r=.0.41,-0.44,P<0.05).结论 NV-AF患者LAA血流频谱与复律后左房容积指数的改变密切相关,超声观察LAA有助于判断患者复律后左房容积的变化.

    作者:张平洋;吴成权;董静;曹衡;李劲;何晓虹;张幼祥;张建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腺囊肿伴脂膜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发现血糖升高2年,双下肢皮下结节3个月.患者于2005年3月1日入院,入院前2年体检发现血糖升高,1年前发现胰腺囊肿,3个月前双下肢出现皮下结节,蚕豆大小,从双足部逐渐向小腿、大腿及臀部发展.

    作者:陈子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及白介素-6升高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和IL-6浓度.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和IL-6在对照组呈低度正相关,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可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陶剑虹;李杰;贺涛;李刚;刘明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膜癌病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无特异性,头颅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脑脊液中均查到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转移肿瘤,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葛英;胡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分割式及普通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研究并比较戴用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与普通可摘局部义齿在不同载荷下基牙牙周膜的应力情况.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上颌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缺失伴基牙有Ⅰ度松动的患者的上颌二维断层图像,然后在ANsYS Workbench 软件中分析由Pro/Engineer建立的模型.结果 戴用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与普通可摘局部义齿在斜向、水平及垂直载荷下基牙牙周膜Von mises力的数值范围及分布情况均有明显差异.三种载荷下均为戴用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较小.结论 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有效地起到了保护基牙的作用.这一设计对基牙有Ⅰ~Ⅱ度松动以及牙周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是可行的.

    作者:王敏;范长斌;罗云;满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再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复发的原因,分析全身、局部因素对手术疗效影响的重要性.方法 对1997~2004年期间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经过随访2~3年保守无效的34例患者,通过再次手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术后复发34例:鼻腔各种粘连22例,筛窦病变残余气房10例,上颌窦口阻塞1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8例,上颌窦霉菌团块残留3例.结论 影响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手术技巧、术后随访处理、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叶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脑出血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进行分析,以更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及死亡,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44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小脑出血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起病多见,伴有意识障碍、脑疝形成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高.结论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确诊需行头颅cT或MRI,对出血量多者早期行血肿清除术是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预后与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况及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因素有关.

    作者:明利;刘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合并阑尾炎1例

    患儿,女,20 d,因咳嗽,腹胀,发热5 d,加重伴呕吐1 d入院.既往体健,出生时无窒息.5 d前患儿开始出现咳嗽、腹胀,继而腹胀逐渐加重,伴咳嗽、呼吸急促,1d前患儿腹胀伴呕吐胃内物3次,经院外口服药物治疗1d,患儿上述症状无缓解,频繁呕吐而人院.自病以来,患儿解黄色稀大便,每日1-2次,每次量约30~80g.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肿瘤控制性降压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索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夹闭术及颅内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合理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颅内动脉瘤11例,脑膜瘤9例采用靶控输注系统(8/6/4)法则利用微泵持续输注复合吸入麻醉,对颅内动脉夹闭术及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结果 20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平稳,心率60~90次/min,MAP50~65mmHg;SpO2≥99%,ECG正常,ETCO225~30.结论 合理有效使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精细的麻醉管理对颅内需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手术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唐自跃;张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