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三里穴位下肌注新斯的明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治疗并发腹泻患者的疗效

胡苏

关键词:泄泻/针刺疗法, 穴, 足三里, 新斯的明
摘要: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下肌注新斯的明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治疗并发腹泻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86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并发腹泻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肠内营养同时予以足三里穴位下肌注新斯的明,对照组(43例)肠内营养同时予以洁维乐,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腹泻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2.8±0.6d、9.6±2.4d,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腹泻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4.6±1.2d、11.2±3.2d,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三里穴位下肌注新斯的明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腹泻症状,值得应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黄色素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1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2.59±0.34) min,疼痛程度评分(1.54±1.03)分;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3.18±0.98)min,疼痛程度评分(3.76±1.7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61±0.34),低切黏度(7.56±1.01),血浆黏度(1.51±0.11);对照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98±1.58),低切黏度(8.01±1.64),血浆黏度(1.64±0.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5日至2013年12月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78例),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9例.雷公藤多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雷公藤多苷21mg 3次/d+美洛昔康7.5mg2次/d;美洛昔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美洛昔康7.5mg2次/d.比较治疗前后有效率、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对治疗后4、8周患者血清(VEGF)、VEGFR2水平(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雷公藤多苷组总有效率89.7%,美洛昔康组总有效率82.1%,雷公藤多苷组在改善患者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4周、8周的血清(VEGF)、VEGFR2水平组间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美洛昔康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RA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RA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作用,且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

    作者:刘敏;王培蓉;马方伟;尹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脑尔康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142制作A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0.5mL·d-1);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 (14.3 mL·d-1),均每天一次.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ChaT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大鼠脑内ChaT表达明显增多(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有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二者之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尔康可能通过对ChaT表达的保护作用以及下调AD模型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解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达到防治AD的目的.

    作者: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各组患者VEGF、Ang-1、WOMAC评分、SF-36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

    作者:马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笔者多年益胃活络经验方内服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价证候计分及胃黏膜腺体严重程度,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2.2%较对照组81.1%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证候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病理检查后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利于改善症状、修复胃黏膜腺体,抗炎作用突出.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31例

    目的:探讨自制黄连滴耳液用于急性脓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进行治疗的66例急性脓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31例,对照组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35例,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安全有效,起效快.

    作者:罗恬;王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内服合并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记录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并记录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7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均比治疗前降低(P<0.001),但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结论:与西医规范治疗相比,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可更好的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更快的缓解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腹痛症状和使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何仲瑾;李日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腰腿痛患者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慢性腰腿痛的患者共100例,治疗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将100例患者命名为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探讨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在判断J()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8.13±1.2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陈海涛;韦辉贤;韦庆;张栋;安玉光;高莉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相关检验指标及颈动脉IMT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及与其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为高血压痛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26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及高血压病中夹瘀,并将上述分型患者的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型高血压患者均有脂代谢紊乱,而痰湿壅盛、高血压痛中夹瘀的较其它证型更严重;痰湿壅盛、高血压病中夹瘀的颈动脉IMT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比较增厚;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高血压病中夹瘀的血清HS-CRP水平较其它证型患者升高;高血压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标准,但各证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可作为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姚莉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IL-6、TNF-α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复合电刺激加高脂饮食致大鼠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测定大鼠血浆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从治疗第2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且第3周后降压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P<0.01).结论:脑清通颗粒可降低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大鼠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有关.

    作者:白海侠;严亚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智通络荣脑汤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脑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智通络荣脑汤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脑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联合荣脑通络益智汤,比较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血管阻力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NYHA分级,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底动脉搏动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NYHA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基底动脉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荣脑通络益智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

    作者:王敏;路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加味散偏饮治疗偏头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偏头痛患者均给予加味散偏饮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下降,第二疗程有效率为86.7%,较第一疗程差异显著.结论:口服加味散偏饮对偏头痛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提高.

    作者:杨耀峰;张元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内科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心电图、血压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心电图显示,治疗组显效20例,改善53例.其总有效率为7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42例,改善48例.其降压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检查显示,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大(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压,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胡强;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采用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的8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亚砷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解毒方进行治疗,研究其效果.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I)患者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会朋;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就诊于我院的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芍承气汤加味鼻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重点观察患者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更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CRP、TNF-α、IL-6、IL-8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改善病情,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抗炎作用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姚邴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定经汤加减治疗紧急避孕药致月经失调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定经汤加减联合短效避孕药(妈富隆)对紧急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服用紧急避孕药致月经失调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4例,中药组采用定经汤加减,西药组采用短效避孕药(妈富隆)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9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0.80%,两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能改善月经失调等症状,治疗组对月经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定经汤加减对紧急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晶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方法:中医治疗可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西医治疗功血多采用激素、手术等方法,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按其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各有侧重,疗效显著.

    作者:曾薇薇;周一辰;杨毅沁;祝永鹤;殷岫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从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意愿2组.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口服,100mL/次,2次/d,21d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后AFP、CEA、CA19-9、GGT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F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6.19%,对照组为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总生存期高于对照组,但是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从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对改善AFP、CEA、CA19-9水平具有正向意义,能够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高盐高脂饲料配合自由饮用果糖水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喂饲高盐高脂饲料及自由饮用30%的的果糖水,连续8周.观察大鼠体重等一般状况;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称量内脏脂肪重量并计算肥胖指数(Lee's指数),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Lee's指数、内脏脂肪重量、内脏脂肪重量/体重明显升高,血清FBG、TG、LDL、FINS含量升高,IRI升高,ISI降低.结论:高盐高脂饲料及饮用高糖饮料8周,可成功建立模型.

    作者:杨红莲;段玉红;淡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章永红教授治疗肠癌经验探要

    目的:研究章永红教授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发面的经验,其认为肠癌的基本病机以正气不足为本,湿热瘀毒为标.方法: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祛瘀解毒为基本大法;配合虫类药搜剔逐邪;并注重时时顾护胃气.另外强调饮食调摄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临床实践运用此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肠癌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建美;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