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丽华

关键词:胃炎, 萎缩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脾剂/治疗应用, 益胃活络经验方
摘要:目的:观察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笔者多年益胃活络经验方内服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价证候计分及胃黏膜腺体严重程度,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2.2%较对照组81.1%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证候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病理检查后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利于改善症状、修复胃黏膜腺体,抗炎作用突出.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大半夏汤治疗化疗呕吐的疗效及止呕机理

    目的:观察大半夏汤对化疗呕吐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止呕的临床机理.方法:随机选择至我院进行化疗且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后给予大半夏汤治疗恶心呕吐.中药汤剂由本院药剂室煎制,每剂中药煎2次,分3次服用,每次150mL,3次/d.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度的变化以及疗效变化.使用Karnofsky量表对患者服用大半夏汤前后的体力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其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恶心、呕吐的0度及Ⅰ度患者明显增加,而Ⅱ度、Ⅲ度患者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200例患者中CR36例,PR128例,临床有效率为82.00%,通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发现,大半夏汤对患者身体状况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79.50%.结论:大半夏汤对于化疗呕吐具有明显效果,即能够止呕,又能够补益患者的元气,对于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冯海英;刘建军;吴淑霞;沈建霞;德艳艳;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八脉交会穴与甲钻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收治于我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流变,观察患者有无神经症状的发生以及体征的变化,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主侧患肢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MNCV和SNCV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可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减轻病状,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有效.

    作者:赵俊龙;张素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选取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必要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浆乳方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0.91±0.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2±0.9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浆乳方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朴明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 (P<0.05).治疗组CRP、血沉、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铁艳;陈慕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140例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聚维酮碘溶液外洗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2.86%,98.57%,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长和皮损好转时长,以及溃疡愈合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自拟中药方剂对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更好地增加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鲍爱利;郑春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徐嗣伯《风眩方》述要

    目的:探讨《风眩方》.方法:分析《风眩方》的流传以及风眩病证的概念、成因、治疗等.结果:《风眩方》作者是南朝医家徐嗣伯,它的流传是依靠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卷第十四中,孙思邈全文收载了徐嗣伯的《风眩方》.由于《备急千金要方》的流传,《风眩方》被保留到了今天.结论:徐嗣伯的《风眩方》是一部问世较早的针对内科专病的方书,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

    作者: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六锐胶囊结合西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锐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中国总后卫生部第二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等临床单位的248例(345眼)白内障患者的资料.对照组124例(174眼)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24例(171眼)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之外,加服六锐胶囊,连续用药两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屈光、复视、色觉、视野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视力改善方面,治疗组视力改善显效率为26.5%,改善率为61.6%,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视力改善显效率为16.5%,改善率为50.3%,总有效率为66.8%,两组视力改善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能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下降、屈光改变、复视多视、色觉改变和视野缺损等临床各项症状,尤其是改善视力的效果显著.

    作者:仝警安;王西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目的:了解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现状,明确各种方法的治疗优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万法:回顾近年来关于下肢溃疡的中医、西医临床治疗文献.结论:中医外治本病较西医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但疗效评价标准不一,尚需规范化.

    作者:杨伟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方法:中医治疗可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西医治疗功血多采用激素、手术等方法,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按其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各有侧重,疗效显著.

    作者:曾薇薇;周一辰;杨毅沁;祝永鹤;殷岫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1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2.59±0.34) min,疼痛程度评分(1.54±1.03)分;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3.18±0.98)min,疼痛程度评分(3.76±1.7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61±0.34),低切黏度(7.56±1.01),血浆黏度(1.51±0.11);对照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98±1.58),低切黏度(8.01±1.64),血浆黏度(1.64±0.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9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则在吸入疗法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法治之,连续治疗2周.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3%,喘憋改善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肺功能改善更突出,患儿的住院日、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少,家庭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肺功能,缩短病程,减少患儿复发的次数,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郝英双;赵亚琳;张玉琨;武亚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血活血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补血活血汤治疗宫外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选择保守方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计38例,给予补血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HCG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包块大小变化,观察服药7d后的疗效.以及停经天数、包块大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有2例患者7d后包块消失,HCG达到正常,占5.26%,有7例患者HCG未降低,其中5例患者症状略有改善,2例患者因为急性内出血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经过7d治疗,患者HCG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块大小较治疗前略缩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停经时间看,≤50d的治愈率要高于>50d,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包块大小来看,≤4cm的治愈率要高于>4cm,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个痊愈患者出现在停经时间≤50d,包块大小≤4cm的范围内.结论:补血活血汤对宫外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停经时间短、包块小的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林文静;张静;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C片以及袋装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为1周期,经过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抗体效价改变、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发生病例黄疸的比例、脐带血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红蛋白(Hb),Apgar5分钟评分以及体重的对比分析,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期后,两组不同效价的患者分布无差异.第2周期后,治疗组的低效价人数显著增加,高效价人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新生儿TBIL和病理性黄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但Hb、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今后临床中使用.

    作者:季相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王自平“活血逐瘀固冲三步法”治疗血瘀崩漏经验

    目的:总结王自平教授“活血逐瘀固冲三步法”治疗血瘀崩漏经验.方法:跟师临证学习,整理、归纳、总结其对血瘀崩漏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方法、用药特点,并举老师治愈典型病案.结论:其经验为第一步,活血祛瘀;第二步,逐瘀止血;第三步,固冲止血.重视青春期、生育期和绝经过渡期崩漏的不同病机特点,辨证施治,选择用药,强调在治疗时保留原有月经周期.

    作者:露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采用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的8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亚砷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解毒方进行治疗,研究其效果.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I)患者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会朋;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月经的第1~5天均给予曲普瑞林肌肉注射治疗,3.75mg/次,1次/4周,连续治疗3次后停止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1次/5粒,3次/d,连续治疗24周.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中CA125含量;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26/32)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子宫体积以及痛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两组均无肝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给予曲普瑞林治疗的同时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脑尔康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142制作A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0.5mL·d-1);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 (14.3 mL·d-1),均每天一次.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ChaT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大鼠脑内ChaT表达明显增多(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有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二者之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尔康可能通过对ChaT表达的保护作用以及下调AD模型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解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达到防治AD的目的.

    作者: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64例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法随机将64例哮喘患者划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和扩张支气管,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疗法,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88%,较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FEV1、FEV1%以及PEFR等指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的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章永红教授治疗肠癌经验探要

    目的:研究章永红教授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发面的经验,其认为肠癌的基本病机以正气不足为本,湿热瘀毒为标.方法: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祛瘀解毒为基本大法;配合虫类药搜剔逐邪;并注重时时顾护胃气.另外强调饮食调摄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临床实践运用此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肠癌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建美;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5日至2013年12月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78例),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9例.雷公藤多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雷公藤多苷21mg 3次/d+美洛昔康7.5mg2次/d;美洛昔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美洛昔康7.5mg2次/d.比较治疗前后有效率、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对治疗后4、8周患者血清(VEGF)、VEGFR2水平(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雷公藤多苷组总有效率89.7%,美洛昔康组总有效率82.1%,雷公藤多苷组在改善患者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4周、8周的血清(VEGF)、VEGFR2水平组间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美洛昔康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RA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RA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作用,且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

    作者:刘敏;王培蓉;马方伟;尹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