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

郝英双;赵亚琳;张玉琨;武亚茹

关键词:哮喘/穴位疗法, 儿童, 穴, 定喘, 大椎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9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则在吸入疗法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法治之,连续治疗2周.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3%,喘憋改善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肺功能改善更突出,患儿的住院日、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少,家庭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肺功能,缩短病程,减少患儿复发的次数,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C片以及袋装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为1周期,经过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抗体效价改变、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发生病例黄疸的比例、脐带血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红蛋白(Hb),Apgar5分钟评分以及体重的对比分析,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期后,两组不同效价的患者分布无差异.第2周期后,治疗组的低效价人数显著增加,高效价人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新生儿TBIL和病理性黄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但Hb、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今后临床中使用.

    作者:季相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洗心汤加减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痰浊蒙窍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洗心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辨治痰浊蒙窍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94例痰浊蒙窍证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加用洗心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用证候积分进行评价;评估认知损害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检测血脂水平变化,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1%,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证候积分变化更明显,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更为明显,其MMSE评分降低程度、ADL评分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更为突出,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心汤加减联合奥拉西坦辨治痰浊蒙窍证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与改善脂质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康萍香;齐晓霞;高霞;刘耀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各组患者VEGF、Ang-1、WOMAC评分、SF-36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

    作者:马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小儿口腔黏膜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口泰漱口液组和甘草泻心汤组各43例.口泰漱口液组给予口泰漱口液漱口,甘草泻心汤组给予口服甘草泻心汤;治疗5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5d后,甘草泻心汤组总有效率为97.67%,口泰漱口液组总有效率为83.72%,甘草泻心汤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泰漱口液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许楠;郭建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64例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法随机将64例哮喘患者划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和扩张支气管,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疗法,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88%,较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FEV1、FEV1%以及PEFR等指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的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Sa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变;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69.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血糖,使其病情能得到一定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志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60例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小儿泻速停颗粒为对照,将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60例口服健脾止泻宁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模拟剂,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泻速停颗粒和健脾止泻宁颗粒模拟剂,剂量及服药次数依患儿年龄而定,两组疗程均为3d,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结果:两组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6.67%、对照组86.67%;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8.33%、对照组86.67%;止泻时间比较,治疗组28.38±11.23h,对照组34.65±13.69h;上述各疗效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受试者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小儿泻速停颗粒.

    作者:牛俊岩;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脑尔康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142制作A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0.5mL·d-1);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 (14.3 mL·d-1),均每天一次.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ChaT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大鼠脑内ChaT表达明显增多(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有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二者之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尔康可能通过对ChaT表达的保护作用以及下调AD模型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解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达到防治AD的目的.

    作者: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患者血脂水平与中医体质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调节受损不同体质人群的血脂特点,为中医早期“治未病”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糖调节受损病例共计123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为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和气郁质,进行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观察不同体质受试者的血脂特点.结果:123例IGR患者中,湿热质与痰湿质的TG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与各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湿热质的LDL-C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与阴虚质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糖调节受损的人群中应当对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的人群加强血脂干预措施,对延缓糖调节受损状态向糖尿病阶段发展可能具有有利的影响.

    作者:段玉红;高泓;高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徐嗣伯《风眩方》述要

    目的:探讨《风眩方》.方法:分析《风眩方》的流传以及风眩病证的概念、成因、治疗等.结果:《风眩方》作者是南朝医家徐嗣伯,它的流传是依靠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卷第十四中,孙思邈全文收载了徐嗣伯的《风眩方》.由于《备急千金要方》的流传,《风眩方》被保留到了今天.结论:徐嗣伯的《风眩方》是一部问世较早的针对内科专病的方书,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

    作者: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月经的第1~5天均给予曲普瑞林肌肉注射治疗,3.75mg/次,1次/4周,连续治疗3次后停止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1次/5粒,3次/d,连续治疗24周.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中CA125含量;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26/32)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子宫体积以及痛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两组均无肝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给予曲普瑞林治疗的同时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方法:中医治疗可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西医治疗功血多采用激素、手术等方法,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按其发病年龄、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分别论治,各有侧重,疗效显著.

    作者:曾薇薇;周一辰;杨毅沁;祝永鹤;殷岫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杨震教授应用清肝化郁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则

    杨震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颇丰.尤在肝胆病方面,更是匠心独具.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脂肪蓄积和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1],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近年来,NAFL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NAFL是西医病名,属于中医“积聚”“瘀证”“痰浊”“痞满”等范畴[3].杨老师认为其主要病因在于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共同损伤肝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肝失疏泄,郁久化热结于肝络而发病.并将本病命名为“肝疳”.《内经》日:“数食肥,令人内热;数食甘,令人中满.盖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命名日疳.”病机特点为肝经郁热,痰瘀阻络.

    作者:黄欣;王海洋;孙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10d治疗疗效以及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经过10d治疗,28例痊愈,痊愈率为56.00%,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儿13例痊愈,痊愈率为26.00%,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以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咯痰、肺部哆音等消失时间以及X-ray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能够缩短病程,减轻小儿痛苦,可以在临床应用.

    作者:康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半夏汤治疗化疗呕吐的疗效及止呕机理

    目的:观察大半夏汤对化疗呕吐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止呕的临床机理.方法:随机选择至我院进行化疗且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后给予大半夏汤治疗恶心呕吐.中药汤剂由本院药剂室煎制,每剂中药煎2次,分3次服用,每次150mL,3次/d.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度的变化以及疗效变化.使用Karnofsky量表对患者服用大半夏汤前后的体力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其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恶心、呕吐的0度及Ⅰ度患者明显增加,而Ⅱ度、Ⅲ度患者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200例患者中CR36例,PR128例,临床有效率为82.00%,通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发现,大半夏汤对患者身体状况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79.50%.结论:大半夏汤对于化疗呕吐具有明显效果,即能够止呕,又能够补益患者的元气,对于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冯海英;刘建军;吴淑霞;沈建霞;德艳艳;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IL-6、TNF-α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复合电刺激加高脂饮食致大鼠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测定大鼠血浆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从治疗第2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且第3周后降压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P<0.01).结论:脑清通颗粒可降低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大鼠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有关.

    作者:白海侠;严亚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章永红教授治疗肠癌经验探要

    目的:研究章永红教授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发面的经验,其认为肠癌的基本病机以正气不足为本,湿热瘀毒为标.方法: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祛瘀解毒为基本大法;配合虫类药搜剔逐邪;并注重时时顾护胃气.另外强调饮食调摄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临床实践运用此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肠癌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建美;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笔者多年益胃活络经验方内服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价证候计分及胃黏膜腺体严重程度,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2.2%较对照组81.1%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证候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病理检查后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利于改善症状、修复胃黏膜腺体,抗炎作用突出.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 (P<0.05).治疗组CRP、血沉、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铁艳;陈慕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脾汤内服联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脾汤内服配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出评价.结果:手术治疗后,治疗组97.8%的患者均完全治愈,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为2.2%,对照组为26.2%,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痔的临床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恢复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王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