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平;王豪;张力;徐军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逐年发病趋势及特征.方法选择5195例新入院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统计分析其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和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①住院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从2001年的3.35%上升至2004年的6.71%;②各年龄段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无性别差异;③中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显著高于青年肺结核患者;④两病合并城市乡镇显著高于农村.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有增加趋势,糖尿病对结核病的预后影响显著,应加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
作者:岳冀;吴桂辉;鲁小莉;黄晓秋;李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正确而快速的环甲膜穿刺在无法施行人工通气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然而,许多麻醉医师尚未施行过该项操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人体模型上,用40s或更短的时间完成经皮环甲膜穿刺所需的少训练次数.方法所有志愿者观看示教录像了解操作步骤后,使用备好的经皮环甲膜穿刺扩张急救设备,在人体模型上连续进行10次穿刺,记录每次从皮肤定位至气道通气的时间.如每次操作能在40s或少于40s的时间内完成,即为穿刺成功;若连续3次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则认为已达到平台水平.结果本实验发现10次操作的环甲膜穿刺时间均有差异(P<0.001),且第4次操作前的连续3次操作时间亦有差别,在第4次穿刺操作后已达到平台;而其成功率则在第5次操作后不再有明显增加(第4、第5、第6和第7次的成功率分别为94%,96%,96%和96%).结论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环甲膜穿刺训练,能够缩短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提高成功率.至第5次操作时,已有96%的参与者能够在40s或更短时间内完成穿刺.故本研究建议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困难气道的医务人员,应利用人体模型连接进行5次该项训练,或直至其穿刺时间达到40s或短于40s为止.使操作者熟练掌握该技术而不至生疏的佳训练间隔时间,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姚俊岩;王泉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宫颈癌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宫颈(为对照组,10例)和宫颈癌(≤Ⅰb组,20例;≤Ⅱb组,15例)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为(44.23±13.85)ng/L;宫颈癌<Ⅰ b组病变组织VEGF水平(75.68±21.32)ng/L,宫颈癌<Ⅱb组病变组织VEGF水平为(65.45±24.83)n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理分化程度为高、中、低分化者的VEGF表达分别为(64.64±24.35)ng/L、(67.93±19.87)ng/L和(73.2±23.57)n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78.85±24.32)ng/L和(65.78±24.94)n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在子宫颈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作者:叶卫莲;陈慧清;杨碧红;詹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是以暴发起病,快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的以肺弥漫性损害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例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NSCLC的疗效.方法18例NSCLC中鳞癌13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中心型者前期采用常规放射治疗,2.0Gy/次,5次/周,总剂量40.0Gy,后程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30.0Gy.再程放射治疗者和外周型者对病灶直接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50.0Gy,外周型者患侧肺门及纵膈淋巴引流区常规预防照射,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0Gy.结果18例近期疗效4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88.8%(16/1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27.8%;5.6%.结论 3DCRT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更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卢军;蔡明伟;祝朝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CT显示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g·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头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
作者:龙霄翱;王东军;陈兵;赵革灵;罗学忠;陈立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镇痛方法,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方法观察60例前列腺摘除术病人术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前列腺摘除术患者.结论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俊芳;尹建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老年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29例老年人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15例,14例),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中剂量100mg/(kg·d),静脉滴注5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升至≥50×109/L,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发生脑梗死及心绞痛各1例,应用中剂量丙种球蛋白者无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老年人ITP患者血小板水平,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诱发心脑血管缺血的潜在危险,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者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更适用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春森;王晓冬;张晋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双踝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内、外踝骨折45例,其中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9例;双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15例;三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21例.在手术治疗上,9例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者外踝用4~6孔钢板内固定,用可吸收螺钉通过钢板将腓骨胫骨固定,有1例出现内侧三角韧带裂伤,先行三角韧带修复;双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者,先行外踝复位,用可吸收螺钉通过钢板孔将腓骨胫骨固定,再行内踝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三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者,先行后踝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再行外踝复位,用可吸收螺钉通过钢板孔将腓骨胫骨固定,后行内踝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2年随访优良率为95%.结论内踝、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具有它的特殊性,主张应手术复位内固定,可吸收螺钉固定内踝和后踝骨折,可吸收螺钉通过钢板将腓骨胫骨固定.
作者:宋玉光;叶蜀新;谢小平;江伟;余游;吴智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Ⅳ度裂伤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术后外阴清洁,饮食管理,大便控制,康复指导.结果全部病例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控制及性生活满意.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会阴Ⅳ度裂伤修补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渠;刘玲芳;江酉琼;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以孕产妇为中心,对孕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使其感受到温馨和关爱.方法通过产前开办孕妇学校、优化住院环境、开展温馨接诊、推行首问负责制、开展服务过程人性化、为出院产妇送温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人性化护理.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密切了孕产妇与护士的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使孕产妇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家庭感;通过这种服务,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赢得了孕产妇对医院和科室的信任,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姚建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术,10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膀胱尿道镜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TUR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晓秋;姜雄;王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种无痛措施在门诊老年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门诊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采用异丙酚加少量芬太尼,B组用异丙酚,C组选异丙酚加少量咪唑安定作无痛处理,观察每组病例检查前、中、后NIBP、ECG、HR、SpO2%,同时观察各组检查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梦幻发生以及苏醒及滞留时间.结果3组病人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心率也减慢,单用异丙酚时更明显,但苏醒较快,滞留时间短;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时间长短无差别;当加用芬太尼或咪唑安定时,异丙酚用量可减少,但苏醒稍慢、滞留观察时间延长.结论异丙酚复合少量芬太尼,单用异丙酚以及异丙酚复合少量咪唑安定均能满足老年患者门诊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要求,同时检查中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也必不可少.
作者:万永灵;周木香;李祥奎;许婷;齐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两种体位对腰椎穿刺后头痛、舒适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佳腰穿后体位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1组128例去枕平卧6h,另1组110例垫枕卧位,观察两组头痛的影响;垫枕卧位中83例病人采用自身比较两种体位舒适度的影响.结果两组头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度的比较,垫枕卧位明显优于去枕卧位P<0.005.结论腰穿后病人垫枕卧位优于去枕卧位.
作者:陈茂君;吴孟航;彭登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钥匙细菌污染情况,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我院所有病区26把钥匙,采样监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菌落记数及细菌鉴定.结果被调查的26把钥匙全部有细菌污染,计数低的为6CFU/cm2,高的为301CFU/cm2,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菌落数<10CFU/cm2的只有2把(7.7%),>10CFU/cm2的有24把(92.3%).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结论病区钥匙污染严重,污染菌谱与我院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相一致,故必须重视病区钥匙的清洁消毒.
作者:侯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结果22例共结扎264处,每例结扎2次,共结扎12处,100%止血成功,早期再出血率为4.5%.结论EVL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和可重复进行等优点,主要适合于重度和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
作者:钟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矫治乳牙反(牙合)时,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传统的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是以单臂卡,箭头卡或邻间钩等获得固位力.
作者:李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目前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报道较多,但右室受累不多见.认识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特异性征象,准确诊断,减少误诊,争取治疗时间,延长病人生存期有积极意义.本组病例属于同一家族成员,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丽;张正兰;曾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LASIK术前415例(789眼)高度近视眼散瞳后行三面镜检查并作眼底记录.结果检出周边视网膜退行性病变268眼(33.97%),其中格子样变性87眼(32.46%),视网膜裂孔37眼(13.43%),采用氩离子激光仪对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施行预防性光凝.结论LASIK术前对高度近视眼散瞳行三面镜检查非常重要,应作为常规,必要时光凝治疗.
作者:严晓利;唐晓昭;廖志强;欧阳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呼吸内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期间,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单腔)代替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大量胸腔积液11例,效果好,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艳;朱再志;戚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