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渠;刘玲芳;江酉琼;张琳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AP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肝脏损害程度、病程与转归等.结果半数以上的AP患者发生了肝脏损害,重型胰腺炎、轻型胰腺炎肝脏损害发生率高、损害重、肝功能恢复慢;胆源性AP比其他原因致AP患者肝脏损害程度重.结论肝脏损害是AP常见的临床表现,肝脏损害程度与AP病情呈正相关,肝脏损害使AP病情加重,病程延长.
作者:刘芳;徐玲素;李洪林;李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并掌握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对4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6min.结论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胡兴平;王豪;张力;徐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韦格纳肉芽肿(WG)为一罕见的多系统疾病.1949年由Wegener首先报道.其特征为坏死型肉芽肿性血管炎,累及上呼吸道、肺、肾.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患者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谭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35岁.主因进行性左半身麻木,肢体无力,吐词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瘫,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低,痛觉过敏,Babinski征(-).左上肢及右侧肢体正常.头颅CT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约4cm×4cm×3cm大,强化明显.术前诊断:右侧顶叶胶质瘤.全麻下行跨中线右颞顶瓣入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右侧顶叶与大脑镰之间,并深入脑组织,边界清楚,质软,呈灰褐色,肿瘤内有一囊腔,整个囊腔有完整的光滑囊壁,放出淡黄色液体约8ml,肿瘤蒂位于大脑镰,全切除肿瘤.术后病检示:囊性脑膜瘤(Ⅱ型).术后1个月患者左下肢肌力恢复到Ⅳ级.
作者:张晓荣;杨述飞;张仕才;吴蜀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肢体动脉血栓的价值.方法10例患者,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血栓阻塞后,留置导管,以微泵经导管泵入尿激酶5~10万U/h,同时静脉滴注肝素钠5000U/d,行溶检、抗凝治疗.结果动脉完全开通,临床症状缓解7例,动脉部分开通,临床症状减轻2例,动脉完全未开通1例,总有效率90%.溶栓过程中出现出血并发症2例.结论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是治疗肢体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林;官泳松;周翔平;李肖;刘源;贺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与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16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结果以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液检查(EPS)为评定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比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好.
作者:朱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莪术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莪术油注射液10mg/(kg·次),1次/d,对照组予病毒唑静脉滴注10~15mg/(kg·次),1次/d,两组均同时口服思密达、丽珠肠乐.结果治疗4d后,治疗组有效44例(95.65%),对照组有效26例(81.25%),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莪术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学琴;张善云;刘西;陈清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5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以大蒜素治疗(治疗组)82例,并与病毒唑治疗者(对照组)76例作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17%,91%;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45%,33%,78%,显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颜美玲;龚晓辉;李启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凹陷性颅骨骨折一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凹陷性颅骨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应用生物胶粘和自体颅骨碎片,一次性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结果发生颅内感染的可能性极小,本组仅1.4%.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成形区与颅骨穹窿的弧度基本一致,颅骨X线片检查部分病例已骨性愈合,无死骨形成.结论该法简便、适用,既避免了第2次手术的痛苦,又能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德尧;唐建;丁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酌情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刘新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重要的原因在于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基础因素[1].我们对27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物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观察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钥匙细菌污染情况,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我院所有病区26把钥匙,采样监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菌落记数及细菌鉴定.结果被调查的26把钥匙全部有细菌污染,计数低的为6CFU/cm2,高的为301CFU/cm2,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菌落数<10CFU/cm2的只有2把(7.7%),>10CFU/cm2的有24把(92.3%).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结论病区钥匙污染严重,污染菌谱与我院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相一致,故必须重视病区钥匙的清洁消毒.
作者:侯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Ⅳ度裂伤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术后外阴清洁,饮食管理,大便控制,康复指导.结果全部病例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控制及性生活满意.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会阴Ⅳ度裂伤修补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渠;刘玲芳;江酉琼;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术,10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膀胱尿道镜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TUR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晓秋;姜雄;王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中毒抢救指南电子咨询的更完美方式.方法应用Delphi 7.0和SQL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语言来封装知识库,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结果提供了方便快捷和近乎完美的电子咨询服务.结论中毒抢救指南电子咨询系统有助于临床解决疑难问题,是医务人员的良师益友.
作者:余江平;王东;宁红;贺德辉;饶友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体外观察顺铂和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定联合应用顺铂及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效应.结果顺铂与蒿甲醚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单用和联用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效应也增加;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明显小于两药单独使用时的中效浓度(顺铂减少34.5%,蒿甲醚减少97.2%);两药大剂量合用时CI<1,小剂量合用时CI>1;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P>0.05).结论顺铂与蒿甲醚的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较单用时明显减小,在两药小剂量联用时表现为拮抗效应,大剂量为协同效应,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
作者:钱海洪;胡义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单侧声带麻痹(Un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由喉肌肌病,喉肌运动神经紊乱所引起的声带运动障碍,是一侧声带失去内收、外展和正常张力的病理现象,使喉部原有的发音、保护和呼吸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声嘶、误吸等临床症状.声带麻痹的原因有头颈胸手术后,甲状腺癌,食管癌,肺癌及外伤,脑血管病变,多发性神经炎等.诱发因素有感冒,发热等.单侧声带麻痹的治疗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手术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即刻和延期手术.即刻手术指在外伤及手术中探查发现有喉返神经(RLN)受压或断裂者,术中积极行喉返神经减压、修复或移植术,恢复喉返神经功能.如延误时机,声嘶无恢复者可延期采用注射介质法,喉支架术,神经移植术等恢复声带功能.应根据患者的要求,损伤的方式,声带麻痹的程度及有无环杓关节固定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单侧声带麻痹的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声嘶问题.在疗效评定方面,多以言语音质进行评定.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对现行公认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及其疗效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邹凌;刘世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9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开胸手术,痊愈出院.结论对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误诊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俞永康;丁盛;刘宝玉;姜建青;周凯;吴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CT显示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g·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头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
作者:龙霄翱;王东军;陈兵;赵革灵;罗学忠;陈立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镇痛方法,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方法观察60例前列腺摘除术病人术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前列腺摘除术患者.结论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俊芳;尹建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