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连
患儿,男,8岁.因发热、皮疹3d,血尿1d入院.患儿半年前确诊为额叶癫痫,予以口服拉莫三嗪治疗效果欠佳,不能完全控制发作,故于入院前10d开始口服卡马西平0.1g,2次/d.服药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同时口唇及耳郭处出现水疱、大庖,并迅速破溃出血.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61岁,体重44kg.因胆管癌术后1年,腹胀3个月入院.术前诊断为胆管癌术后腹腔内转移,重度腹水.拟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主动脉弓钙化,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作者:何伟;左云霞;刘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取环手术前行宫颈扩张,并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行宫腔镜手术62例,其中因月经紊乱经宫腔镜及B超联合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2例,均行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因取环失败,进一步行宫腔镜取环术30例,均取环成功,以上宫腔镜术前均行宫颈球囊扩张.结果 宫腔镜手术前行宫颈球囊扩张,利于手术器械进入宫腔及进一步手术操作,是宫腔镜手术前宫颈扩张的有效方法.结论 宫腔镜术前行宫颈球囊扩张,操作简单,成本低,是一种有效扩张宫颈的方法,易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闫燕;李东川;马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症患者前后及免疫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癌痛患者应用三阶梯止痛治疗分别口服布洛芬、曲马多、美施康定三阶梯止痛药物.疼痛降级后加用胸腺肽和参芪扶正胶囊免疫调节药物,分别于疼痛时、疼痛降级后测定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补体C3.结果 疼痛降级后细胞免疫CD4明显升高,CD8较前下降,CD4/CD8比值上升;体液免疫IgG,IgM,C3明显升高(P<0.01),IgA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癌痛降级机体免疫水平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加用胸腺肽、参芪扶正胶囊治疗,进一步恢复失调的机体免疫平衡状态,对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建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腔内置管引流以缓解急性压迫症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急危患者微创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对14例车祸伤后血胸、12例血气胸、7例自发性气胸、16例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行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气积液.结果 置管一次成功率100%,置管引流1~2h后压迫症状明显缓解,引流速度缓而彻底,损伤小,未出现管道脱落、感染、出血、胸膜反应、复张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未出现血尿等.结论 用Seldinger法行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气积液以缓解急性压迫症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创伤小、用途广,在急危患者微创治疗方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贤英;朱礼坤;甘辞海;徐陶;李渊;梅松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家族史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20例,经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对治疗前后血瘀证证候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7例冠心病血瘀证有家族史的病例组无明显疗效,而13例无家族史的病例取得明显疗效.结论 有家庭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可能具备更复杂的遗传背景,而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难度,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作者:李炜弘;严石林;丁维俊;王庆国;王米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76岁.因反复左侧腰痛伴左下肢痛8年,加重9d入院.入院前8年无明显诱因于夜晚睡觉时左腰痛伴左下肢疼痛,无牵涉痛及放射痛,无肢体麻木,尿急、尿频、尿痛,于当地医院抗感染(具体不详)好转.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自服药缓解.
作者:杨帆;刘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方形埋线悬吊术治疗105例(165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结果 105例患者重度上睑下垂全部得到矫正,其中2例因悬吊高度不够需要再次手术调整,2例发生缝线的排斥反应,于术后6个月拆除缝线,排斥反应消失,上睑没有再次下垂.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无须住院治疗,费用低、痛苦小,达到外科手术微创,效果可靠持久,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优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虹;岑瑛;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64岁.28年前患者因甲亢而行手术治疗,10年前出现畏寒、食欲减退、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曾在外院对症治疗无好转.
作者:刘翔;徐书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细胞免疫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细胞免疫.B7家族作为抗原提呈过程中的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其成员近年陆续发现,它们可使TEC发挥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B7家族成员及其在TEC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作者:全大勇;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对膀胱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2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术前行膀胱镜检查,1例开放行肿瘤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除术.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随访6个月、1年、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是可根治性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作者:陈长选;刘书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6例住院确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6例患者出现继发癫痫32例(7.88%),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81.25%(26/32),迟发性癫痫为18.75%(6/32).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以皮质病变居多,占78.57%,可见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P<0.01),且以单纯部分运动发作居多,占43.75%.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高,且病灶在皮质范围者易出现继发癫痫,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思迅;宋春江;曾尚霞;钟晓闵;龙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2006年外科治疗29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良性肿瘤手术切除,3例恶性肿瘤中2例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手术后15个月肝转移再次行原位肝移植术(OLT).良性肿瘤均痊愈;随访恶性肿瘤中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8个月死于难治性低血糖,1例OLT初步疗效满意.结论 胰岛素瘤外科手术效果较好,治疗重点在于肿瘤的术中定位、术式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吕波;邓小凡;文天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从我院573例手术患者中筛选出54例不典型病例.其中定位体征不明确37例,辅助检查(CT或MRI)与查体体征不符合17例.以上患者均为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坚持要求手术者.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切除椎间盘,术后卧床休息2~3周.结果 全部患者无并发症.随访41例按Nakai疗效评定分级属优27例,良8例,可3例.随访8个月至4年总体有效率为92.68%.结论 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仍可考虑进行MED手术.
作者:周强;侯伟光;丁小川;刘德胜;张强;刘煊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89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肿瘤及不同病种骨转移瘤患者136例,按148MBq/(人·次)确定给药剂量,89SrCl2由肘静脉一次性注射.以疼痛程度和疼痛频率及疼痛得分的变化衡量止痛效果,以病灶数目或大小的变化判断病灶疗效,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减轻率为71.3%(97/136),其中消失率为22.1%(30/136),表明疼痛程度明显缓解(u=5.361,P<0.01);77.2%(105/136)的患者疼痛频率下降,疼痛次数明显减少(u=4.589,P<0.01),其中35例疼痛不再发作.疼痛评分由(7.54±3.29)降低至(4.19±4.38),降低显著(t=6.865,P<0.01).病灶数目或大小减少25%以上者占45.6%(62/136).89SrCl2对鳞癌疼痛程度、频率缓解分别为85.7%(30/35)、88.6%(31/35),病灶改善率为57.1%(20/35).各指标在4种肿瘤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病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89SrCl2对不同病种骨转移癌的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病灶.89SrCl2对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病种的骨转移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宏斌;戴德银;彭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青霉素、苯唑西林钠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青霉素与苯唑西林钠联合及头孢呋辛钠治疗5d,比较其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平均退热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退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总有效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d平均所花药费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药物青霉素、苯唑西林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仍然有效,且价格低廉,不宜盲目选用高档抗生素.
作者:孟帅;冯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卡铂联合IL-2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卡铂、IL-2及卡铂和IL-2联合治疗3组,先抽尽胸液后单独注入卡铂、IL-2及卡铂和IL-2联合注入,每周1次,3~4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卡铂和IL-2联合治疗总有效率89.74%,卡铂治疗总有效率62.86%,IL-2治疗总有效率65.71%,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卡铂、IL-2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及包裹性积液的产生.结论 卡铂联合IL-2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刘学芬;任必勇;张力;王贤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32例术前宫腔镜诊断为宫内良性病变者行病灶电切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19例肌瘤切除者(含3例合并息肉切除)月经均恢复正常;9例单纯息肉切除者6例月经恢复正常,2例经量减少,1例多发息肉术后6个月复发行息肉加部分内膜切除治愈;3例子宫腺肌瘤切除者月经恢复正常;胎盘部分植入1例,术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具有疗效显著、微创、恢复快、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琪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工踝关节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介入康复,对4例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期的功能锻炼及指导.结果 4例踝关节置换随访中发现,3例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结果恢复满意;1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疼痛、肿胀无明显改善,在外院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 踝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要求高,系统而持续康复锻炼对其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曾礼学;何义平;王雨;王子明;赵玉峰;王爱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胸部外伤的抢救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87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治疗的胸部外伤582例的抢救和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582例病例中,治愈好转率96%,死亡23例,病死率4%.结论 胸部外伤通过早期及时抢救和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波;梁舸;徐鹏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