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手术前宫颈球囊扩张62例临床分析

张英;闫燕;李东川;马庆

关键词:妇科手术, 宫腔镜, 宫颈球囊扩张
摘要:目的 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取环手术前行宫颈扩张,并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行宫腔镜手术62例,其中因月经紊乱经宫腔镜及B超联合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2例,均行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因取环失败,进一步行宫腔镜取环术30例,均取环成功,以上宫腔镜术前均行宫颈球囊扩张.结果 宫腔镜手术前行宫颈球囊扩张,利于手术器械进入宫腔及进一步手术操作,是宫腔镜手术前宫颈扩张的有效方法.结论 宫腔镜术前行宫颈球囊扩张,操作简单,成本低,是一种有效扩张宫颈的方法,易推广应用.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病毒性肝炎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经济合理,便于临床实施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3年中治疗的儿童病毒性肝炎病例87例,按住院天数分为两组:实验组(住院天数≥14d)和对照组(住院天数<14d),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 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占57.5%;发热、腹痛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实验组谷丙转氨酶(ALT)恢复率和下降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恢复率和下降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急性肝炎时ALT是肝功能较敏感的指标,经14d以上治疗的患儿恢复较好;AST则是较稳定的指标,其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作者:夏嘉陵;朱渝;蒋虹;万朝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同母乳喂养管理对早期婴儿喂养及发育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母乳喂养管理方式对早期婴儿喂养、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来我院儿保的1个月婴儿按不同的母乳喂养管理方式分组统计喂养现状、体重及身高并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母乳喂养管理的婴儿在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体重的增长高于一般母乳喂养管理的婴儿;两组婴儿身高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母乳喂养管理有利于提高1个月婴儿的全母乳喂养率和体重增长.

    作者:孙钦;陈思;朱雪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

    患者,男,64岁.发现左侧乳房包块1年余.1年多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晕处一包块,大小约2cm×2cm,较硬,边界清楚,无红肿、疼痛,未重视.包块近2个月长大.

    作者:段明松;杨汉勇;苏加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冠心病血瘀证家族史背景与疗效相关性初探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家族史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20例,经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对治疗前后血瘀证证候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7例冠心病血瘀证有家族史的病例组无明显疗效,而13例无家族史的病例取得明显疗效.结论 有家庭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可能具备更复杂的遗传背景,而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难度,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作者:李炜弘;严石林;丁维俊;王庆国;王米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从我院573例手术患者中筛选出54例不典型病例.其中定位体征不明确37例,辅助检查(CT或MRI)与查体体征不符合17例.以上患者均为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坚持要求手术者.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切除椎间盘,术后卧床休息2~3周.结果 全部患者无并发症.随访41例按Nakai疗效评定分级属优27例,良8例,可3例.随访8个月至4年总体有效率为92.68%.结论 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仍可考虑进行MED手术.

    作者:周强;侯伟光;丁小川;刘德胜;张强;刘煊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为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及术后复发的患者.给予OXA、CF、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B超、CT,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全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5.9%,其中CR 6例、PR 33例.结论 本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中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浩;程朋;张涛;张汝;张西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改良翼点入路手术与小骨窗清除术预后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与41例小骨窗清除术比较.结果 ADL评定疗效.改良翼点组:Ⅰ级17.1%,Ⅱ级24.4%,Ⅲ级29.3%,Ⅳ级17.1%,Ⅴ级2.4%,死亡9.8%,恢复良好(达Ⅲ级以上)70.7%;小骨窗组:Ⅰ级9.8%,Ⅱ级12.2%,Ⅲ级14.6%,Ⅳ级29.3%,Ⅴ级4.9%,死亡29.3%,恢复良好36.6%.P<0.05.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与小骨窗清除术相比,具有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可及时有效的解除脑疝对脑干的压迫,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陈三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降低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中出血的措施——术前DSA血管栓塞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DSA血管栓塞经验.方法 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例术前采用NBCA、另3例用PVA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瘤体永久栓塞,3d后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均1次栓塞成功.在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耗时10~30min,术中出血量150~300ml,明显低于明胶海绵栓塞病例.术后CT检查提示肿瘤切除彻底.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永久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优于国内普遍采用的明胶海绵暂时性栓塞.

    作者:张勤修;刘世喜;覃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6例住院确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6例患者出现继发癫痫32例(7.88%),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81.25%(26/32),迟发性癫痫为18.75%(6/32).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以皮质病变居多,占78.57%,可见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P<0.01),且以单纯部分运动发作居多,占43.75%.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高,且病灶在皮质范围者易出现继发癫痫,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思迅;宋春江;曾尚霞;钟晓闵;龙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肺癌组织MMP-7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质溶解素(matrilysin,MMP-7)的表达,探讨重组基质溶解素(rMMP-7)和脂质体-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de of matrilysin by liposome transfection,LIPO-MAON)对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①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MMP-7表达;②MMT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MP-7和LIPO-MOAN作用下A549和HUVEC的增殖及MMP-7-mRNA表达.结果 57例肺癌组织47例MMP-7表达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2.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rMMP-7能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LIPO-MAON对A549细胞增殖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对HUVEC增殖,仅高浓度的rMMP-7(0.75、1.0μg/ml)有促进作用,而LIPO-MAON对其增殖无抑制作用.RT-PCR结果表明,HUVEC不表达MMP-7-mRNA;rMMP-7能增加A549细胞MMP-7-mRNA的表达,LIPO-MAON可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7表达阳性率为82.5%,MMP-7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MMP-7-mRNA表达,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MMP-7能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志新;徐飞;谢启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麻醉诱导中发生严重缺氧1例

    患儿,男,9岁,体重22kg.因夜间鼾声,声嘶7+年以喉乳头状瘤收入院.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喉乳头状瘤激光冷切术.患儿家属述患儿平日体健,白天活动不受影响,而在睡觉后可闻及鼾声,并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喉CT检查示:假声带前联合壁一软组织肿块影,向上突入喉前庭,强化明显,大小约0.5cm×0.5cm×1cm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

    作者:李倩;罗朝志;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32例术前宫腔镜诊断为宫内良性病变者行病灶电切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19例肌瘤切除者(含3例合并息肉切除)月经均恢复正常;9例单纯息肉切除者6例月经恢复正常,2例经量减少,1例多发息肉术后6个月复发行息肉加部分内膜切除治愈;3例子宫腺肌瘤切除者月经恢复正常;胎盘部分植入1例,术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具有疗效显著、微创、恢复快、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琪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实验组40例CML患者,对照组35例健康体检者,测定两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ML组血清TT3、FT3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ML患者出现的低T3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症状,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采用甲状腺激素治疗有害无益.

    作者:吴红卫;陈德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8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6例,良好55例,中残17例,重残7例,死亡7例.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中,颅内动脉瘤多见(31.8%),脑动静脉畸形次之(18.6%).常规应用尼莫地平或尼膜同,可行腰穿治疗.

    作者:刘盛明;贾映海;王利强;孟川;吴虹;蔡俊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按麻醉维持用药不同,分为瑞芬太尼(R+ISO)组和异氟醚(ISO)组,观察两组患者入室、诱导后、插管时、手术进行1h、停药及拔管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于麻醉诱导后较基础值明显降低,术中血压、心率均稳定,但拔管时R+ISO组的DBP和HR明显低于ISO组,R+ISO组停药后神志和呼吸恢复非常迅速,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ISO组.结论 采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苏醒较快的麻醉用药方式.

    作者:廖志品;李白莉;罗爱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黏液性水肿昏迷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4岁.28年前患者因甲亢而行手术治疗,10年前出现畏寒、食欲减退、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曾在外院对症治疗无好转.

    作者:刘翔;徐书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调查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营养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28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HD患者于透析日上机前空腹采血测定一般临床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等;按Kt/V将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透析不充分组.结果 透析不充分组的患者TSF、AC、血肌酐(Scr)、BUN、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蛋白(Alb),均显著低于透析充分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充分组;糖尿病肾病HD患者CRP与RBC、Hb、HCT、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透析不充分的糖尿病肾病HD患者营养状况较透析充分组患者差;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营养不良与CRP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海红;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胸部外伤58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胸部外伤的抢救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87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治疗的胸部外伤582例的抢救和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582例病例中,治愈好转率96%,死亡23例,病死率4%.结论 胸部外伤通过早期及时抢救和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波;梁舸;徐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癫痫手术患者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调查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手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于入院时、手术前和出院前1d对80例癫痫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依从性的调查评定.对40例试验组患者及其亲属于入院时,手术前至出院前1d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和出院前1d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和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心理适应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癫痫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从而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卢敏;顾建文;匡永勤;程敬民;周虎田;罗跃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Snodgrass治疗尿道下裂术后残留尿道下裂

    目的 探讨Snodgrass治疗尿道下裂术后缺乏成形材料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4年我院所作的13例Snodgrass手术的方法 、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4~24个月,一次手术成功11例,阴茎外观正常,无下弯畸形,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头前端,呈纵行裂隙状.2例尿道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另1例作尿道外口切开后痊愈.结论 Snodgrass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易于掌握及推广.对尿道成形失败,成形材料缺乏的患者是一个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罗琦;张艳英;谷永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