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琦;张艳英;谷永芳
我院检验科于2005年3月从1例白血病患者血液中2次分离出皮氏假单胞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48岁.因头昏、乏力伴反复牙龈出血就诊,实验室检查见幼稚粒细胞入院.骨髓检查后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型.先后在院外进行15次化疗,用药不详,近期骨髓检查显示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查体:T 37.8℃,P 82次/min,R 23次/min,血压13.5/7.5kPa.实验室检查示:WBC 11.9×109/L,N 0.06,L 0.12,幼稚粒细胞0.81,Hb 84g/L,PLT 23×109/L;查骨髓提示幼稚细胞增多.
作者:曾平;明登琴;古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儿童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经济合理,便于临床实施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3年中治疗的儿童病毒性肝炎病例87例,按住院天数分为两组:实验组(住院天数≥14d)和对照组(住院天数<14d),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 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占57.5%;发热、腹痛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实验组谷丙转氨酶(ALT)恢复率和下降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恢复率和下降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急性肝炎时ALT是肝功能较敏感的指标,经14d以上治疗的患儿恢复较好;AST则是较稳定的指标,其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作者:夏嘉陵;朱渝;蒋虹;万朝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春季我院儿科治疗9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6例用双黄连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军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IL-8表达,以及糖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RT-PCR和ELISA分别测定SRSNS活动期(包括初发和复发)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活性、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体及IL-8浓度.结果 SRSNS活动期NF-κB活性和IL-8水平增加;NF-κB活性与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呈正相关.SRSNS活动期复发组NF-κB活性和IL-8浓度低于初发组.结论 NF-κB和IL-8参与SRSNS病毒基因反式激活.糖皮质激素抑制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与其对NF-κB和IL-8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陶于洪;王峥;李缠生;朱小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75岁.因出现带状疱疹10d,在外院治疗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疱疹区伴有50%的大面积感染.于2006年4月20日来我院疼痛门诊就诊.患者年老,消瘦,神志差,痛苦面容.主诉:疱疹区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痛时想自尽,痛时有阵发性的烧灼感,电击样痛,一次痛几分钟,每天数次.查体:T 36.5℃,P 89次/min,BP 118/69mmHg.
作者:潘佩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营养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28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HD患者于透析日上机前空腹采血测定一般临床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等;按Kt/V将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透析不充分组.结果 透析不充分组的患者TSF、AC、血肌酐(Scr)、BUN、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蛋白(Alb),均显著低于透析充分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充分组;糖尿病肾病HD患者CRP与RBC、Hb、HCT、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透析不充分的糖尿病肾病HD患者营养状况较透析充分组患者差;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营养不良与CRP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海红;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近20年成都地区老年退伍军人中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1986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具有较完整资料的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获取相关资料.结果 全组82例患者中,已死亡62例(75.6%),目前尚生存20例(24.4%).其中生存期超过半年26例.超过1年24例,1年生存率29.3%.超过5年13例,5年生存率15.9%.在生存的患者中手术加化疗组的平均生存天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手术组居第2位;而在已经死亡的患者中,手术加化疗及放疗组的平均生存天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手术组仍居第2位.从生存率来看,手术加放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从病死率来看,单纯放疗及对症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前者的平均生存天数明显高于对症治疗组.结论 手术加化疗及放疗组以及单纯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放疗组及对症治疗组病死率较高;对症治疗组生存天数短.
作者:叶兴蓉;彭华生;王炜;孙海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患者均采用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结果 死亡5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轻残15例,恢复良好11例.结论 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胜龙;康健;韦有佩;杨金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母乳喂养管理方式对早期婴儿喂养、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来我院儿保的1个月婴儿按不同的母乳喂养管理方式分组统计喂养现状、体重及身高并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母乳喂养管理的婴儿在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体重的增长高于一般母乳喂养管理的婴儿;两组婴儿身高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母乳喂养管理有利于提高1个月婴儿的全母乳喂养率和体重增长.
作者:孙钦;陈思;朱雪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1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抗心力衰竭组(B组)21例和卡维地洛组(A组)20例,后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随访半年,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评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哀竭是安全、有效的,能干预左室重构.
作者:李斌;沈郭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方形埋线悬吊术治疗105例(165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结果 105例患者重度上睑下垂全部得到矫正,其中2例因悬吊高度不够需要再次手术调整,2例发生缝线的排斥反应,于术后6个月拆除缝线,排斥反应消失,上睑没有再次下垂.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无须住院治疗,费用低、痛苦小,达到外科手术微创,效果可靠持久,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优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虹;岑瑛;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61岁,体重44kg.因胆管癌术后1年,腹胀3个月入院.术前诊断为胆管癌术后腹腔内转移,重度腹水.拟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主动脉弓钙化,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作者:何伟;左云霞;刘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工踝关节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介入康复,对4例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期的功能锻炼及指导.结果 4例踝关节置换随访中发现,3例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结果恢复满意;1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疼痛、肿胀无明显改善,在外院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 踝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要求高,系统而持续康复锻炼对其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曾礼学;何义平;王雨;王子明;赵玉峰;王爱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纯香菇多糖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50例恶性腹水患者KPS评分在40~60之间.适量抽取腹水后,腹腔灌注4mg,每周1次.全部病例均治疗4次以上.结果 50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52%.结论 单纯香菇多糖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晚期肿瘤患者.
作者:陈宗万;陈艳才;屈敏;杨科;林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2006年外科治疗29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良性肿瘤手术切除,3例恶性肿瘤中2例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手术后15个月肝转移再次行原位肝移植术(OLT).良性肿瘤均痊愈;随访恶性肿瘤中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8个月死于难治性低血糖,1例OLT初步疗效满意.结论 胰岛素瘤外科手术效果较好,治疗重点在于肿瘤的术中定位、术式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吕波;邓小凡;文天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基因、环境和年龄因素都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随着对椎间盘退变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细胞移植修复退变椎间盘成为一种可能的生物治疗方法,笔者就当前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丰干钧;刘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确诊的72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经内镜确诊,全部经内科保守治疗和内镜下治疗而痊愈.结论 胃内或腹内压力骤然升高是引起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各种因素均可诱发该病.呕吐是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共同症状,急诊内镜是确诊该病的依据,保守和内镜治疗是首选方案.
作者:杨洪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原因.方法 通过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50例全膝置换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找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共15例,其中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4例,泌尿或呼吸系统感染5例,电解质紊乱3例,术后心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总体并发症发病率30%.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个体差异、围手术期处理等因素有关.只有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规范,术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是避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付勇;刘光大;吴子祥;韩一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儿,男,9岁,体重22kg.因夜间鼾声,声嘶7+年以喉乳头状瘤收入院.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喉乳头状瘤激光冷切术.患儿家属述患儿平日体健,白天活动不受影响,而在睡觉后可闻及鼾声,并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喉CT检查示:假声带前联合壁一软组织肿块影,向上突入喉前庭,强化明显,大小约0.5cm×0.5cm×1cm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
作者:李倩;罗朝志;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B-lynch缝合术防治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32例B-lynch缝合术作治疗组,随机抽取32例宫腔纱布填塞作对照组.结果 B-lynch缝合术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两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防治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作者:游华蓉;尚存莲;肖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