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

唐红;白文娟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指自无名动脉到第1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局限性缩窄.缩窄多位于主动脉峡部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心端的胸主动脉,少数可位于主动脉弓.据国外统计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1%~3.4%,国内无该病发病率统计,但一般认为较国外发病率低.COA患者常伴发其他类型的心脏畸形,未经治疗的患者随年龄的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早期诊断对COA的治疗和预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扎子宫动脉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对5例宫颈妊娠患者行持硬麻下腹腔镜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后立即行宫颈搔刮术.结果 5例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均成功.患者当天能下床活动,1周后复查β-hCG均下降,无出血.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安全确切.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对比剂注射速度与延时扫描在腹部3D CE-MRA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对比剂(Gd-DTPA)注射速度以及延时扫描时间的确定在腹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腹部3D CE-MRA患者所使用对比剂的注射速度以及确定的延时扫描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40ml对比剂,2~3ml/s的注射速度,对比剂团测试法(test bolus)确定的延时扫描时间能够获得满意的腹部3D CE-MRA图像.结论 采用合适的对比剂注射速度以及佳延时扫描时间是获得高质量腹部血管图像的关键.

    作者:李建浩;柯振武;顾明;蒋锐;盛金平;马宗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瘢痕狭窄11例和炎性浸润10例,左侧支气管结核患者多(64.2%),支气管狭窄率高达39.2%.结论 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系统中较常见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军;张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3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逍遥丸加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1)40例,采用逍遥丸治疗,对照组(2)42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79.17%,有效14.58%;对照组(1)显效37.50%,有效42.50%;对照组(2)显效50.00%,有效率3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周晓勤;祁天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溃疡出血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阵发性腹痛16d,伴解黑大便10d,发现双下肢皮疹3d.患儿于入院前16d无诱因出现腹痛,以下腹部及脐周为主,阵发性绞痛,发作时腹痛难忍,伴恶心、无发热、胸闷及心悸、呕吐、腹泻与黑便等.在当地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差,于入院前10d,患儿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后未再呕吐.

    作者:胡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绝育术后切口下浸润性纤维瘤样增生伴感染1例

    患者,23岁,孕3产3,产后4个月.于2005年11月由县计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在乡下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顺利,术中无异常发现.术后1个月偶感切口及下腹疼痛,未治疗.继后出现伤口排液,并见少许脓液溢出,局部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于2006年3月10日收入县医院诊治.

    作者:郭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两种常见超滤模式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两种常见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意义.方法 将尿毒症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分为A、B两组,各17例,分别采用直线与斜线式超滤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斜线式超滤模式发生低血压6例次,直线式超滤模式发生低血压43例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超滤量较大的患者采用斜线式超滤模式并选择相应的钠曲线能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林赟;叶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支撑喉镜及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声带原位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支撑喉镜及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声带原位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13例病理诊断为声带原位癌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及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声带原位癌.术后随访时间1年.结果 1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纤维喉镜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声嘶明显好转.结论 支撑喉镜及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声带原位癌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无出血,切除病变彻底,保留结构功能好,声门狭窄发生率低,肿瘤复发机会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登权;张小平;周浩;郑大吉;郑力维;但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癌1例

    患者,男,2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加重3d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血常规正常,血电解质,肝肾功正常,胸片正常.彩超:膀胱左侧壁可见2.2cm×1.2cm占位,中等回声,基底较宽,欠均匀,CDFI内探及少许动脉血流信号.

    作者:冉清;潘慈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康体多联合病毒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体多联合病毒唑与常规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静脉滴注康体多和病毒唑,对照组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两组共治疗4周.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68%,对照组38%,χ2=9.033,P<0.01;试验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70%,χ2=12.2,P<0.01.两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体多联合病毒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烜;陈前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丙泊酚致无痛人流患者短暂精神功能障碍4例

    丙泊酚诱导迅速,经过平稳,持续时间很短,苏醒快而完全,是目前无痛人流手术首选静脉麻醉药.其常见不良反应有短暂呼吸抑制、血压心率下降、癫痫样反应等.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共施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2672例,发生精神功能障碍4例(1.4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君;王安的;袁晓荒;李继东;杜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加替沙星为对照药,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和92.86%,细菌学有效率为86.36%和90.47%,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5.23%,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帕珠沙星的抗茵活性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一致.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2%与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较强,可安全有效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感染.

    作者:唐荣珍;江南;黄仁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ASMA-FAM技术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状态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应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技术(ASAM)及全方位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冠心痛患者室壁运动状态,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对比分析,以探讨ASMA-FAM技术在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ASMA-FAM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同一条件下用盲法对36例临床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对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ASMA及FAM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ASMA-FAM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进行,随后对两项检查资料整合对比分析研究,了解ASMA及FAM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结果 36例临床冠心病患者经ASMA及FAM检测均存在程度不同的RWM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与超声检测基本相对应的供血部位之血管狭小或阻塞,ASMA及FAM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38,P<0.01).结论 ASMA-FAM技术在评价室壁运动状态直观准确、可信度强、便捷无创,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赖小今;朱峻;陶杰;李树森;周兴文;廖明松;邓旦;梁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中脾脏切除对血小板变化的影响(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原位肝移植(OLT)时术中脾脏切除对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经OLT联合脾脏切除治疗的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围手术期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PLT低于正常,术后第3天达低谷,后逐渐上升,并于术后第14、30天稳定于正常高限.结论 终末期肝病OLT术中同期脾脏切除,围手术期PLT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应注意监测.

    作者:邓小凡;吕波;陈鹏;文天夫;曾勇;李波;严律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管理

    目的 探讨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的处理以减少这类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导致死亡的发生.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32例,19例采用全麻,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有5例术中应用0.01%硝酸盐油静脉滴注.术前除常规用苯巴比妥纳及阿托品外,不停用降压或控制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除1例患者手术后第6天因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心病患者术前应充分镇静,不停服降压药,麻醉选择以全麻为主,术中应确保心肌氧供平衡,术后全麻患者应尽可能保持清醒拔管.

    作者:文德才;王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清BNP及LVEF的影响.方法 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他汀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他汀组再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测LVEF、BNP.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他汀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以他汀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浓度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P<0.05).结论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罗贵全;唐川苏;邓学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活动期都特征性地表现为大量白细胞在肠道间质内的广泛浸润.近的许多研究均指出白细胞的大量浸润是通过白细胞与特异性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CAMs)相互作用所介导.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上调某些ECAM的表面表达从而启动并使炎症持续.一氧化氮(NO)是一种粘附分子表达的重要的调节因子,它可以下调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1].

    作者:张丽航;欧阳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痒疹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痒疹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以西药治疗,配合中药熏蒸;对照组46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痒疹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蒲晓英;王尚兰;陈晓霞;魏道琼;付兴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丁洛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丁洛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分别用丁洛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4例)、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64例)治疗,以入院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停药后2周末临床疗效评定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梗死灶体积缩小幅度治疗组>对照组(P<0.01).结论 丁洛地尔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谭青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0.894%)在剖宫产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剖宫产术手术患者100例,术中用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①硬膜外阻滞效应:a.感觉神经阻滞效应用7号注射针头针刺皮肤,以患者完全感觉无痛确定为感觉神经阻滞平面;b.运动神经阻滞效应采用Bromage评分法.②麻醉质量综合评价:a.以疼痛为主要评价内容;b.以肌肉松弛、患者反应为主要评价内容.结果 本组患者局麻药(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量(13.2±2.7)ml;麻醉起效时间为(6.20±0.50)min;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肌肉松弛度达1~2级者94例(94%),疼痛评分达1~2级者91例(91%),Bromage评分全组患者达3级以上.结论 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0.894%)用于腰段硬膜外阻滞的镇痛及肌松效果好,能满足临床手术的需要.

    作者:谢红春;任永伦;杨丽佳;杨剑;黄超;王文婷;代冬梅;韩恩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