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胡欣;文世民;任大成;潘荣强
目的介绍患侧肢体持续泵入肝素稀释液治疗6例心导管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于患侧肢体远端表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先静脉推注肝素3000~5000U,将肝素稀释为100U/ml,以500~1000U/h速度持续泵入,保持APTT在50~70s之间,持续7~14d,待浮肿或肿胀完全消退后加用法华令,法华令与肝素需重叠应用4~5d,法华令持续6个月.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证实6例均痊愈,未影响静脉瓣功能,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患侧肢体持续泵入肝素稀释液治疗心导管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成功避免采用溶栓加抗凝方法治疗心导管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出现的特殊并发症,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许勇;罗晓辉;田巨龙;文亚红;徐大文;钱昌明;唐永江;高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的外科急救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收治的233例胸外伤及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33例中死于失血性休克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5例,治愈率95.38%,病死率4.72%.结论胸外伤引发休克,ARDS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起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胸外伤危重患者应及时于重症监护室(ICU)中及时抗休克、呼吸支持、手术、抗感染等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文;马春华;何树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生儿出血症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显著缺乏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1].为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佳护理对策,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的出血原因、临床表现及采取的医疗、护理对策,旨在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报告如下.
作者:吴育萍;苏绍玉;李正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口腔科自1999年8月起,对56例后牙冠折的病例采用螺纹根管桩根管内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再配合全冠修复[1],随访1~3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建立的改良方法.方法通过对35只体重150~250g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行背双侧入路双肾动脉后支结扎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术后1周用2%盐水替代饮水,喂养观察3个月.显微镜下取脑动脉环,将病变部位动脉作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存活29只在3个月时血压上升达(177.66±10.06)mmHg.共发现动脉瘤样改变13个(45%),其中右侧12个,左侧1个.电镜检查发现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该改良方法建立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和动脉瘤复制率较高的优点.
作者:郭予大;韩天旺;郭付有;游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纤维囊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或成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病,以咳树枝状物质为特征,其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我们根据目前对疾病的认识,采取普米克气雾剂和吉诺通胶囊联合治疗5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陈远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卵巢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而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即PAC方案)是卵巢上皮癌化疗的经典方案,传统的用药途径是经腹腔和/或静脉.在不增加疗程用药剂量情况下,对各种途径化疗药剂量进行重新分配,加用动脉灌注化疗,形成全身加腹腔加动脉三路化疗,用此方案对3例初次无法手术或估计难以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行先期化疗一疗程后再手术,临床证实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肝外胆道梗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老年病人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手术,目前病死率仍然很高.我院从199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60岁上重症胆管炎48例,现就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益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呼吸康复是一门医疗实践的艺术,通过准确诊断、治疗、心理支持与教育,而制定一项针对个体的多学科计划,以控制、逆转呼吸疾病对身心的损害,并视患者呼吸障碍和生活状况的许可,恢复到佳的功能水平.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疾病的症状、体征,提高、恢复功能水平,减少残疾影响,恢复工作,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回归社会.康复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就其有效性、安全性等问题,临床医师的认识尚不足,本文对COPD及哮喘康复治疗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总结,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马春华;董碧蓉;周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后胆道球囊扩张术的作用.方法对10例胆管横断伤患者进行球囊扩张与胆肠吻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未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查用采用先扩张后吻合的方式,而已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则直接进行球囊扩张.结果4例患者行先支撑后吻合,支撑天数为30~42d,平均36d;支撑前损伤胆管直径平均为5.6mm;行胆肠吻合时损伤胆管的直径为9~12mm,平均10.6mm.6例先行胆肠吻合,术后发现吻合口狭窄,遂进行吻合口支撑,支撑时间平均为7.8个月;支撑前胆肠吻合口直径平均为3.3mm;支撑后吻合口直径平均为9.8mm.结论胆管损伤后行胆道球囊扩张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损伤部位以上的胆管直径达到10mm以上,方便吻合;同时能引流胆管,减轻了梗阻性黄疸;对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病例,可直接进行狭窄吻合口的球囊支撑,能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雨;田伏洲;蔡忠红;刘湘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RSV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CD4/CD8比值RSV毛细支气管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与哮喘相似的T细胞亚群变化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提示两者在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李兰;王智斌;李敏;张剑波;陈昌辉;李波;吉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于近年来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及临床认识的深入,发现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即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罕见.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也可术前确立,手术趋于局限化.现就近3年我院收治的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王立;钟凤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14例(14眼)行小梁切除术、巩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及前房角成形术,观察记录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1个月至13个月).术后3个月,1眼发生广泛性后粘连及瘢痕性滤过泡,13眼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切除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并有效的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
作者:连浩;宋玉伟;代友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1,男,23岁;患者2,女,28岁.误服原因,都因近期感冒咳嗽,服用复方甘草片治疗,高锰酸钾片剂与甘草片混箱保存,加之颜色、剂型相似,居室光线较暗,粗心大意造成.分别于就诊前误服高锰酸钾片剂4片,服药数分钟后感胃区烧灼样疼痛,恶心,吐紫红色唾液,前来就诊.查体:T、P、R、BP均正常,患者神情紧张,心肺正常.剑突下均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无特殊.治疗:准备饮用矿泉水6~10瓶,约2000~3000ml,清水愈可.嘱病人立即饮用,每次饮水量约200~300ml,饮完后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后壁,以致反射性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呕吐液为清水为止,催吐结束后,可服用纯牛奶100~200ml或米粥1碗,以保护胃粘膜.
作者:王棣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将珍珠层、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N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研制的NPCB材料孔隙率为47.65%、孔径为218.83μm、压缩强度为16.10MPa、弯曲强度为60.18Mn;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结论N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廉维;权毅;潘显明;周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儿童腹部肿瘤施行手术切除及术前辅助化疗依靠病理诊断.我院开展的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较传统的手术取活检损伤小,癌细胞污染概率低,简便安全,是一种微创提供标本和组织学信息的方法.由于小儿多不合作,对<7岁的儿童及不合作的患儿均采用局麻辅助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进行穿刺,确保穿刺准确安全.
作者:唐文;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在没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条件下,提高疗效,增加耐受,减少毒性已经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本文通过时间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照,观察两种方法治疗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4例晚期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时间治疗组两组,通过EPI(依托泊苷、顺铂、异环磷酰胺)治疗,常规治疗组在上午8时开始治疗,而时间治疗组在晚上8时开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时间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小.结论时间治疗可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NSCLC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光明;胡欣;文世民;任大成;潘荣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21岁.自服氯丙嗪后嗜睡1h急诊入院.
作者:唐朝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肝素对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浆水平影响,探讨肝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6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肝素钙,按50U/kg一次给药,分别于应用肝素前和用后30~45min、6h;对照组第1次和第2次抽血时间间隔6h,从桡动脉采血,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TFPI水平.结果对照组前后两次血浆TNF-α及TFP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用肝素后30~45min、6h TNF-α值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用药后30~45min及6h相比两者值无明显差异.用肝素后30~45min TFPI与用药前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6h时回到原来水平.结论肝素可通过对TNF-α的下调和对TFPI的上调而达到抗炎作用.对TNF-α的作用更为持久,而对TFPI作用较短暂.两者不成平行关系.
作者:史宏;李晓静;李晓辉;周敏;李丹;周开宇;蔡晓燕;冉丛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不典型病例增多,临床误诊率较高.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月收治KD 40例,误诊21例,误诊率为52.5%.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郭宝同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