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及哮喘呼吸康复治疗的系统评价

马春华;董碧蓉;周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康复治疗
摘要:呼吸康复是一门医疗实践的艺术,通过准确诊断、治疗、心理支持与教育,而制定一项针对个体的多学科计划,以控制、逆转呼吸疾病对身心的损害,并视患者呼吸障碍和生活状况的许可,恢复到佳的功能水平.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疾病的症状、体征,提高、恢复功能水平,减少残疾影响,恢复工作,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回归社会.康复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就其有效性、安全性等问题,临床医师的认识尚不足,本文对COPD及哮喘康复治疗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总结,供临床医师参考.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治疗的鼻咽癌5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R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MRP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8.63%(35/51).其中,MRP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73.81%,31/42)高于Ⅰ、Ⅱ期(44.44%,4/9),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因素检验为x2=1.761,多因素检验为x2=0.097,P>0.05),在T3~4期中阳性表达率(83.33%,20/24)高于T1-2(55.56%,15/27),经单因素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54,P<0.05),多因素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2.540,P>0.05),N2~3期中阳性表达率(69.23%,18/26)高于N0~1(68.00%,17/25),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因素检验为x2=0.009,多因素检验为x2=0.560,P>0.05).结论鼻咽癌中MRP呈高表达,晚期患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经单因素分析其表达仅与T分期有一定的关系,与N分期、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无关.多因素分析MRP表达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作者:吴敬波;张建文;范娟;唐学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时间治疗与常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目的在没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条件下,提高疗效,增加耐受,减少毒性已经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本文通过时间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照,观察两种方法治疗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4例晚期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时间治疗组两组,通过EPI(依托泊苷、顺铂、异环磷酰胺)治疗,常规治疗组在上午8时开始治疗,而时间治疗组在晚上8时开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时间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小.结论时间治疗可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NSCLC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光明;胡欣;文世民;任大成;潘荣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治疗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脑保护剂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葛根素组90%,对照组65%,差异显著.结论用葛根素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宋春江;李秋茹;钟晓闵;龙秀英;王思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提高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76年4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9例.结果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反复上腹痛或右上腹痛29例,黄疸10例,右上腹包块10例,肝功能异常者9例,占31%.入院诊断胆囊癌伴胆囊炎者8例,诊断符合率为27.6%,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11例,胆管结石2例,胆管癌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并化脓性胆囊炎1例,胰头癌1例,胰头癌并胆总管、胆囊结石1例,B超检查16例,均提示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占位性病变.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3例,单纯胆总管引流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空肠Y型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引流1例,胆囊切除并胃空肠吻合术1例,胆囊癌根治术2例.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较高,术前确诊率低,长期以来手术切除率低.要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早期诊断是关键.对存在有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应B超随访,B超可列为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结合CT、MRI、内镜超声、腹腔镜可显著提高胆囊癌的确诊率,腹腔镜既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治疗.胆囊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作者:彭秋生;姚欣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OB/BTG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关系

    细胞周期是受增殖基因及抗增殖基因双重调节的,这两种基因表达失衡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起初,人们认为许多恶性肿瘤是由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所致,但是近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功能的缺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途径.TOB/BTG家族具有抗增殖活性,它们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因此,对于TOB家族作为侯选抑癌基因进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TOB基因家族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殿超;周总光;陈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螺纹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后牙冠折

    我院口腔科自1999年8月起,对56例后牙冠折的病例采用螺纹根管桩根管内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再配合全冠修复[1],随访1~3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新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全麻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施行静脉全麻,用七氟醚作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分别记录每例患者诱导麻醉时、诱导麻醉后、吸七氟醚5min后、手术开始前、气腹后、胆囊切除后以及术毕时的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KPa)、中心静脉压(CVP,KPa)、肺动脉压(PAP,KPa)、每搏量(SV,ml/beat)、每搏指数(SI,ml/m2)、心输出量(C0,L/min)、心指数(CI,Lmin-1/m2)及每搏量比率(SVR,dyn·s-1/cm5).结果20例病人诱导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明显.吸入七氟醚5min,SV及SI明显高于诱导麻醉前(P<0.05,P<0.01);气腹后SV和SI则下降并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吸入七氟醚5min后、气腹后及胆囊切除后,MAP均明显低于诱导麻醉前(P<0.05),到术毕时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结论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安全可靠,能有效减轻CO2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琼;孙婷婷;严晓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拉米夫定和中药治疗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血清HBV为检测指标.经半年治疗后,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有较好疗效.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

    作者:王立文;肖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PLC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使PLC由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目前的部分可治.但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是PLC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

    作者:严律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目的为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各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与开腹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各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P<0.01).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异位妊娠手术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陈艳;张玫琍;龚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卤米松乳膏与恩肤霜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卤米松(0.05卤美他松)乳膏是强效外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其有效成分与瑞士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适确得霜相同.我们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9月在门诊病人中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6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并将恩肤霜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了两种药物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明;陈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目的了解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后对孕妇及其胎儿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及其胎儿的HSV感染情况,同期选取无不良妊娠史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有不良妊娠史孕妇IgM阳性率为23.33%,IgG阳性率为68.33%,IgM和IgG双阳性率为13.33%,而无不良妊娠史孕妇的感染率分别为10.0%、41.67%和1.67%,远远低于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进一步进行HSV-ⅡDNA检测,结果IgM或/和IgG阳性的孕妇其胎儿DNA阳性率也高于IgM和IgG阴性孕妇,而且其妊娠结局多为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畸形.结论HSV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或者由血液将HSV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

    作者:罗红权;杜晓红;刘春岚;刘北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式剖宫产切口腹部手术169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推广新式剖宫产及采用该术式切口(横弧形)行腹部手术共169例,年龄18~25岁107例、26~30岁44例,>30岁13例,其中<20岁5例.各种原因行剖宫产126例(头盆不称74例、前置胎盘11例、过期孕17例、早破羊水41例、羊水过少5例、胎位不正19例、宫内窘迫6例、死胎2例、胎盘早剥1例、孕高症1例、滞产2例);附件肿瘤21例;异位妊娠出血6例;子宫肌瘤15例(大的约15cm × 15cm大小);宫颈癌1例,均获成功,痊愈出院.

    作者:胥敏;王群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压值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11眼近视患者分别于LASIK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眼压,并对术后眼压值的改变与近视屈光度和角膜切削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1眼近视患者LASIK手术后平均眼压下降(4.761±2.397)mmHg,手术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44.897,P<0.001);术后眼压测量值与近视屈光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6.43,P<0.002):术后眼压测量值与角膜切削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14.721,P<0.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①术后眼压下降值(mmHg)=(4.23+0.094)×术前屈光度(D)(F=5.469,P<0.019).②术后眼压下降值(mmHg)=(2.96+0.025)×切削深度(μm)(F=25.268,P<0.001).结论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眼压下降值与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量有关.

    作者:甘宇业;兰长骏;雍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肺癌

    目的总结我院近7年来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肺癌28例的经验.方法经气管双腔插管单肺通气后,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21例,肺楔形切除7例.按TNM分期:均为Ⅰ期,病后分型:非小细胞肺癌26例,小细胞肺癌2例.结果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28例肺癌患者,24例生存超过5年,5年生存率85.7%.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肺癌Ⅰ期病人,技术上可行,淋巴结清扫及5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术无显著差异,优点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肩部活动障碍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万志渝;武福礼;殷君太;何东权;唐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腔过度撑开致严重低氧血症1例

    患者,女,59岁.体重39kg,身高151cm,诊断为食管中段癌,拟行食管中段癌根治术.术前心、肺、肝功能均正常,ASA:Ⅰ级.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进行手术室HR 112次/min,BP 138/85mmHg,SpO2 97%,面罩吸氧可达100%.建立静脉通道后,予力月西6mg,芬太尼0.15mg,卡肌宁35mg,异丙酚40mg快速诱导,插入7# Univent气管导管.左侧支气管阻断完全,右单肺通气良好.

    作者:张科;罗朝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肝外胆道梗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老年病人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手术,目前病死率仍然很高.我院从199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60岁上重症胆管炎48例,现就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益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微量白蛋白、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法检测尿肌酐(UCr).结果正常对照组尿Malb/UCr为(1.69±0.92)mg/mmol,NAG/UCr为(5.2±2.1)U/mmol,尿蛋白阴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尿蛋白阳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而NAG、Malb阳性的患者,经系统抗糖治疗后,NAG、Malb排出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庆;曾云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原发性腹膜炎1例

    患者,女,8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3个月,双下肢皮疹、水肿20余天入院.入院前3+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无局部疼痛及红肿,不伴发热,于院外间断抗炎治疗1个月无效.入院前20 d双下肢出现红色皮疹,伴双下肢水肿及双踝关节肿痛.入院时查体未见面部蝶形红斑、皮疹、出血点,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表面皮肤无红肿.肝、脾轻度肿大.双下肢轻度浮肿.血清白蛋白28g/L,球蛋白66g/L,尿蛋白(++~+++),24 h尿蛋白2.487g.骨髓涂片:正常骨髓象.

    作者:郭妍南;王峥;罗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胆道球囊扩张术在胆管损伤后再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后胆道球囊扩张术的作用.方法对10例胆管横断伤患者进行球囊扩张与胆肠吻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未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查用采用先扩张后吻合的方式,而已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则直接进行球囊扩张.结果4例患者行先支撑后吻合,支撑天数为30~42d,平均36d;支撑前损伤胆管直径平均为5.6mm;行胆肠吻合时损伤胆管的直径为9~12mm,平均10.6mm.6例先行胆肠吻合,术后发现吻合口狭窄,遂进行吻合口支撑,支撑时间平均为7.8个月;支撑前胆肠吻合口直径平均为3.3mm;支撑后吻合口直径平均为9.8mm.结论胆管损伤后行胆道球囊扩张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损伤部位以上的胆管直径达到10mm以上,方便吻合;同时能引流胆管,减轻了梗阻性黄疸;对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病例,可直接进行狭窄吻合口的球囊支撑,能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雨;田伏洲;蔡忠红;刘湘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