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28例临床分析

张大明;赵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儿童, 治疗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发生儿童脂肪肝的情况也日渐增多.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底2年间遇到的28例16岁以下儿童脂肪肝病例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肿瘤1例病理报告

    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瘤(solid cystic-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是一种少见的、组织来源未定的肿瘤,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和体征,近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备受关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重视.我院收治1例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瘤发生于胰体,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奉孝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20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120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税锦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硬肿症霜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是因受寒、早产、窒息、饥饿等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我院儿科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硬肿症霜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2例,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鸿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

    目的对10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对104例患者进行潘生丁介入99mTc-MIBI(740MBq)SPECT心肌灌注显像,由3位医生分别进行读片(双盲法),分析其影像表现,以6壁段(前壁、侧壁、间壁、下壁、心尖和基底部)方式分别判断是否有左心室心肌肥厚、灌注降低等征象,有2位以上判断相同者为有效,并记录备用.结果104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为灌注降低和节段性心肌肥厚,二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并存;104例患者中81例呈现灌注降低,30例呈现节段性心肌肥厚,其检出率分别为77.8%和28.8%;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灌注降低以前壁、下壁(各占32.7%)常见,节段性心肌肥厚以侧壁(35.6%)常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不仅表现为灌注降低,而且可伴发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

    作者:游金辉;吴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顺铂5-Fu联合腹腔化疗+热疗与单纯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娟;吴文涛;卢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防范护理差错实施手术室安全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其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病人安危及医院的医疗水平,为此,安全护理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树立病人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杜绝护理差错,实施安全护理.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有床位1100张,手术室平均每天接纳各种手术病人32例,为了完成大量工作任务,我们实行护理连班制,开展连台手术.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简要分析了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重点提出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现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右手掌上皮样肉瘤1例

    患者,男,14岁,因发现右手掌皮下包块5+年入院.5+年前,患者在右手掌中部扪及1cm × 1cm大小质硬包块,无疼痛,在当地手术切除(不详),3+年前,患者外伤后于原包块处再发包块,生长迅速,感瘙痒,无疼痛,自行抓破后不愈合.

    作者:高欣凤;岑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扩张型心肌病17例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4年来DCM患者住院资料,诊断标准按照1996年WHO/ISFC工作组报告的诊断标准.并对临床资料结合复习相关诊治文献进行分析,以便了解近年DCM的临床特点及新认识.

    作者:游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手部的严重损伤和肿瘤切除,往往造成手部软组织的较大面积缺损,这时单纯的组织缝合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常需要皮瓣修复.应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操作方便,效果确定,在临床已经有广泛应用.笔者在莫桑比克国家中心医院手外科工作期间,从2000年9月至2005年2月共诊治手外科病人近5000例,针对有严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选择了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江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盆腔手术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和预防体会(附22例报告)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87年至2004年共治疗处理该症22例.现将诊治和预防该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晋;阮浩然;董文瑞;廖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的测序分型研究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单管PCR扩增方法建立高效的HLA-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对18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基因型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HLA-DRB1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HLA-DRB1*0901的频率高,HLA-DRB1*1101的频率次之.结论提供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证实了单管扩增测序分型方法快速准确的优点.

    作者:陈耿臻;郭钊轩;吴丽娥;翁惠兰;张东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全麻和区域麻醉均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在不同的手术中应用,显示各自的明显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现在在许多医院提倡二者联合应用以彼此取长补短.对患者和外科手术,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完成的开胸手术20例进行了围术期循环、术毕苏醒时间和血糖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夏炳春;杨玉华;郭德琼;罗晓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莫沙比利对机械通气病人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莫沙比利对机械通气病人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方法45例行机械通气的ICU住院病人随机分入莫沙比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肠内营养制剂,观察胃残留量(GRV)、肠鸣、腹胀、腹泻情况.结果莫沙比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胃残留量(GRV)明显减少,胃肠蠕动功能改善,腹胀发生率降低.结论莫沙比利可以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胃肠动力.

    作者:邓丽静;唐飞舸;康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普通气管导管替代可插管喉罩导管的研究

    目的研究利用一次性普通气管导管替代可插管喉罩导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随机选取全麻插管的手术病人50例,普通气管导管经喉罩盲插时,采用两个方法:顺着导管本身的自然弯曲放置(ETTCONV)和将导管的自然弯曲旋转180°后放置(ETTREV),分别记录上述两种以及喉罩导管(ETTILM)盲插的成功率.结果三种经喉罩盲插成功率分别为:ETTCONV70%,ETTREV84%以及ETILM82%;ETTCONV+ETTREV90%.结论普通气管导管可以替代可插管喉罩的导管.

    作者:朱涛;李崎;刘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个人资源量表(PRQ-85)以及改良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MQLI),对110例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将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莉;代中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昏睡性脑炎1例

    患者,女,15岁.因复视1周,嗜睡3d,于2004年8月入院.病后表现反应迟钝、少语、动作缓慢、多汗.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入院后第2天,出现睁眼无力、吞咽困难,发音不清,流涎多.

    作者:莫晔;胡定海;李应宏;阙玉梅;王湘明;朱高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PPf/PLLA支架负载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CPPf/PLLA)支架负载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接种CPPf/PLLA支架并在体外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纤维软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增殖情况,培养14d,行HE、TB(甲苯胺蓝)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纤维软骨组织形成情况.结果纤维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良好,体外培养14d能形成较成熟的纤维软骨组织.结论CPPf/PLLA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负载人纤维软骨细胞的载体.

    作者:林炎水;杨柳;戴刚;李忠;陈光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异丙酚对假死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9只为手术对照组(C组),其余随机均分为假死组(SA组)、假死+镇静剂量异丙酚组(SA+S.P组)和假死+麻醉剂量异丙酚组(SA+A.P组),制备20℃条件下大鼠假死模型.测定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和假死模型建立后30min,60min和90min脑组织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并取材用单盲法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组织含水量:与C组相比,在30min时,其余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升高,但无异差(P>0.05);在60min和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②瞬时组织通透性:在30min时,SA+A.P组低于其他组(P<0.01);在60min时,SA组和SA+S.P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时,SA组和SA+S.P组较高(P<0.01);在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SA和SA+S.P组较高(P<0.05);③MPO活性:在30min、60min和90min 3个时间点,其余3组均高于C组(P<0.05).从30min→60min→90min,除C组外,其余3组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P<0.05);④病理学光镜检查:C组各时间点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细胞周围间隙略增宽;其余3组,在30min时,显示脑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增宽,在60min时,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可见散在的软化灶;90min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显著增宽,可见多灶性软化灶.结论在时间为30min的20℃假死状态下,假死大鼠脑组织的组织通透性、组织含水量与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与正常脑组织非常相接近.麻醉剂量异丙酚能减轻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但未能改善其病理学结果.结果提示在20℃假死状态下,30min可能为其可复苏时限,改善假死状态下的复苏用药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文楷;杨天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鼠冷冻伤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改进目前建立大鼠颅骨外冷冻伤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的方法,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脑冷冻伤模型.方法运用自制的小口径液氮冷冻器作用于大鼠左侧顶颅骨60s,建立脑冷冻伤模型,通过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冷冻伤脑组织的伊文思蓝蓝染范围及病理改变,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大鼠脑水肿明显,伊文思蓝蓝染的程度稳定,动物死亡率低.结论按此方法建立的脑冷冻伤模型,方法简单,可比性强,重复性高,是研究脑水肿较理想的模型.

    作者:孙正清;杨天德;王显望;陈志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前列腺术后逼尿肌不稳定20例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术后早期使用盆底肌电刺激对早期逼尿肌不稳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于手术当日起,盆底肌治疗组(20例)使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组(19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至拔除尿管后4d,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两治疗组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液清亮时间、拔除尿管时间、每日排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两治疗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对于预防和治疗TUEVP术后早期膀胱痉挛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拔管早期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作者:虎华静;吴建军;庞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