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利;陈烈平;潘宝骏
目的 探讨在血站建立和运行符合实验室认可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方法 通过制定详细的认可计划,建立组织架构和配备必要的资源,进行全员培训,识别过程和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试运行.结果 建立和运行了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认可证书.结论 在血站建立和运行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可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作者:邬旭群;鲍自谦;陈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 通过明晰输血程序,建立质量体系文件,提高人员素质,确定质量控制项目与关键环节.结果 输血过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材料、冷链、实验过程、记录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实施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关键控制点是血液安全大化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俊平;刘颖;曹晓莉;肖利涛;蔡磊;朱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调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2所,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综合性专科医院27所,单纯性专科医院5所.调查的内容为门诊预检分诊,感染性疾病科建筑区域布局及病人就医流程,日常工作运行情况,医务人员的相关消毒隔离、疾病知识等.结果 27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设有预检分诊台、分诊标志的23所,占85.1%;预检分诊处配备了防护用品,对传染病分诊病员进行登记的10所,占37%;建筑区域布局、就诊流程基本合格的6所,占22.2%;对传染病相关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基础知识提问,回答基本准确的15所,占55.5%;27所医疗机构中感染性疾病门诊仅能在白天正常运转的2所,占7.4%;5所专科医疗机构,2所按要求设置了传染病分诊点,公布了转诊医院,配备了相关用品,占40%.结论 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和管理仍不到位,与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各地区政府应在财政上定向给与扶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推动和指导医疗机构的工作.医疗机构应重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使感染性疾病科能真正运行起来,为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程丽萍;武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的血站是由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其建设和发展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作者:衣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某些方面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要探索.在实施《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文件系统等方面借鉴ISO9001:2000的成功经验并引用其具体内容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作者:关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有效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绩效管理的思想,探索建立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工作质量、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科内成员间评议以及护理安全、医德医风等方面实施综合计分,使之与护士晋级、评优评先、进修学习等激励手段挂钩,能够有效地激发护士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沈志峰;魏晋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教学、利研、预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医院大效益的根本保证,更是医院医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馀祥;全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是医院开展医疗、研究与教学等工作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根据作者在医疗设备的引进、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对如何开展医疗设备的全程科学化管理进行了论述,提出在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阴海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4区的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94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主要由30~50岁的人员组成,平均年龄为40.86岁,防保专职人员6人,占调查人数的1.5%;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7.1%,中级占32.7%,初级占40.4%;16.5%的从业人员具有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占27.9%,中专占45.4%.结论 昆明市初步建立了一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作者:韩云涛;李伟明;孙建文;黄巧云;焦锋;上官俊;杨国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文章对口腔医疗机构应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ISO9000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刚;郭平川;张正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某医院近10年不同性质的医疗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医院医疗质量在不断提高,并能从综合得分中看出医疗质量的提高程度,2003年好,2002年次之.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对医院各年不同性质的医疗质量的评价结果,可以较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年医疗质量的相对情况.
作者:杜健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风险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同时,风险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医疗风险虽然存在,但是为什么今天把它提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患者住院费用的日益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不断增长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某院八种单病种住院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及制定合理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辉;潘黎;徐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帮助成员国改善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制定了血液安全的全球战略,建立了全球血站质量管理项目(QMP),支持每个国家的输血服务机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王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十年来医疗质量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Ridit法对我院近10年来的出院病人235 898人次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1996年医疗质量好,其次是1997年和1998年.结论 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是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
作者:卜让吉;张惠宁;邹嘉宾;李秀萍;杨银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计量认证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的一项强制性工作.疾控系统检验机构主要承担着健康类相关产品、公共场所、餐饮具消毒、体检等多项检测、监测工作.通过计量认证意味着该机构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说明其能为社会提供公正合法的数据和优质的服务,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士长手册在护理质量标准化效能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个护理单元实施护理质量检查表;对21名护士长建立护士长手册培训与管理制度.结果 应用护士长手册突出计划、时间与目标管理,把护理质量标准化贯穿于护理质量全过程,做到月有质量检查计划,周有护理工作安排,日有评价测量方法,解决了护理管理手册繁琐抄写、护理质量控制千头万绪的问题.结论 护士长手册突出管理者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与反馈控制思维,使护理质量标准化效能提高,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素霞;薛燕;靳绮;芦红梅;刘荣阳;张一越;谢丽君;盛学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英雄城南昌美丽的赣江之滨,坐落着一所具有110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任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钟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规模不能适应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投融资结构不合理,致使投融资效果不佳,不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改革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投资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在农村公共卫生投资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改革运行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改善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四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宁德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被推向了市场,成为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第三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第三方实验室,要想为社会出具准确、可靠、公正、可信的检验数据,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就要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韩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