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温;黄先涛;南茹
目的 提高一次性无菌物品领用满意度.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领用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2.67%提高到活动后的95.33%,达到了活动目标.减少了护士非护理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孙诚;俞诗娃;符蔚;柯雅娟;朱宏颖;张和妹;黄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学习和回顾内部审核的做法,提出内部审核不仅是全面审核,更要抓住重点,体现PDCA循环,还需要领导重视,发挥骨干作用,全员参与.内部审核方法不仅适合实施了ISO9001标准的医院运用,对没有实施ISO9001标准的医院也有借鉴价值.
作者:杨大锁;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在群发伤救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东、西两院接诊的群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东院为实验组,西院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按区分流时间及抢救室滞留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等待时间、医辅服务、治疗效果、医护服务、环境及知情选择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提高群发伤患者诊疗时效性,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位兰玲;孙丽娜;王淑娟;时咏梅;邢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基础上,开发电子病历质控系统.该系统可在线实时检查病历质量及反馈质控信息,并对检查结果作出进一步统计分析,明显提高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使病历内涵质量得到保证,病历质控效能全面提升,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作者:杨霜英;汪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11年以来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专项整治活动的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描述定量分析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利用分段线性回归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结果 除门诊抗菌药物输液的处方比例趋势较平稳外,门诊和住院(手术/非手术)抗菌药物与抗菌药物输液使用比例均呈下降趋势.2011年9月以后,门诊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住院手术含抗菌药物的病例比例、住院手术含抗菌药物的病例比例、住院手术抗菌药物输液的病例比例、住院非手术抗菌药物输液的病例比例、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等均显著下降.结论 2011年以来,抗菌药物整改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有继续改进空间.
作者:董四平;李萌;吴金虎;何柳;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集体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256例行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前完全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比例明显提高,疗效明显增强,术后焦虑发生明显降低.结论 集体健康教育节约了护士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荣爱琴;郝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站垂直一体化管理实施后的院感知识培训模式,以及快速提高采血点院感管理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 分析对比常规化培训模式与系统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与各采血点院感管理项目合格率和院感培训效果.结果 常规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院感管理项目合格率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各采血点(P<0.05);系统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与采血点院感管理相关项目合格率、考试成绩均稳步提高,且采血点提高迅速,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系统化培训模式是比较科学的培训模式,适用于血站垂直一体化管理后的院感培训.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指出按照职称级别授予手术资质不合理,按照手术级别授予手术权限过于粗放,手术资质准入后的跟踪管理是薄弱环节.从建立院科两级手术分级管理机构、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库、完善手术资质准入程序、强化信息化监管等4方面,就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吴丽娟;徐道亮;潘云龙;车永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分析门诊患者用药现状,提出了门诊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应强化安全用药意识,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控制静脉注射剂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同时,医院应建立安全用药管理长效机制,鼓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用药安全.
作者:安凤梅;姚峥;汉业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从活动前的93%提高至活动后的98%,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 通过QC小组活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李春梅;郑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护士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女性常模(P<0.01);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统计指标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影响日益严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护士本人也需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学习自我管理方法.
作者:刘彦君;谢娟;雷双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结合案例分析,认为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是知情同意告知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为什么告知、向谁告知、告知什么等医务人员认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议建立医务人员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告知意识培养作为重要工作严格落实.
作者:杜淑英;白家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依据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对2035份缺陷病历进行分析.病历质量缺陷发生率为13.78%.质量意识淡薄,书写不及时,复制及漏缺项严重等是病历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端正态度,提高医师自觉意识;分类培训,强化病历内涵质量要求;加强监管,健全分层管理联动机制;定期评比,奖优罚劣等对策建议.
作者:钟旋;卢建军;陈婉东;李恒爱;刘全樑;刘秋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成立临床输血服务部,建立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细节化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多渠道反馈,并落实考核.医疗机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提高,节约了输血资源,提高了临床输血质量和技术水平,保障了输血安全.
作者:杜滨;王博航;孙森;王明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患关系紧张备受社会关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推行科主任轮岗接待患者投诉制度,从思想认识和制度管理层面保障该项制度得到落实,为改善医患关系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但军;李红艳;付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细化手术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告知程序、强化手术全程监督、开展手术质量分析等实践,医疗制度落实率、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等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机构应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操作性,注重手术质量监督的全面性,保证医患沟通的有效性.
作者:徐茂云;巍巍;崔晓宁;戴柏华;陈庆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成立护理品管圈科研小组,对护理品管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组圈人数过多、圈长为上级指派、甘特图时间分配不合理、现状把握不充分、目标值确定盲目套用公式、解析要因及真因不正确、对标准化认识不充分等,定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指导并纠正.护理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运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刘红玲;孙萍萍;于艳杰;赵润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陕西省人民医院迎来了辉煌的收获季节,这所具有80多年光荣历史的老医院在新的机遇期再一次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一进入医院大门,新近落成的大门上镌刻着“允德允能,弘医弘道”的院训让人感到亲切踏实,刚刚竣工的新住院大楼让人眼前一亮,医护人员春风化雨般的热情服务令人倍感温馨.在新住院大楼即将正式启用之际,记者走进了陈学文院长的办公室,试图揭开省医院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奥秘.
作者:焦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临床科室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效果,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分为两大类,依据各医疗质量指标2013年与2012年的比值,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非手术科室死亡率明显下降,手术科室非计划再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其它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提示临床科室应采取措施针对性改进.
作者:王力红;仇叶龙;李小莹;吴英锋;刘春玲;邓应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绩效考评分为月考评和年度考评.月绩效考评以全面质量考评为主,常规质量考评为辅;年度绩效考评应用“平衡计分卡”原理,从客户满意度、工作效率与技术水平、财务运营、医疗护理质量和科研教学5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目标管理与评价.同时用实例阐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
作者:王彦霞;董军;周亚春;吴允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