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宁
成立护理品管圈科研小组,对护理品管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组圈人数过多、圈长为上级指派、甘特图时间分配不合理、现状把握不充分、目标值确定盲目套用公式、解析要因及真因不正确、对标准化认识不充分等,定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指导并纠正.护理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运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刘红玲;孙萍萍;于艳杰;赵润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确立抗菌药物一品双规、分级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专家会诊与医嘱点评制度等.结果 抗菌药物种类减少,使用量下降,医务人员越级使用情况减少,不规范处方数量减少,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提升.结论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得到遏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吴娟;刘小凤;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站垂直一体化管理实施后的院感知识培训模式,以及快速提高采血点院感管理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 分析对比常规化培训模式与系统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与各采血点院感管理项目合格率和院感培训效果.结果 常规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院感管理项目合格率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各采血点(P<0.05);系统化培训模式下,中心站与采血点院感管理相关项目合格率、考试成绩均稳步提高,且采血点提高迅速,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系统化培训模式是比较科学的培训模式,适用于血站垂直一体化管理后的院感培训.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11年以来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专项整治活动的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描述定量分析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利用分段线性回归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结果 除门诊抗菌药物输液的处方比例趋势较平稳外,门诊和住院(手术/非手术)抗菌药物与抗菌药物输液使用比例均呈下降趋势.2011年9月以后,门诊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住院手术含抗菌药物的病例比例、住院手术含抗菌药物的病例比例、住院手术抗菌药物输液的病例比例、住院非手术抗菌药物输液的病例比例、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等均显著下降.结论 2011年以来,抗菌药物整改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有继续改进空间.
作者:董四平;李萌;吴金虎;何柳;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一次性无菌物品领用满意度.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领用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2.67%提高到活动后的95.33%,达到了活动目标.减少了护士非护理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孙诚;俞诗娃;符蔚;柯雅娟;朱宏颖;张和妹;黄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介绍了我国建立医疗质量检测与控制指标的基本情况,并从成立质量指标管理组织、明确数据采集流程、优化现有信息系统、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等方面就构建医疗质量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医疗质量信息监测系统的应用,产生了质量统计指标,使医疗质量管理更加客观,便于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静成;徐道亮;车永茂;徐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电子病历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方法 选择2012年8月~12月住院1周以上患者病历,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500份护理电子病历,同时向临床一线护士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分析护理电子病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满意率为90.25%;抽查病历结果显示,存在问题主要是护理记录表达不准确、记录内容不连贯、真实性降低、内容不客观等,其中护理记录表达不准确比例(45.81%)明显高于其它问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5,P<0.05).结论 护理电子病历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医院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和护理电子病历质量,保证病历连贯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刘素温;黄先涛;南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基础上,开发电子病历质控系统.该系统可在线实时检查病历质量及反馈质控信息,并对检查结果作出进一步统计分析,明显提高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使病历内涵质量得到保证,病历质控效能全面提升,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作者:杨霜英;汪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集体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256例行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前完全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比例明显提高,疗效明显增强,术后焦虑发生明显降低.结论 集体健康教育节约了护士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荣爱琴;郝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与监管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设计结构式访谈提纲,分别对卫生政策制定者、医院管理者、医生、患者、卫生政策研究者以及医药企业工作者等共计291人开展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7%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46.7%的地方药监部门受访者认为我国已上市的抗菌药物品种过多;了解抗菌药物知识的渠道主要是文献、学术会议和培训,但有40%的地方药监部门受访者和14.3%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受访者通过医药企业了解抗菌药物知识;约60%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受访者和80%的地方药监部门受访者认为我国抗菌药物监管不如发达国家严格;73.3%的院长和46.7%的中层管理人员兼职临床工作;约5%的医生从未接受过合理用药培训,约10%认为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不符合国情、操作性不强.结论 我国应适当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宣传与培训,完善抗菌药物监管体系,强化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的可操作性等.
作者:李萌;李伯阳;郭淑岩;董四平;沈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发住院患者管道脱出危险因素评估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成立管道管理小组,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研发评估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评估单对住院带管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住院患者管道脱出危险因素评估单由6个维度18个条目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评估单有效降低了带管患者管道脱出率,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住院患者管道脱出危险因素评估单使用简便、易操作,为临床护士预测带管患者管道脱出危险因素提供了测量工具,确保了患者安全.
作者:王亚丽;牛艳萍;武睿敏;胡爱书;张淑彩;陈芸;张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分析门诊患者用药现状,提出了门诊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应强化安全用药意识,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控制静脉注射剂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同时,医院应建立安全用药管理长效机制,鼓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用药安全.
作者:安凤梅;姚峥;汉业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中国和瑞典两国抗菌药物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发现中国抗菌药物监管存在以下问题:监管主体不统一,监管机制不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耐药监测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激励机制,宣传、教育与培训不足等.总结瑞典经验,提出我国应建立促进合理用药的专业机构,对药店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激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实施动态监管和反馈等.
作者:李萌;郭淑岩;何柳;孙静;董四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国内外旅行医疗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发展旅行医疗的建议.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结果 部分国家由于医疗费用低、等待时间短、技术设备满足需求等已经成为旅行医疗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发展旅行医疗具有潜在优势,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结论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利用传统医药和旅游资源以及价格等优势,发展特色旅行医疗项目.
作者:岳馨培;雷海潮;林金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介绍了应用病例组合方法,确定医院病种分类及难度系数,并采用总额预算法,推算病种/检查项目费率,建立一套以病种/项目、难度系数、费率和工作量为主要指标的绩效工资核算体系.同时以实例阐述医院各类科室绩效工资核算方法.
作者:王彦霞;董军;张连俊;周亚春;张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陕西省人民医院迎来了辉煌的收获季节,这所具有80多年光荣历史的老医院在新的机遇期再一次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一进入医院大门,新近落成的大门上镌刻着“允德允能,弘医弘道”的院训让人感到亲切踏实,刚刚竣工的新住院大楼让人眼前一亮,医护人员春风化雨般的热情服务令人倍感温馨.在新住院大楼即将正式启用之际,记者走进了陈学文院长的办公室,试图揭开省医院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奥秘.
作者:焦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阐述了综合性医院公共实验平台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包括坚持总体建设目标和架构、强化服务意识和岗位意识、实验人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监督与评估、完善实验平台功能布局、配置标准化实验室设备、构建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生物技术公司准入管理制度等,以期充分发挥公共实验平台的支撑作用,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者:杨国平;田聆;祝延红;郎涛;肖忠明;胡影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指出按照职称级别授予手术资质不合理,按照手术级别授予手术权限过于粗放,手术资质准入后的跟踪管理是薄弱环节.从建立院科两级手术分级管理机构、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库、完善手术资质准入程序、强化信息化监管等4方面,就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吴丽娟;徐道亮;潘云龙;车永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信通”信息平台对提升门诊预约挂号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 比较“医信通”信息平台使用前后对门诊预约失约率、违约率、门诊停/改诊的通知及时率的影响.结果 “医信通”信息平台使用后明显降低了门诊患者预约挂号失约率,降低了临时停诊造成的就诊失误率,有效控制了停/改诊率.同时,医院客服中心医务人员处理门诊停/改诊服务人均工作时长由2 312±268(min)降至467±211 (min),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患者门诊预约类投诉事件下降,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 开展“医信通”信息平台对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茹;王燕侠;仇杰;高雅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患关系紧张备受社会关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推行科主任轮岗接待患者投诉制度,从思想认识和制度管理层面保障该项制度得到落实,为改善医患关系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但军;李红艳;付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