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房颤疗效分析

陈爱武;李珂;霍垚;鲁跃华

关键词:心衰, 快速房颤, β-受体组滞剂
摘要: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伴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器质性心脏病、CHF伴快速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加氨酰心安治疗4wk.对照组50例,单用常规抗心衰治疗4wk.结果治疗组在减慢心率、改善心功、降低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50%.病死率分别为1.8%和1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率、改善心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麻疹并发双眼角膜炎1例

    患者,男性,26岁.因发热6天,全身性皮疹3天,肝功:ALT 155U/L,AST 128U/L,心肌酶谱:LDH334U/L,HBDH 462U/L入院.诊断为麻疹并心肌炎.住院治疗第2天出现双眼红肿、畏光、流泪,伴脓性分泌物,用润舒眼液无效,遂请会诊.体检:T39.3℃,P106次/分,面颈、躯干、四肢、手、足心可见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压之褪色,双侧颊粘膜可见费柯氏斑.眼部检查:双眼睑红肿,不愿睁眼.裂隙灯检查:双眼结膜囊可见部分脓性分泌物,球结膜混合充血(卅),重度水肿.双眼角膜上皮水肿,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点、片状灰白浸润、边界欠清晰、稍隆起,部分深及角膜实质层,荧光染色(+).前房深度正常,KP(一).双瞳孔圆,光反射好,眼底正常.诊断:麻疹并发双眼角膜炎.

    作者:王毅;楼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60例体会

    从1998年1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妇产科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杨梦庚教授创立的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现就60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物瓣毁损再换瓣手术后出血的监护

    我院心胸外科1988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4例生物瓣毁损患者,施行了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与第一次换瓣手术相比,再次手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多.由于加强了监护,术后出血19例无1例死亡.现将34例再换瓣手术后出血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蓉;唐梦琳;陈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与临床

    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近10余年收治的462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李英;唐英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男性脂肪肝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脂肪肝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ACS:18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58例男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58例患者血清雌二醇(E2)均值为180.3±16.7pmo1/L,睾酮(T)均值为8.2±1.8nmol/L.E2/T比值为21.98±2.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增高,A/G降低的脂肪肝患者的性激素紊乱程度重于正常组的脂肪肝患者.血清E2增高,T降低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一致.结论男性脂肪肝患者血清E2增高,T降低和E2/T失衡,反应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代偿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泉;余天会;祖洪勇;陈贵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功能矫形对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大结合容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n-AchR)大结合容量(Bmax)的变化,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选用20只5周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大鼠戴自制上颌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两组大鼠翼外肌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大结合容量.结果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大结合容量(Bmax=285.573 fmol/mgpro)明显>对照组(Bmax=214.662 fmol/mg Pro),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矫形可增加翼外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量.

    作者:陈开云;罗颂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苯巴比妥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28例临床疗效观察

    高热惊厥是小儿特有的一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笔者于1 998年以来采用退热剂加苯巴比妥口服的方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再发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目的探索更好的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手术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右肋缘下斜切口(4~6cm),不切断腹直肌;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用钛夹夹闭,不行腹腔深部打结;剥离胆囊床前将胆囊内胆汁抽空,用电刀剥离胆囊边切边止血,不缝合胆囊床.结果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结论是一个较好的临床胆囊切除方法,患者易接受.

    作者:杜天祥;潘勇;江东;冯强;杨洪春;马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亢母亲致新生儿甲减1例

    患儿,男,5天.因面色青灰,不吃、不哭、不动5天于2001年4月4日入院.其母有3年甲亢病史,妊高症,孕34周,出生时Apgar 1分钟2分、5分钟4分,体重2500g,在院外经呼吸机等抢救活疗无效.人院时体温不升,P110次/分,R20次/分.呼吸不规则,对刺激无反应,皮肤紫绀,前囟张力高,双肺大量中细湿鸣,双下肢硬肿.CT:脑沟、大脑纵裂池、侧裂池密度增高、双侧额叶区低密度影.入院诊断:HIE、新生儿肺炎、硬肿症.

    作者:范方琼;刘明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液流变性变化观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抗心绞痛常规药物基础上,治疗组(1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N.S1 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对照组(21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0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及71.43%,二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61.90%,组间Ridit分析前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并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疗效,并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向征;宿博;宋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得必泰和心得安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

    目的比较使用兰索拉唑、得必泰、心得安及三者联用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病人分成3组,A组使用兰索拉唑、得必泰,B组使用心得安,C组联合用药.兰索拉唑30mg qd、得必泰1包tid、心得安10mg tid,疗程均为8周.结果 A、B、C三组8周有效率分别为28.1%、51.6%、82.4%,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兰索拉唑、得必泰和心得安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疗效显著.

    作者:黄兴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肌肌钙蛋白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心衰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40例CHF患者(病例组)和38例无心脏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按病例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分为亚组1(28例)和亚组2(12例).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受检者血浆标本中的cTnI浓度水平.结果①病例组平均cTnl水平为0.294±0.416ng/ml,而对照组为0.012±0.009ng/ml(P=0.0001).②治疗反应好者cTnI水平为0.183±0.50ng/ml,治疗反应差者为0.228±0.42ng/ml(P=0.046,r=-0.51,P=0.045).结论①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TnI可以作为反应CHF患者心肌损伤的指标;②心力衰竭的治疗反应与cTnI水平相关,呈一负相关关系,但需要进一步证实.

    作者:傅华;曾智;黄鹤;张恒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滴尼立苏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1岁.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给予5%GNS500ml加罂粟碱30mg静滴,20~25滴/分,5分钟后接上尼立苏通道,调至3~4滴/分钟.用药3分钟后,患者感注射部位轻微疼痛,继而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音听不清,呼吸停止.立即停止静脉输液,更换输液皮管,输液瓶,以切断过敏源.给于5%GNS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及肾上腺素0.5mg静推,未见改善,又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并行气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人等措施,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心跳恢复,呼吸正常.继续给予升压、扩容、强心、利尿等处理,3小时后症状消失.

    作者:赵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72岁。因突发意识障碍5小时于2000年1月10日入院。

    作者:王前;王建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都市中学生乙肝感染现状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现状以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成都市1999年和2000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田英;李晋蜀;冉丛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房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伴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器质性心脏病、CHF伴快速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加氨酰心安治疗4wk.对照组50例,单用常规抗心衰治疗4wk.结果治疗组在减慢心率、改善心功、降低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50%.病死率分别为1.8%和1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率、改善心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作者:陈爱武;李珂;霍垚;鲁跃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钠组(治疗组),疗程为10天.结果 10天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3%,对照组为76.32%(P<0.05);观察8周治疗组无1例发生AMI,对照组2例(5.26%)发生AMI.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作者:李建;蒋涛;刘思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8例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O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例OSD与30例PDA患者,术后24小时,1,3,6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7例(97.4%)O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其中34例(91.9%)显示即该封堵完全,3例(8.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28岁男性术后第4天发生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中,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右心房、室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残余分流消失;PDA窄处直径为2.5~12(平均5.3)mm,29例用PDA封堵器,1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粗大PDA采用Amplatzer房缺封堵器治疗.19例(63.3%)显示即刻封堵完全,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1例48小时)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发生机械性溶血.随访期中,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O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曾智;张庆;饶莉;梁玉佳;张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罕见希氏束性无体止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

    患者,男,37岁.反复心悸8年,再次发作3天,夜间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于2000年8月13日急诊人院.8年前患者常在感冒后出现心悸、轻微胸闷,持续1~2小时,不伴胸痛.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感冒后就诊,HR120~130次/分,能胜任体力活.人院前1年体检发现血压升高,高140/110mmHg(1mmHg=0.133kPa),多数130/100mmHg,未降压治疗.

    作者:黄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都地区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因素调查 常见危险因素现状——7288例人群分析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当前成都地区心血管疾病趋势有关信息,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7288人,居住3年以上,年龄18~80岁,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人均收入,个人及家族史,查体,血压,心率,体重指数及血液有关生化参数.结果本组人群吸烟率24.0%,50~60岁为高峰段,男性尤甚,饮酒率38%,白酒为主.体重指数平均22.4,较10年前增加,超重(≥25)及肥胖23.6%,血压;血脂、尿酸水平在正常高限;高血压标化患病率15.45%,血脂异常者亦较高(TC≥5.72mm0l/L者17.97%,TG≥2.3者13.4%,低HDL<0.91者8.29%),危险因素常有簇集现象,除年龄,性别外,83.6%有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地区各项危险因素均较高,高血压、血脂、体重进一步恶化,未来10~20年,心脑血管病将更严重威胁我市.改善生活方式,并对上述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是当务之急.

    作者:秦方;张静;阮蕾;张廷杰;朱轼;范丽明;周兰春;阎亚非;吴时达;徐俊波;文瑞莲;陈尔琴;伍悦蕾;谢玲;王文艳;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