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密闭式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以下1/2处空气排放方法探讨

陈英;李蓉定

关键词:输液, 莫菲氏管, 空气排放法
摘要:2000年6~12月,我院对连续进行输液和在加压输液时,不慎将液体滴空,空气进入莫菲氏管以下进行排空气改革.以往的方法是用手弹、挤捏输液管或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再次进行排气.现我院采用不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的方法,在50例输液病人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希氏束性无体止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

    患者,男,37岁.反复心悸8年,再次发作3天,夜间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于2000年8月13日急诊人院.8年前患者常在感冒后出现心悸、轻微胸闷,持续1~2小时,不伴胸痛.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感冒后就诊,HR120~130次/分,能胜任体力活.人院前1年体检发现血压升高,高140/110mmHg(1mmHg=0.133kPa),多数130/100mmHg,未降压治疗.

    作者:黄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卵巢妊娠1例

    患者,女,23岁,已婚.因突发性脐周疼痛3小时,于2001年9月2日8:00急诊入院.人院查体,T36.4 C,P96次/分,R24次/分,BP 0/0kPa.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面容,反应差,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肌紧张,下腹及右下腹压痛明显,移浊强阳性,门诊以腹痛待诊阑尾炎?收入院,经会诊后腹腔抽出不凝之血液5ml,小便HCG阳性,诊断:G3P+12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于8:30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右侧输卵管均正常,左侧卵巢1.5cm×1.5cm大小,右侧卵巢有3cm×3cm破口,边缘不规则,见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活动性出血厉害,在血液内找到胚芽约0.5cm长.

    作者:王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rugada综合征2例

    无心脏结构改变,但心电图表现有持续的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抬高而患者发生猝死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1].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上.

    作者:苏代泉;王映辉;赵晋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年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

    患者,女性,14岁.家族中无糖尿病(DM)患者.原来视力正常,2个月前突然视物模糊.检查发现双眼晶状体完全混浊,右眼裸视1/100,左眼裸视1/200,镜片不能矫正.未见其他眼科异常,眼睛无感染、外伤史,无接受照射史,无服用药物史,诊断为白内障.追问病史,近1年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症状,体重下降3kg.查体:皮肤脱水,皮下脂肪少.

    作者:廖长琦;李民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滴尼立苏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1岁.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给予5%GNS500ml加罂粟碱30mg静滴,20~25滴/分,5分钟后接上尼立苏通道,调至3~4滴/分钟.用药3分钟后,患者感注射部位轻微疼痛,继而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音听不清,呼吸停止.立即停止静脉输液,更换输液皮管,输液瓶,以切断过敏源.给于5%GNS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及肾上腺素0.5mg静推,未见改善,又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并行气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人等措施,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心跳恢复,呼吸正常.继续给予升压、扩容、强心、利尿等处理,3小时后症状消失.

    作者:赵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精道造影临床应用30例

    我所男性科,从1996~1999年对男性不育的30例患者,精液常规检查为无精子症者,采用经阴囊皮肤直接穿刺输精管注射造影剂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明奎;冯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梗死误诊为小脑半球肿瘤1例

    患者,女,54岁.因头痛头晕间断发作4年,加重伴昏迷半天,于2001年4月2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诊后颅凹占位病变,梗阻性脑积水收住入院.患者4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未在意,自行缓解.4年来行走不稳,易摔倒,有时有双下肢麻木感.半天前感头痛头晕加重,意识渐模糊至丧失,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入院查体:BP23/12kPa,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存在,眼球位置居中,无斜视及眼震等征.左侧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弱,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正常.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梗阻性脑积永.考虑小脑半球肿瘤,予脱水治疗后患者神志状况较前好转,可简单应答.

    作者:许刚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毫米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静脉炎6例体会

    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门诊共收治静脉炎患者6例,采用毫米波多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夕芬;蒋家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强学会管理 促进学会发展

    四川省医学会是自然科学类社会团体,自1979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卫生科普宣传、医学科技决策论证、医学科技服务等项活动,是发展医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作者:徐蜀生;邵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都市中学生乙肝感染现状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现状以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成都市1999年和2000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田英;李晋蜀;冉丛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72岁。因突发意识障碍5小时于2000年1月10日入院。

    作者:王前;王建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带虹膜隔人T晶体植入治疗外伤后无虹膜性白内障3例

    我们采用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治疗3例外伤后无虹膜或虹膜部分缺损并发性白内障,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强;刘冬蓉;陈惠;梁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物瓣毁损再换瓣手术后出血的监护

    我院心胸外科1988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4例生物瓣毁损患者,施行了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与第一次换瓣手术相比,再次手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多.由于加强了监护,术后出血19例无1例死亡.现将34例再换瓣手术后出血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蓉;唐梦琳;陈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先天性咽喉壁畸胎瘤1例

    患者,女,24岁.因停经41周无产兆发作于1998年9月24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997年12月7日.孕7月时B超曾提示羊水大厚度12cm,余正常未治疗.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85cm,头位,未人盆,无宫缩,胎心140次/分,律齐.查B超提示羊水大厚度3.4cm.人院后给予静滴催产素后产兆发作,产程进展顺利,8小时后分娩一活女婴,体重3100g,苍白窒息,用吸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时吸出咽后壁一肌性组织,粉红色,长约5cm,粗约2.5cm.新生儿吸气性呼吸困难,双肺高音调干鸣.立即用丝线套住肌性组织向外牵拉呼吸可好转,半小时后转本院五官科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切下组织送本院及川医病理诊断为咽后壁畸胎瘤.术后情况良好,现随访3年,发育正常.

    作者:丁红梅;张莉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致蝶鞍部积气1例

    患者,女,73岁.因结石性胆囊炎拟持硬麻醉下行胆囊摘除术.术前BP18/11.6kPa,P102次/分,SPO296%.心电示:心肌缺血.硬膜外穿刺点为T8~9,用注射容器装空气接穿刺针接头管上,阻力骤减法缓慢进针.患者年龄大,肥胖,脊椎间隙狭窄,韧带钙化,穿刺困难,反复多次穿刺方成功,多次气泡压缩试验、空气外溢试验不明显,回抽无明显脑脊液.置硬膜外导管4cm,推入2%利多卡因4ml(含1:20万肾上腺素),3分钟后测试麻醉平面,发现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减慢,继而心跳呼吸骤停,立即静注肾上腺素、阿托品各1mg,同时面罩加压给O2,1分钟后心脏复跳,呈室性心律,静注利多卡因50mg,2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经激素、纠酸、补钙等药物综合治疗,患者呼吸恢复,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但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手术室内观察2小时,暂停手术送回外科ICU病房观察.

    作者:郭昌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例

    患者,男性,35岁.因海洛因成瘾5年要求戒断治疗入院.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至今仍坚持治疗,胰岛素24U,每日早、晚各一次皮内注射.查体:T36.8℃,P96次/分,BP 16/12kPa.精神差,心、肺、腹(-).尿常规:GLU(+3),K ET(+4),UR()(±).血糖9.82mmol/L.经应用戒断治疗后,毒瘾症状得到控制.应用胰岛素12U,早、晚各1次皮内注射.次日晚患者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精神差,意识尚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心肺(一),腹部平坦,腹肌软,全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上腹部及右下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亢进.腹透示:回盲部,升、横、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均有明显积气,未见液平.

    作者:严玉平;马军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液流变性变化观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抗心绞痛常规药物基础上,治疗组(1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N.S1 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对照组(21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0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及71.43%,二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61.90%,组间Ridit分析前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并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疗效,并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向征;宿博;宋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与临床

    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近10余年收治的462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李英;唐英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8例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O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例OSD与30例PDA患者,术后24小时,1,3,6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7例(97.4%)O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其中34例(91.9%)显示即该封堵完全,3例(8.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28岁男性术后第4天发生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中,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右心房、室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残余分流消失;PDA窄处直径为2.5~12(平均5.3)mm,29例用PDA封堵器,1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粗大PDA采用Amplatzer房缺封堵器治疗.19例(63.3%)显示即刻封堵完全,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1例48小时)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发生机械性溶血.随访期中,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O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曾智;张庆;饶莉;梁玉佳;张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都地区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因素调查 常见危险因素现状——7288例人群分析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当前成都地区心血管疾病趋势有关信息,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7288人,居住3年以上,年龄18~80岁,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人均收入,个人及家族史,查体,血压,心率,体重指数及血液有关生化参数.结果本组人群吸烟率24.0%,50~60岁为高峰段,男性尤甚,饮酒率38%,白酒为主.体重指数平均22.4,较10年前增加,超重(≥25)及肥胖23.6%,血压;血脂、尿酸水平在正常高限;高血压标化患病率15.45%,血脂异常者亦较高(TC≥5.72mm0l/L者17.97%,TG≥2.3者13.4%,低HDL<0.91者8.29%),危险因素常有簇集现象,除年龄,性别外,83.6%有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地区各项危险因素均较高,高血压、血脂、体重进一步恶化,未来10~20年,心脑血管病将更严重威胁我市.改善生活方式,并对上述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是当务之急.

    作者:秦方;张静;阮蕾;张廷杰;朱轼;范丽明;周兰春;阎亚非;吴时达;徐俊波;文瑞莲;陈尔琴;伍悦蕾;谢玲;王文艳;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