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后呼吸恢复延迟1周1例

陈星菊;蒋夏

关键词:麻醉诱导, 呼吸, 普鲁卡因, 维库溴铵, 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性白内障, 患者, 芬太尼, 小梁切除术, 气管内全麻, 气管内插管, 双眼视力, 麻醉选择, 麻醉维持, 硫贲妥钠,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眼晶体, 血常规, 青光眼
摘要: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5年,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入院.曾准备在局麻下手术,因患者极不合作而作罢.于2000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眼晶体摘除和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喜高枕,且常感疲乏无力.术前BP14/10kPa,P80次/分.血常规:Hb69g/L,RBC3.43×1012/L,WBC3.2×109/L.电解质未查、体重50kg.麻醉选择气管内全麻,麻醉诱导用2%硫贲妥钠20ml,继以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均静脉推注,气管内插管顺利,用Ohmeda110型麻醉机进行麻醉.麻醉维持用普鲁卡因复合液(2%普鲁卡因250ml+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静脉滴注,滴速为普鲁卡因0.7mg@kg-1分钟,并间断吸入少量安氟醚.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孕自发性子宫破裂继发腹腔内死胎误诊1例

    患者,43岁,彝族.因8+孕月死胎反复引产失败,于1996年3月8日转入我院.患者自述停经8+月,胎动消失11天.于2月27日到当地县医院就医,经临床及B超检查,诊断晚孕死胎.收住院治疗.经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2次,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1次,2%催产素静脉滴注2次等方法引产,均未成功发动宫缩,于3月8日转送我院.既往体健,G5P4均为在家自然分娩.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膨隆似足月孕大小,无压痛,肝脾未扪及.产科检查:宫底剑脐之间,无宫缩,胎心未闻及,胎位不清,阴道无流血、流液,宫口未开.辅助检查:B超示宫内孕头位、死胎.

    作者:张锐;谭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力苏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近期对活力苏口服液进行了临床观察,观察该药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临床实验共观察病例57例,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入选病例以住院病例为主,门诊病例严格控制.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中医分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作者:杜贤兰;陈明礼;温天明;唐平;饶平;杜静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糖药物学-21世纪生化药物开发的热点

    现代医学已进入亚分子研究时代,尤其是1988年,当牛津大学生化系的德韦克首先提出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这一新名词以来,标志着对糖及糖缀合物(包括糖蛋白、糖脂和蛋白聚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1糖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医学的关系糖生物学的定义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研究它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寡糖大多通过糖链与另一种或几种糖缀合物结合在一起.已有不少研究结果确证,糖类作为信息分子在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衡态的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老化、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换、细胞识别和病原体感染等生物学过程都有糖类的介导.在这一系列的生物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便是糖链.

    作者:肖振圭;张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宫颈妊娠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36岁,孕2产1.因清宫术中阴道大量出血半小时,于2000年7月23日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5月12日,停经60多天出现无痛性少量阴道出血,停经70天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出血多,停止刮宫.次日上午,B超提示子宫内有残留物,再行清宫术,术中大量出血,立即停止手术转入本院.1984年足月顺产一活婴.妇科检查:外阴血污,阴道内有暗红色血液.宫颈软,外观膨大,有活动性出血自宫颈流出.子宫水平位,稍软,50天孕大.诊断:不全流产.

    作者:张英;郑雪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内翻2例

    1 病例报告例1,28岁.G3P2+1,因产后32小时,阴道流血多,昏迷2次于1996年9月8日入院.1天前在家分娩一4000g女活婴,由卫生员接生,产时流血量及第三产程处理情况患者不清楚.产后流血多,出现昏迷,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稍好转.4小时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多,昏迷后急送我院.查体:T37.3℃,P130次/分,R35次/分,BP9/7kPa.腹软、无压痛,耻上扪及宫底约4横指高,检查阴道内有一肿物约10cm,与子宫相连,质中等,色暗红,表面粗糙,少许活动性出血,肿物顶端有一约4cm直径环状组织.

    作者:周曼清;梁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一反应曲线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是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通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DRC)的参数进行测定,可以判断是否存在AHR,通过对DRC参数的改变进行追踪观察,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现对DRC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陈雪融;冯玉麟;罗炎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压舒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肺压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彩多)和漂浮导管检查技术,动态观察了肺压舒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经¨例彩多和7例心导管的观察结果,肺压舒能显著地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服药后15分钟开始起效,60分钟达降肺动脉压高峰,并持续4~6小时.结论肺压舒能有效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而且对体循环血压无影响.

    作者:李洪成;姬郁林;吴凯;闫亚飞;吴昌碧;罗凤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急性喉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1例

    患者,女,63岁.因咳嗽1月,加重伴声嘶气紧1天.于2000年5月11日以Ⅱ°喉梗阻急诊收治我院耳鼻喉科.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粘液痰,内科诊为支气管炎,服用罗红霉素等好转.入院前1天咳嗽突然加重,出现声嘶、气紧,伴有阵发性干咳、喘鸣.检查:T35.9℃,P82次/分,R22次/分,BP18.62/9.97kPa.端坐位,张口呼吸,唇紫绀,平静时有明显的吸气性喉鸣,伴有喘鸣,并有胸骨上窝和锁骨上窝凹陷,双肺呼吸音清晰,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正常,闭合欠佳,声门下左前方可见灰黑色膜样新生物,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出血.

    作者:杨怡静;覃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临床意义再探讨

    近几年糖化血清蛋白(GSP)如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已作为糖尿病(DM)的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我们于1999年1~2月对DM患者、糖耐量减低(IGT)者、应激状态血糖升高者和正常人进行了检测对比,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根据1985年WHO专家委员会提出的DM诊断标准确诊为(DM)患者147例,男78岁,女69岁,平均年龄53±4.96(38~83)岁,其中血糖未控制者121例为DMA组,血糖控制者(近两周FBG≤7.8mmol/L,P2BG≤10mmol/L)26例为DMB组;IGT组(餐后血糖≥7.8;<11.1mmol/L)24例,男14岁,女10岁,平均年龄51±10.42(37~87)岁;应激状态血糖升高组(S组)系严重车祸、大面积烧伤、脑外伤、脑溢血患者21人,男13岁,女8岁,平均年龄52±11.52(34~79)岁;正常对照组为本院体检血糖正常(FBG3.9~5.6mmol/L)者,P2BG≤7.8mmol/L者31例,男18岁,女13岁,平均年龄51±9.71(40~78)岁.各组年龄及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丁燕;孔建红;王静;甘华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上段癌61例临床诊断及病理分析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胃镜活检共查出食管癌637例,其中食管上段癌(距门齿23cm以内)61例,占同期食管癌总数9.6%.现将其临床诊断及病理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28~81岁.其中≥50岁47例占77.1%.发病后6个月内确诊者43例(70.5%),~12个月内确诊者13例(21.3%),>12个月确诊者5例(8.2%).1.2临床表现:吞咽困难47例,进食梗阻感9例,吞咽异物感4例,胸骨后疼痛1例,合并声嘶、呛咳4例,均为食管入口癌.

    作者:廖兆昌;罗笑雁;陆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从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看检查脑膜刺激征和腰穿的重要性

    现将我院1998~1999年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住院的42例临床资料总结,特别是对其中9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62岁,平均住院37天.治愈好转37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38例,克氏征阳性35例,布氏征阳性19例.1.2腰椎穿刺检查:全部作了腰穿检查,脑脊液卧位压力增高35例,其中>220mmH2O,占50%,脑脊液50%外观呈毛玻璃状,50%的细胞数在50~500×106之间,蛋白定量0.45g~4g/L之间,超过5g/L2例,糖含量减少,其中72%为0.5~1.6mmol/L,氯化物50%的为82~100mmol/L,脑脊液查见(涂片)抗酸杆菌2例,32例的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全部墨氏染色(-).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孢三嗪致过敏性哮喘1例

    患者,女,39岁.因腰痛、尿急、尿频1天,于1998年8月16日入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既往无哮喘及心脏病史,入院查体:BP16/11kPa,P82次/分,R18次/分.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肾叩痛(+).入院后给予头孢三嗪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当液体滴入100ml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紧、干咳、两肩高耸呈哮喘状.即查BP17/12kPa,R38次/分,P118次/分.端坐呼吸、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考虑头孢三嗪致过敏性哮喘,立即停用该药.

    作者:宋乃云;石正禄;何勇俐;吴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呼吸机序贯治疗成功抢救COPD严重呼吸衰竭6例

    当COP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时,病死率极高.我院内科于2000年7~10月创新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连续对该类患者进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抢救存活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9~89岁(平均74.16±8.75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急性感染期入院.入院时呼吸频率8~44次/分,血压5例正常;1例收缩压仅5.32kPa,HR90~134次/分3例;40~44次/分3例,PaO22.39~5.98kPa,PacO28.80~11.75kPa,血pH7.219~7.476,外周血白细胞均有升高,高达15.5×109/L,并伴核左移,体温升高者3例(38.4℃~39.6℃).

    作者:殷俊;高蜀生;包勇;练祥忠;杨英;沈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卵巢囊腺癌误诊为肝囊肿3次手术的教训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入院前2年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在外院诊断为肝囊肿行囊肿开窗术.1年前,患者肝囊肿复发在我院2次行囊肿开窗术,术后出现胆瘘,经处理治愈出院.1月前,患者腹胀再次入院诊断为肝囊肿复发伴腹水,2次抽吸出淡黄色粘稠状腹水分别为2000 ml及4000ml,出院后半月,患者腹胀再次加重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肌稍紧,右上腹深压痛,移浊(+).B超示:右肝多发囊肿、腹水.CT示:右肝多发囊肿,大量腹水原因待查?囊肿引流管造影示:肝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能性大;腹水常规检查呈渗出液;其他检验结果无异常.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尿NO及γ-GT的改变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意义

    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可致多器官功能损伤,而以肾损伤的发生率高[1].其损伤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NO作为一种高反应的自由基气体,它对肾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2,3].但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γ-GT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活性酶,在尿中活性升高可以早期反映肾小管损伤.我们通过对2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尿中NO及γ-GT的测定,了解它们与窒息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旨在说明NO在窒息后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胜会;董文斌;唐章华;冉隆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肠肝曲癌伴梗阻、穿孔、十二指肠内瘘手术治疗教训

    患者,男,66岁.入院前20天出现右上腹胀痛,频繁呕吐.入院前5天右上腹痛加重,伴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消瘦,腹平坦,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重,且右上腹肌张力高,肠鸣消失.WBC18.9×109/L,N0.96,L0.04.X线中示机械性肠梗阻.B超:右上腹有一10cm×4.8cm的实性包块,界不清,与肠道粘连.入院诊断:结肠肝曲癌伴肠梗阻.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腹水300ml,及陈旧性纤维蛋白苔(较多),小肠间有疏松粘连,肝膈面,脾未见癌灶转移,腹腔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结肠肝曲有一7cm×6cm菜花状包块,致结肠梗阻,该癌肿右侧被肝脏面、胆囊包裹.

    作者:王庆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冠心病(CA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5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CA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炎性反应可能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钟萍;舒燕;蔡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原发性子宫血管肉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年,月经紊乱半年到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子宫增大来我院求治.患者既往体健,各系统回顾均无重要病史.月经史:15,量中,无痛经史,入院前半年,月经周期延长,经期由35天延长至10~20天不等,月经量明显增多.22岁结婚,G1PO+1,否认家族中有肿瘤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扪及,心肺无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子宫增大约6+月孕、质硬、不活动;双附件区未扪及包块.

    作者:石宇;徐世强;吴艳丽;谢芳;殷红;张国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鲁南欣康、多巴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84例

    目的观察鲁南欣康注射液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结果.方法对照组80例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止咳祛痰等治疗.治疗组8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鲁南欣康20mg+多巴胺40mg+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68.8%,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改善明显(P<0.01或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组PaO2提高PaCO2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鲁南欣康、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高堂玲;廖文;李方;罗凤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组(A组)和单用头孢曲松组(B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天,病情稳定后换用氧氟沙星0.4静滴,每日1次,再治疗7天.B组单用头孢曲松1g静滴,每日2次,疗程14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结果A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和77%,B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和71%,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结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而且经济.

    作者:余祖蓉;章媛媛;卢登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