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丰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冠心病(CA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5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CA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炎性反应可能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钟萍;舒燕;蔡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胃镜活检共查出食管癌637例,其中食管上段癌(距门齿23cm以内)61例,占同期食管癌总数9.6%.现将其临床诊断及病理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28~81岁.其中≥50岁47例占77.1%.发病后6个月内确诊者43例(70.5%),~12个月内确诊者13例(21.3%),>12个月确诊者5例(8.2%).1.2临床表现:吞咽困难47例,进食梗阻感9例,吞咽异物感4例,胸骨后疼痛1例,合并声嘶、呛咳4例,均为食管入口癌.
作者:廖兆昌;罗笑雁;陆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入院前2年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在外院诊断为肝囊肿行囊肿开窗术.1年前,患者肝囊肿复发在我院2次行囊肿开窗术,术后出现胆瘘,经处理治愈出院.1月前,患者腹胀再次入院诊断为肝囊肿复发伴腹水,2次抽吸出淡黄色粘稠状腹水分别为2000 ml及4000ml,出院后半月,患者腹胀再次加重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肌稍紧,右上腹深压痛,移浊(+).B超示:右肝多发囊肿、腹水.CT示:右肝多发囊肿,大量腹水原因待查?囊肿引流管造影示:肝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能性大;腹水常规检查呈渗出液;其他检验结果无异常.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53岁.因突发持续性腹痛15小时入院.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感中上腹、脐周为主的腹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4次,腹泻4次呈黄色水样便,内无粘液脓血.既往患者有30年风湿性心脏病史,诊断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纤颤.服用消心痛、地高辛6年,近1年来未服用抗凝药物.查体:T37.3℃,P100次/分,R20次/分,BP15/10kPa.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叩浊并闻及湿罗音.
作者:马建昕;夏庆;李廷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医学已进入亚分子研究时代,尤其是1988年,当牛津大学生化系的德韦克首先提出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这一新名词以来,标志着对糖及糖缀合物(包括糖蛋白、糖脂和蛋白聚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1糖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医学的关系糖生物学的定义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研究它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寡糖大多通过糖链与另一种或几种糖缀合物结合在一起.已有不少研究结果确证,糖类作为信息分子在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衡态的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老化、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换、细胞识别和病原体感染等生物学过程都有糖类的介导.在这一系列的生物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便是糖链.
作者:肖振圭;张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可致多器官功能损伤,而以肾损伤的发生率高[1].其损伤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NO作为一种高反应的自由基气体,它对肾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2,3].但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γ-GT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活性酶,在尿中活性升高可以早期反映肾小管损伤.我们通过对2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尿中NO及γ-GT的测定,了解它们与窒息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旨在说明NO在窒息后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胜会;董文斌;唐章华;冉隆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内感染菌之一,目前国内各医院中其检出率也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肺部感染病例中,有报道显示其占2.5%[1],由于它对许多抗菌药呈耐药性,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耐药,正越来越引起医院感染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该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晻;张之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脯氨酸肽酶(PLD)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肺纤维化患者和20例健康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PCⅢ及CⅣ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PLD含量.结果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PCⅢ及CⅣ含量明显增高,同时PLD含量亦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清PCⅢ、CⅣ及PLD的水平可作为反映肺纤维化改变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佑娟;罗炎杰;陶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创伤性枷胸是严重的胸部闭合性创伤之一,会造成胸壁软化和浮动胸壁,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紊乱,需紧急处理.牵引治疗是连枷胸治疗中的经典方法.我院对11例外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我院自制的铁甲行胸壁外固定牵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斌;陈俊;吴晓宇;李德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洛沙坦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经3周常压低氧处理后,低氧组大鼠形成了明显的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低氧+洛沙坦处理组,其平均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壁增厚以及右心室肥厚程度均明显低于低氧组,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洛沙坦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程德云;陈文彬;肖欣荣;田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初步了解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般特点,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四川、重庆、云南等地9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0项内容.结果本地区哮喘患者以轻症居多,发作诱因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花粉、尘螨以及职业性因素等.规则吸入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甚低(17%),极少患者自备峰流速仪或常规检测峰流速(PEF).结论本地区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及医生的宣教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防治手段,特别是以吸入皮质激素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尚有相当的差距.
作者:刘春涛;冯玉麟;梁宗安;陈斌;王永碧;戴路民;童瑾;陈丹;王曾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患者,女,48岁.因反复鼻阻、脓涕2年于1998年3月10日入院.入院前1年在当地乡医院行鼻息肉手术,术后2月鼻阻复发,伴脓涕,偶感头痛,嗅觉下降,无涕血.查体:左总鼻道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及脓涕,质韧,触之不出血,鼻中隔重度右偏曲,左鼻后孔有新生物阻塞,鼻咽部未见异常.CT扫描:左鼻腔巨大实体占位病变,约5.8cm×4.3cm,CT值42~55,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CT值56~99Hu,内可见出血坏死灶,肿块边缘不规则,左上颌窦明显狭窄,并有骨质吸收,X线胸片正常,鼻腔新生物活检示鼻恶性血管外皮瘤.行左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与术前相同.术后放疗50Gy.随访2年,肿瘤无复发及转移.
作者:蒋锐明;邓世明;陈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当COP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时,病死率极高.我院内科于2000年7~10月创新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连续对该类患者进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抢救存活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9~89岁(平均74.16±8.75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急性感染期入院.入院时呼吸频率8~44次/分,血压5例正常;1例收缩压仅5.32kPa,HR90~134次/分3例;40~44次/分3例,PaO22.39~5.98kPa,PacO28.80~11.75kPa,血pH7.219~7.476,外周血白细胞均有升高,高达15.5×109/L,并伴核左移,体温升高者3例(38.4℃~39.6℃).
作者:殷俊;高蜀生;包勇;练祥忠;杨英;沈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用一次性输液器直接插入液体瓶给患者输液,是目前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输液方法.若要加快输液速度,在全开放输液器限速阀,提升输液瓶高度仍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条件好的医院可用输液泵,或另开通道,或换用开放式输液器,用传统的方法挤压输液管;此外,有直接反复穿刺液体瓶塞向瓶内注射空气的,有用注射器静脉推注的,有使用带分装袋的输液器将袖带包裹在分装袋上向袖袋内打气加压的;以上加快输液的方法各有利弊.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快速输液方法.
作者:杨成敏;曾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鲁南欣康注射液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结果.方法对照组80例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止咳祛痰等治疗.治疗组8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鲁南欣康20mg+多巴胺40mg+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68.8%,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改善明显(P<0.01或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组PaO2提高PaCO2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鲁南欣康、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高堂玲;廖文;李方;罗凤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年,月经紊乱半年到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子宫增大来我院求治.患者既往体健,各系统回顾均无重要病史.月经史:15,量中,无痛经史,入院前半年,月经周期延长,经期由35天延长至10~20天不等,月经量明显增多.22岁结婚,G1PO+1,否认家族中有肿瘤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扪及,心肺无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子宫增大约6+月孕、质硬、不活动;双附件区未扪及包块.
作者:石宇;徐世强;吴艳丽;谢芳;殷红;张国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27岁.因婚后6年自然流产3次而就诊.第一胎引产,2年内又怀孕3次,均在40~50天不明原因流产.夫妇双方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妻子无不良嗜好,月经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常规培养制片,G带分析核型为46,XX,t(4;17)(q33;p13).由于患者父母拒绝染色体检查故尚不清楚平衡易位的来源.
作者:谷孝华;周阳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需要挽救生命,更要实现终目标:使病人回归社会.目前,倾向于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在我国社区康复尚未普及开展的情况下,家庭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13岁.因患感冒头痛.右臀部肌注安痛定及小诺霉索后搭自行车又摔伤右臀部致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伴高热、寒颤,并迅速向腰背与右大腿根部扩散.查体:T39.8℃,P89次/分,BP100/70kPa.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右臀部外上方见约13cm×15cm皮肤红肿,中央呈紫红色肿块,周围红肿延至右大腿上段和后腰下部.化验:WBC18.6×109/L,N0.98.
作者:陈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5年,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入院.曾准备在局麻下手术,因患者极不合作而作罢.于2000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眼晶体摘除和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喜高枕,且常感疲乏无力.术前BP14/10kPa,P80次/分.血常规:Hb69g/L,RBC3.43×1012/L,WBC3.2×109/L.电解质未查、体重50kg.麻醉选择气管内全麻,麻醉诱导用2%硫贲妥钠20ml,继以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均静脉推注,气管内插管顺利,用Ohmeda110型麻醉机进行麻醉.麻醉维持用普鲁卡因复合液(2%普鲁卡因250ml+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静脉滴注,滴速为普鲁卡因0.7mg@kg-1分钟,并间断吸入少量安氟醚.
作者:陈星菊;蒋夏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