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囊腺癌误诊为肝囊肿3次手术的教训

王晓良

关键词:卵巢囊腺癌, 误诊, 肝囊肿, 手术, 囊肿开窗术, 腹水, 患者, 多发囊肿, 腹胀痛, 诊断, 再次入院, 检验结果, 肝内胆管, 复发, 常规检查, 病例报告, 引流管, 渗出液, 入院前, 治愈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入院前2年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在外院诊断为肝囊肿行囊肿开窗术.1年前,患者肝囊肿复发在我院2次行囊肿开窗术,术后出现胆瘘,经处理治愈出院.1月前,患者腹胀再次入院诊断为肝囊肿复发伴腹水,2次抽吸出淡黄色粘稠状腹水分别为2000 ml及4000ml,出院后半月,患者腹胀再次加重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肌稍紧,右上腹深压痛,移浊(+).B超示:右肝多发囊肿、腹水.CT示:右肝多发囊肿,大量腹水原因待查?囊肿引流管造影示:肝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能性大;腹水常规检查呈渗出液;其他检验结果无异常.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急性喉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1例

    患者,女,63岁.因咳嗽1月,加重伴声嘶气紧1天.于2000年5月11日以Ⅱ°喉梗阻急诊收治我院耳鼻喉科.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粘液痰,内科诊为支气管炎,服用罗红霉素等好转.入院前1天咳嗽突然加重,出现声嘶、气紧,伴有阵发性干咳、喘鸣.检查:T35.9℃,P82次/分,R22次/分,BP18.62/9.97kPa.端坐位,张口呼吸,唇紫绀,平静时有明显的吸气性喉鸣,伴有喘鸣,并有胸骨上窝和锁骨上窝凹陷,双肺呼吸音清晰,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正常,闭合欠佳,声门下左前方可见灰黑色膜样新生物,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出血.

    作者:杨怡静;覃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锐器伤1例诊治体会

    患者,男,18岁.因腰部刀伤伴流清亮液体30分钟入院.入院查体:T38.2℃,P68次/分,R20分/次,BP15.3/8.5kPa,神清,脊柱四肢无畸形,L2,3棘突左旁有2cm横形切口,深及椎板,伤口流出血性清亮液体,伤部以下皮肤痛觉、温觉、触觉存在,双下肢运动自如,无大小便失禁,截瘫指数0,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WBC20.2×109/L,CT片示:L2椎体后部硬膜囊,左后方黄韧带前方可见两个类圆形含气低密度边缘光整,第二腰椎棘突后方软组织损伤并少量积气.诊断:L2.3段蛛网膜下腔锐器伤并椎管积气.

    作者:朱兴建;杨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卵巢囊腺癌误诊为肝囊肿3次手术的教训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入院前2年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在外院诊断为肝囊肿行囊肿开窗术.1年前,患者肝囊肿复发在我院2次行囊肿开窗术,术后出现胆瘘,经处理治愈出院.1月前,患者腹胀再次入院诊断为肝囊肿复发伴腹水,2次抽吸出淡黄色粘稠状腹水分别为2000 ml及4000ml,出院后半月,患者腹胀再次加重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肌稍紧,右上腹深压痛,移浊(+).B超示:右肝多发囊肿、腹水.CT示:右肝多发囊肿,大量腹水原因待查?囊肿引流管造影示:肝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能性大;腹水常规检查呈渗出液;其他检验结果无异常.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常规剂量附片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

    患者,女,43岁.因服用含附片中药半小时后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口及四肢发麻.1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步态不稳伴下肢缺失感,遂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37.6℃,P扪不清,R28次/分,BP%.急性病容,神志尚清楚,呼吸急促,颜面潮红,躁动不安,心率约250次/分,律尚齐,下肢浅感觉较迟钝.入院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频发抽搐和尿失禁.

    作者:王仁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内翻2例

    1 病例报告例1,28岁.G3P2+1,因产后32小时,阴道流血多,昏迷2次于1996年9月8日入院.1天前在家分娩一4000g女活婴,由卫生员接生,产时流血量及第三产程处理情况患者不清楚.产后流血多,出现昏迷,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稍好转.4小时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多,昏迷后急送我院.查体:T37.3℃,P130次/分,R35次/分,BP9/7kPa.腹软、无压痛,耻上扪及宫底约4横指高,检查阴道内有一肿物约10cm,与子宫相连,质中等,色暗红,表面粗糙,少许活动性出血,肿物顶端有一约4cm直径环状组织.

    作者:周曼清;梁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物经济学的进展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 PE)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指导医生制订合理的费用效果处方为宗旨的应用科学.核心是通过优化成本一效果结构来提高治疗效率,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降低发病率和降低医疗需求来达到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药物的费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情形下,近年开展了一些PE的研究.

    作者:呼延明;肖振圭;张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53及其在卵巢癌耐药机制中的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p5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及诱导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证实,突变型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而使卵巢癌患者对顺铂等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严重影响卵巢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为卵巢癌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动方向.

    作者:罗珊;杨延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空气消毒探讨

    空气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寻持安全、有效、方便的空气消毒方法,保证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的消毒与洁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ICU空气消毒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消毒方法,减少空气污染程度对ICU病室尤为重要.

    作者:王琼莲;李筠;兰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一反应曲线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是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通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DRC)的参数进行测定,可以判断是否存在AHR,通过对DRC参数的改变进行追踪观察,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现对DRC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陈雪融;冯玉麟;罗炎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穿刺术在基层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腹腔穿刺术是外科急腹症中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特别在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外科腹穿199例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至2000年7月对我院外科收治199例急腹症患者进行221例次腹腔穿刺.其中阑尾穿孔143例,胃穿孔12例,急性胰腺炎4例,胆囊穿孔1例,结肠癌破裂致肠穿孔1例,乳糜腹水1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7例,化脓性盆腔炎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3例,卵巢肿瘤2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

    作者:蒋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呼吸机序贯治疗成功抢救COPD严重呼吸衰竭6例

    当COP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时,病死率极高.我院内科于2000年7~10月创新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连续对该类患者进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抢救存活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9~89岁(平均74.16±8.75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急性感染期入院.入院时呼吸频率8~44次/分,血压5例正常;1例收缩压仅5.32kPa,HR90~134次/分3例;40~44次/分3例,PaO22.39~5.98kPa,PacO28.80~11.75kPa,血pH7.219~7.476,外周血白细胞均有升高,高达15.5×109/L,并伴核左移,体温升高者3例(38.4℃~39.6℃).

    作者:殷俊;高蜀生;包勇;练祥忠;杨英;沈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易被忽视的手术室污染的几个难点及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预防感染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研究的深入以及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预防感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易忽视的方面.现就以本院存在的难点作以浅识.

    作者:王玲广;任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残胃扭转移位致输出襻便阻1例

    患者,男,60岁.继往因外伤手术切除脾、左肾.因县城体大弯侧溃疡行结肠后Bllroth Ⅱ氏Hofmeister法胃大部切除术.术后10天,夜间和餐后出现腹部疼痛,切口中段左侧腹壁持续性刺痛,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剑突后烧灼感、返酸、呕吐胆汁及食物残渣.

    作者:夏时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组(A组)和单用头孢曲松组(B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天,病情稳定后换用氧氟沙星0.4静滴,每日1次,再治疗7天.B组单用头孢曲松1g静滴,每日2次,疗程14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结果A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和77%,B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和71%,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结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而且经济.

    作者:余祖蓉;章媛媛;卢登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现状的初步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般特点,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四川、重庆、云南等地9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0项内容.结果本地区哮喘患者以轻症居多,发作诱因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花粉、尘螨以及职业性因素等.规则吸入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甚低(17%),极少患者自备峰流速仪或常规检测峰流速(PEF).结论本地区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及医生的宣教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防治手段,特别是以吸入皮质激素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尚有相当的差距.

    作者:刘春涛;冯玉麟;梁宗安;陈斌;王永碧;戴路民;童瑾;陈丹;王曾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晚孕自发性子宫破裂继发腹腔内死胎误诊1例

    患者,43岁,彝族.因8+孕月死胎反复引产失败,于1996年3月8日转入我院.患者自述停经8+月,胎动消失11天.于2月27日到当地县医院就医,经临床及B超检查,诊断晚孕死胎.收住院治疗.经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2次,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1次,2%催产素静脉滴注2次等方法引产,均未成功发动宫缩,于3月8日转送我院.既往体健,G5P4均为在家自然分娩.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膨隆似足月孕大小,无压痛,肝脾未扪及.产科检查:宫底剑脐之间,无宫缩,胎心未闻及,胎位不清,阴道无流血、流液,宫口未开.辅助检查:B超示宫内孕头位、死胎.

    作者:张锐;谭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坏死性筋膜炎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3岁.因患感冒头痛.右臀部肌注安痛定及小诺霉索后搭自行车又摔伤右臀部致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伴高热、寒颤,并迅速向腰背与右大腿根部扩散.查体:T39.8℃,P89次/分,BP100/70kPa.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右臀部外上方见约13cm×15cm皮肤红肿,中央呈紫红色肿块,周围红肿延至右大腿上段和后腰下部.化验:WBC18.6×109/L,N0.98.

    作者:陈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染色体平衡易位伴流产2例

    例1,女,27岁.因婚后6年自然流产3次而就诊.第一胎引产,2年内又怀孕3次,均在40~50天不明原因流产.夫妇双方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妻子无不良嗜好,月经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常规培养制片,G带分析核型为46,XX,t(4;17)(q33;p13).由于患者父母拒绝染色体检查故尚不清楚平衡易位的来源.

    作者:谷孝华;周阳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需要挽救生命,更要实现终目标:使病人回归社会.目前,倾向于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在我国社区康复尚未普及开展的情况下,家庭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下肢瘫痪为首发症状的霍奇金病1例

    患者,男,16岁.因背部疼痛半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感觉减退3天于2000年2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持续性钝痛,夜间明显,否认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入院前3天出现双下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不能自主站立及行走,下肢痛觉消失,小便失禁.查体:体温37℃,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右锁骨上可触及3个淋巴结,约1cm×1cm大小,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表面光滑,余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肿大.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胸7~12棘突深压痛,无放射痛,脐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触觉存在,右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拇肌肌力Ⅲ级,左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拇肌肌力Ⅳ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膝、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左侧膝阵挛阳性.

    作者:宫超;田嘉玲;刘伯英;黄克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