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铁甲在创伤性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中的应用

李晓斌;陈俊;吴晓宇;李德元

关键词:自制, 创伤性连枷胸, 胸壁外固定, 牵引术, 闭合性创伤, 牵引治疗, 胸壁软化, 疗效满意, 经典方法, 固定牵引, 功能障碍, 功能紊乱, 浮动胸壁, 外伤性, 循环, 胸部, 患者, 呼吸, 处理, 报告
摘要:创伤性枷胸是严重的胸部闭合性创伤之一,会造成胸壁软化和浮动胸壁,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紊乱,需紧急处理.牵引治疗是连枷胸治疗中的经典方法.我院对11例外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我院自制的铁甲行胸壁外固定牵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52例误诊分析

    现将我院1980年1月至2000年6月误诊的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5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2例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5~14岁.冬春季发病32例,夏秋季发病20例.误诊时间1~6天.1.2临床特点: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2例,有鱼虾等海产品饮食史8例,曾有阵发性腹痛16例.所有病例均先出现胃肠道症状,1~3天后出现紫癜.腹痛部位:脐周痛15例,下腹痛15例,全腹痛12例,上腹转为右下腹痛11例.腹痛性质:隐痛和钝痛28例,阵发性绞痛24例.腹部体征:不定点压痛22例,麦氏点压痛16例,脐周压痛14例.腹肌紧张16例.伴有呕吐28例,腹泻稀便18例,解果酱色和黑色大便14例.

    作者:张善云;张开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压舒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肺压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彩多)和漂浮导管检查技术,动态观察了肺压舒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经¨例彩多和7例心导管的观察结果,肺压舒能显著地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服药后15分钟开始起效,60分钟达降肺动脉压高峰,并持续4~6小时.结论肺压舒能有效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而且对体循环血压无影响.

    作者:李洪成;姬郁林;吴凯;闫亚飞;吴昌碧;罗凤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易被忽视的手术室污染的几个难点及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预防感染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研究的深入以及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预防感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易忽视的方面.现就以本院存在的难点作以浅识.

    作者:王玲广;任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观察

    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与正常人的血流变特性作一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血流变特性.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选择COPD(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稳定期)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2±6.5岁.排除标准:①感染期患者.②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抗凝药物患者.③患其他心、脑、肝、肾疾病、免疫代谢疾病、肿瘤等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人24例作对照,其中女6例,男18例,平均年龄62.2±6.0岁.

    作者:陈宇洁;江帆;杨丽;谭明英;雷晓燕;郭焕良;刘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尿β2-MG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3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尿β2-MG浓度,并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尿β2-M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β2-MG检测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预后估计.

    作者:宋梅;袁启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引起会阴部瘙痒1例

    患者,女,47岁.因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2月余.经纤支镜检查,病理诊断左肺中心型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于1999年7月来我院进行化疗,化疗前常规应用恩丹西酮加地塞米松方案止吐,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后约2~3分钟,患者自感阴部瘙痒,继而用手猛抓阴部,并有潮湿感,患者羞于口,没告诉其他人,约6~7分钟,症状自行消失.

    作者:周惠芳;马志琴;成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现状的初步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般特点,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四川、重庆、云南等地9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0项内容.结果本地区哮喘患者以轻症居多,发作诱因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花粉、尘螨以及职业性因素等.规则吸入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甚低(17%),极少患者自备峰流速仪或常规检测峰流速(PEF).结论本地区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及医生的宣教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防治手段,特别是以吸入皮质激素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尚有相当的差距.

    作者:刘春涛;冯玉麟;梁宗安;陈斌;王永碧;戴路民;童瑾;陈丹;王曾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月经性构音障碍1例

    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周期性头痛、声嘶、失声5年,于1999年12月7日就诊,自1994年起,每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头痛,左侧明显,有时累及右侧,呈搏动性跳痛,伴恶心,不愿睁眼,且出现声音嘶哑、构音不清,严重时失声,偶有饮水呛咳,左侧上、下肢麻木,无活动障碍,月经来潮后疼痛逐渐减轻,声嘶及失声好转,肢体麻木消失,共持续7~10天左右消失,下次月经来潮时及出现类似症状,反复发作,就诊前2天月经来潮又发生左侧及顶部头痛及声音嘶哑.月经史:周期,经期均正常.即往史:20+岁时有2~3年偏头痛史.

    作者:何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套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急诊插管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6年1月以来改良传统术式,在急诊插管中采用咽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行经鼻插管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全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9~68岁.其中心脑血管意外9例,颅脑外伤8例,呼吸道烧伤8例,药物中毒6例,哮喘2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插管前均保留自主呼吸.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充气组和对照组各18例.

    作者:张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下肢瘫痪为首发症状的霍奇金病1例

    患者,男,16岁.因背部疼痛半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感觉减退3天于2000年2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持续性钝痛,夜间明显,否认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入院前3天出现双下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不能自主站立及行走,下肢痛觉消失,小便失禁.查体:体温37℃,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右锁骨上可触及3个淋巴结,约1cm×1cm大小,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表面光滑,余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肿大.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胸7~12棘突深压痛,无放射痛,脐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触觉存在,右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拇肌肌力Ⅲ级,左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拇肌肌力Ⅳ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膝、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左侧膝阵挛阳性.

    作者:宫超;田嘉玲;刘伯英;黄克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2例

    例1,患者,女,48岁.因反复鼻阻、脓涕2年于1998年3月10日入院.入院前1年在当地乡医院行鼻息肉手术,术后2月鼻阻复发,伴脓涕,偶感头痛,嗅觉下降,无涕血.查体:左总鼻道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及脓涕,质韧,触之不出血,鼻中隔重度右偏曲,左鼻后孔有新生物阻塞,鼻咽部未见异常.CT扫描:左鼻腔巨大实体占位病变,约5.8cm×4.3cm,CT值42~55,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CT值56~99Hu,内可见出血坏死灶,肿块边缘不规则,左上颌窦明显狭窄,并有骨质吸收,X线胸片正常,鼻腔新生物活检示鼻恶性血管外皮瘤.行左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与术前相同.术后放疗50Gy.随访2年,肿瘤无复发及转移.

    作者:蒋锐明;邓世明;陈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物经济学的进展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 PE)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指导医生制订合理的费用效果处方为宗旨的应用科学.核心是通过优化成本一效果结构来提高治疗效率,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降低发病率和降低医疗需求来达到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药物的费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情形下,近年开展了一些PE的研究.

    作者:呼延明;肖振圭;张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O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创伤中的特殊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周围严重骨折或骨盆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或其他多脏器损伤的骨折固定方法.方法配合使用AO外固定支架,使关节融合或骨折固定而修复创面.结果此种方法治疗此类病人使关节一期融合,创面一期修复,而同时又不影响相关科室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AO外固定支架是治疗关节周围严重骨折或骨盆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或其他脏器损伤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乔永东;司建炜;杨海波;陈得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制铁甲在创伤性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中的应用

    创伤性枷胸是严重的胸部闭合性创伤之一,会造成胸壁软化和浮动胸壁,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紊乱,需紧急处理.牵引治疗是连枷胸治疗中的经典方法.我院对11例外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我院自制的铁甲行胸壁外固定牵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斌;陈俊;吴晓宇;李德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型脑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回顾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伤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GCS3~5分,57例GCS6~8分的重型脑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行单侧减压80例,双侧减压12例.死亡40例,其中GCS3~5分22例,GCS6~8分18例.存活5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能快速缓解颅内高压,且作用持久,并发症少,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脑水肿、脑肿胀方面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陈隆益;黄光富;李志立;刘卫东;袁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常规剂量附片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

    患者,女,43岁.因服用含附片中药半小时后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口及四肢发麻.1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步态不稳伴下肢缺失感,遂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37.6℃,P扪不清,R28次/分,BP%.急性病容,神志尚清楚,呼吸急促,颜面潮红,躁动不安,心率约250次/分,律尚齐,下肢浅感觉较迟钝.入院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频发抽搐和尿失禁.

    作者:王仁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坏死性筋膜炎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3岁.因患感冒头痛.右臀部肌注安痛定及小诺霉索后搭自行车又摔伤右臀部致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伴高热、寒颤,并迅速向腰背与右大腿根部扩散.查体:T39.8℃,P89次/分,BP100/70kPa.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右臀部外上方见约13cm×15cm皮肤红肿,中央呈紫红色肿块,周围红肿延至右大腿上段和后腰下部.化验:WBC18.6×109/L,N0.98.

    作者:陈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用三通在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用一次性输液器直接插入液体瓶给患者输液,是目前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输液方法.若要加快输液速度,在全开放输液器限速阀,提升输液瓶高度仍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条件好的医院可用输液泵,或另开通道,或换用开放式输液器,用传统的方法挤压输液管;此外,有直接反复穿刺液体瓶塞向瓶内注射空气的,有用注射器静脉推注的,有使用带分装袋的输液器将袖带包裹在分装袋上向袖袋内打气加压的;以上加快输液的方法各有利弊.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快速输液方法.

    作者:杨成敏;曾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诱导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研究了TNF-α及IL-1β对气道上皮细胞NO终末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产生的影响.结果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到达单层时加入TNF-α和IL-1β,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TNF-α浓度5μg/ml和IL-1β浓度10μg/ml时,刺激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达高峰.时间曲线研究发现TNF-α1和L-1β刺激气道上皮细胞产生NO的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在3小时达高峰.结论研究表明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内源性NO产生的主要细胞之一,TNF-α和IL-1β在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为民;陈文彬;Steven K Juhn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其药敏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内感染菌之一,目前国内各医院中其检出率也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肺部感染病例中,有报道显示其占2.5%[1],由于它对许多抗菌药呈耐药性,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耐药,正越来越引起医院感染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该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晻;张之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