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p5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及诱导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证实,突变型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而使卵巢癌患者对顺铂等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严重影响卵巢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为卵巢癌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动方向.
作者:罗珊;杨延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当COP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时,病死率极高.我院内科于2000年7~10月创新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连续对该类患者进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抢救存活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9~89岁(平均74.16±8.75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急性感染期入院.入院时呼吸频率8~44次/分,血压5例正常;1例收缩压仅5.32kPa,HR90~134次/分3例;40~44次/分3例,PaO22.39~5.98kPa,PacO28.80~11.75kPa,血pH7.219~7.476,外周血白细胞均有升高,高达15.5×109/L,并伴核左移,体温升高者3例(38.4℃~39.6℃).
作者:殷俊;高蜀生;包勇;练祥忠;杨英;沈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腹腔穿刺术是外科急腹症中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特别在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外科腹穿199例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至2000年7月对我院外科收治199例急腹症患者进行221例次腹腔穿刺.其中阑尾穿孔143例,胃穿孔12例,急性胰腺炎4例,胆囊穿孔1例,结肠癌破裂致肠穿孔1例,乳糜腹水1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7例,化脓性盆腔炎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3例,卵巢肿瘤2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
作者:蒋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回顾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伤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GCS3~5分,57例GCS6~8分的重型脑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行单侧减压80例,双侧减压12例.死亡40例,其中GCS3~5分22例,GCS6~8分18例.存活5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能快速缓解颅内高压,且作用持久,并发症少,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脑水肿、脑肿胀方面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陈隆益;黄光富;李志立;刘卫东;袁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66岁.入院前20天出现右上腹胀痛,频繁呕吐.入院前5天右上腹痛加重,伴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消瘦,腹平坦,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重,且右上腹肌张力高,肠鸣消失.WBC18.9×109/L,N0.96,L0.04.X线中示机械性肠梗阻.B超:右上腹有一10cm×4.8cm的实性包块,界不清,与肠道粘连.入院诊断:结肠肝曲癌伴肠梗阻.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腹水300ml,及陈旧性纤维蛋白苔(较多),小肠间有疏松粘连,肝膈面,脾未见癌灶转移,腹腔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结肠肝曲有一7cm×6cm菜花状包块,致结肠梗阻,该癌肿右侧被肝脏面、胆囊包裹.
作者:王庆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3岁.因服用含附片中药半小时后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口及四肢发麻.1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步态不稳伴下肢缺失感,遂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37.6℃,P扪不清,R28次/分,BP%.急性病容,神志尚清楚,呼吸急促,颜面潮红,躁动不安,心率约250次/分,律尚齐,下肢浅感觉较迟钝.入院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频发抽搐和尿失禁.
作者:王仁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是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通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DRC)的参数进行测定,可以判断是否存在AHR,通过对DRC参数的改变进行追踪观察,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现对DRC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陈雪融;冯玉麟;罗炎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诱导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研究了TNF-α及IL-1β对气道上皮细胞NO终末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产生的影响.结果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到达单层时加入TNF-α和IL-1β,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TNF-α浓度5μg/ml和IL-1β浓度10μg/ml时,刺激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达高峰.时间曲线研究发现TNF-α1和L-1β刺激气道上皮细胞产生NO的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在3小时达高峰.结论研究表明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内源性NO产生的主要细胞之一,TNF-α和IL-1β在气道上皮细胞NO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为民;陈文彬;Steven K Juhn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将我院1998~1999年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住院的42例临床资料总结,特别是对其中9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62岁,平均住院37天.治愈好转37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38例,克氏征阳性35例,布氏征阳性19例.1.2腰椎穿刺检查:全部作了腰穿检查,脑脊液卧位压力增高35例,其中>220mmH2O,占50%,脑脊液50%外观呈毛玻璃状,50%的细胞数在50~500×106之间,蛋白定量0.45g~4g/L之间,超过5g/L2例,糖含量减少,其中72%为0.5~1.6mmol/L,氯化物50%的为82~100mmol/L,脑脊液查见(涂片)抗酸杆菌2例,32例的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全部墨氏染色(-).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随访我院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青年女性乳腺癌57例.结果5年生存率33.3%(19/57).结论病晚期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及心理因素是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魏仁志;左怀全;王元正;吴斌;董虹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73岁.6小时前饮酒,情绪激动时突感上唇麻木,继之右侧面部及肢体麻木,轻度眩晕,站立不稳,呕吐5次,非喷射状,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查体:BP24/14kPa,心肺正常.神志清,吐词欠清晰,眼底(-),双瞳孔正常,左眼外展露白0.2cm,无眼震,左额纹、鼻唇沟稍变浅,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偏身痛觉减退,腱反射正常,病理征(-).CT显示左侧桥脑背外侧直径1.2cm出血灶.入院诊断:桥脑出血,给予小剂量脱水剂、激素、降压等治疗后病情稳定并迅速好转,3天后感觉障碍及肢体肌力恢复正常,仅留左侧轻面瘫.
作者:刘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7岁.因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2月余.经纤支镜检查,病理诊断左肺中心型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于1999年7月来我院进行化疗,化疗前常规应用恩丹西酮加地塞米松方案止吐,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后约2~3分钟,患者自感阴部瘙痒,继而用手猛抓阴部,并有潮湿感,患者羞于口,没告诉其他人,约6~7分钟,症状自行消失.
作者:周惠芳;马志琴;成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8岁.2000年4月5日入院,入院前20+天,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腰部胀痛不适、白带增多、色黄、无畏寒发热,入院前1+天,到当地计生站治疗,予:甲硝唑、妇科金鸡片维生素口服,服药后10+分钟出现软弱乏力,全身颤抖,步态不稳,以至跌倒,自行停药后入住我院.查体:神志清楚,T37.5℃,一0次/分,R22次/分,BP14/9kPa.辅查:肾功BUN5.2mmol/L,Cr68μmol/L,CO2-Cp24mmol/L,血常规:WBC12.1×109/L,N0.92,L0.08,RBC4.79 ×1012/L,Hb107g/L,尿常规PR01+,RBC0~2.
作者:汪臻华;祝慧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用一次性输液器直接插入液体瓶给患者输液,是目前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输液方法.若要加快输液速度,在全开放输液器限速阀,提升输液瓶高度仍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条件好的医院可用输液泵,或另开通道,或换用开放式输液器,用传统的方法挤压输液管;此外,有直接反复穿刺液体瓶塞向瓶内注射空气的,有用注射器静脉推注的,有使用带分装袋的输液器将袖带包裹在分装袋上向袖袋内打气加压的;以上加快输液的方法各有利弊.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快速输液方法.
作者:杨成敏;曾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13岁.因患感冒头痛.右臀部肌注安痛定及小诺霉索后搭自行车又摔伤右臀部致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伴高热、寒颤,并迅速向腰背与右大腿根部扩散.查体:T39.8℃,P89次/分,BP100/70kPa.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右臀部外上方见约13cm×15cm皮肤红肿,中央呈紫红色肿块,周围红肿延至右大腿上段和后腰下部.化验:WBC18.6×109/L,N0.98.
作者:陈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18岁.因腰部刀伤伴流清亮液体30分钟入院.入院查体:T38.2℃,P68次/分,R20分/次,BP15.3/8.5kPa,神清,脊柱四肢无畸形,L2,3棘突左旁有2cm横形切口,深及椎板,伤口流出血性清亮液体,伤部以下皮肤痛觉、温觉、触觉存在,双下肢运动自如,无大小便失禁,截瘫指数0,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WBC20.2×109/L,CT片示:L2椎体后部硬膜囊,左后方黄韧带前方可见两个类圆形含气低密度边缘光整,第二腰椎棘突后方软组织损伤并少量积气.诊断:L2.3段蛛网膜下腔锐器伤并椎管积气.
作者:朱兴建;杨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需要挽救生命,更要实现终目标:使病人回归社会.目前,倾向于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在我国社区康复尚未普及开展的情况下,家庭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6年1月以来改良传统术式,在急诊插管中采用咽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行经鼻插管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全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9~68岁.其中心脑血管意外9例,颅脑外伤8例,呼吸道烧伤8例,药物中毒6例,哮喘2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插管前均保留自主呼吸.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充气组和对照组各18例.
作者:张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28岁.G3P2+1,因产后32小时,阴道流血多,昏迷2次于1996年9月8日入院.1天前在家分娩一4000g女活婴,由卫生员接生,产时流血量及第三产程处理情况患者不清楚.产后流血多,出现昏迷,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稍好转.4小时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多,昏迷后急送我院.查体:T37.3℃,P130次/分,R35次/分,BP9/7kPa.腹软、无压痛,耻上扪及宫底约4横指高,检查阴道内有一肿物约10cm,与子宫相连,质中等,色暗红,表面粗糙,少许活动性出血,肿物顶端有一约4cm直径环状组织.
作者:周曼清;梁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53岁.因突发持续性腹痛15小时入院.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感中上腹、脐周为主的腹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4次,腹泻4次呈黄色水样便,内无粘液脓血.既往患者有30年风湿性心脏病史,诊断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纤颤.服用消心痛、地高辛6年,近1年来未服用抗凝药物.查体:T37.3℃,P100次/分,R20次/分,BP15/10kPa.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叩浊并闻及湿罗音.
作者:马建昕;夏庆;李廷谦 刊期: 2001年第05期